真有第六感

2007-11-01 6:41 am
係唔係真有第六感?? 有一次同我个fd反抽掌佢有預感fee1到自己会中掌,之後他真系中到?但系他同我講有时先会有。

回答 (2)

2007-11-01 6:49 am
✔ 最佳答案
真係有第六感!

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自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提出人類有五種感覺之後,這一觀點一直得到人們的認同。但是,長久以來,也有人相信人類存在著一種超過這五種感覺的“第六感”。
美國“每日科學”網站報道,美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顯示,人類也具有類似鯊魚對電流的第六感。而2005年,美國華盛頓大學腦心理學專家的研究結果顯示,人類大腦額前葉的某一部會對某些危險情境起到預警作用。

  人腦“第六感”可預知危險?

  動物的“第六感”是獨特的認知窗口

  盡管科學界還沒有給“視、聽、嗅、味、觸”這五大感覺之外的“第六感”命名,但相關的研究卻并不少。科學家曾根據這個感覺的特征––直接影響人們感情、情緒、提議將其命名為“類嗅覺”或者“情覺”,而國外目前通常的稱法為“費洛蒙感覺”。

  第六感研究領域最主要的訊息來源是動物界。動物心理學家丹尼斯﹒巴登在《動物心理學》一書中,用很大的篇幅描繪了動物的“第六感”。書中提到,1940年希特勒對倫敦進行大規模轟炸,在德國飛機襲擊前數小時,有一些貓就在家中來回走動,頻頻發出尖叫聲,有些咬著主人的衣裙拼命往外拉,催促他們迅速逃離。

  動物發出的種種奇特信號,使得科學家開始破譯動物神祕的第六感。英國生物化學家魯珀特﹒謝爾德雷克20年來一直從事科學實驗,他認為心靈感應和預感等現象可以從生物角度得到解釋,它們是正常的動物行為,它經過了數百萬年的演變,是為適應生存的需要而形成的。謝爾德表示,人類的第六感同樣是從祖先那里繼承的技巧。


  人類“第六感官”在進化中消失

  在對動物界進行探索後,科學家指出動物界普遍存在著對外激素(信息素)的感覺。外激素是動物分泌的化學物質,用於影響同種動物的行為。通過研究,科學家認定感覺外激素的器官叫做犁鼻器,這是一個位於鼻中隔底部的軟骨結構。目前,人類外激素也已被科學界確認,只是,接受人體外激素的器官犁鼻器卻已高度退化。只有在胎兒和新生兒中,還有明顯的犁鼻器結構。

  與此同時,隨著更多的科學研究,科學家發現在人類身上還存在著其他“第六感官”,這些也是通過對動物的比較研究得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類確有第六感 首次實驗證明


【明報專訊】你是否也曾試過,感到有人跟着你或盯着你﹖這是一般人所說的「第六感」,但很少人會視之為一種科學的現象,甚或有人視之為迷信。但德國一位科學家在《英國心理學學報》發表首份研究報告表示,他的實驗證明,第六感是有科學根據的。



量度被盯者反應

德國著名的弗賴堡大學附屬醫院施密特醫生說,他進行「遙距意圖(Distant Intentionality)和被凝視感覺」實驗後,訝異地發現人類可能擁有這種超自然力量。他與同事一起做了兩類實驗,在第一類實驗「遙距凝視」(remote staring)中,自願實驗對象甲在一間被鉛板密封的房間內,透過閉路電視熒幕凝視實驗對象乙在另一密封房間的活動﹔另一方面,對象乙的身體被裝上電極,以測量皮膚在被凝視與否時「起疙瘩」的程度。



皮膚起疙瘩程度不同

在第二類實驗「直接精神交流」(direct mental interaction)中,對象甲在一間密封房間內,嘗試盡量使另一間密封房間內的對象乙感到輕鬆或不自在,若對象乙的反應真的如對象甲所想,第六感存在的理論就有據可依了。



施密特表示,他與同事共進行了1000多組實驗,積累大量數據作有系統的分析。結果顯示,實驗對象被凝視或被人試圖影響情緒時,行為的確與平時不同,有些結果模稜兩可,但總體所見的影響是「輕微卻顯著的」。


不過,不少科學家仍難以接受有關第六感或超能力的理論。有心理學家說,當你因「第六感」而回頭時,往往發現沒有人凝視你的次數多於有。



坊間有數個富爭議的理論去解釋兩個被隔離的人如何能憑念力溝通,其一是指史前人類為免被敵人或野獸從背後攻擊,久而久之發展出被人凝視時會感到的能力﹔另一項理論則說生物之間有一種用作溝通的實質力場,只是這種不可知的力測不出。


總結:係有第六感,但系有時先有。
2007-11-02 8:23 am
第六感雖然沒有科學驗證解釋,但確實是存在的。
榮格是佛洛依德時期一位很重要的心理學家。一生研究精神分析、宗教、原型及超自然現象。而他的家族和他的經歷本身與超自然結上關係,有一點點神秘色彩。

如果對第六感有興趣的話,我很建議去睇睇他的著作。他的理論比較抽象難明,因此我只能夠將其有一些要點說出來。

怎去解釋心靈感應呢?榮格當移情作用發生在個案身上時 ─亦即與心理學家產生某種無意識的心理聯繫─ 這時可能導致超自然的事件。如果從生活找一些例子:默契就是這種心靈感應的相似縮寫。

另外有一種現象,也是第六感的另一現象。就是「同時性」(synchronicity),即是我們所謂的預兆。
榮格在1930年首先使用「同時性」來描述「心理狀態與客觀事件間的非因果關係。」
例如:你行街時忽然想起某人,之後突然無意間與他相遇。
又例如:有天你夢見有飛機失事事件,第二天卻真的發生這件事件的。
大多數像這些立即的「同時性」事件,通常與某個原型有直接的心靈關係。

但它是「有意義」的?或只是純粹巧合呢?
榮格非常小心將「同時性」,與僅是同時發生,但亳無意義相關的「同步」事件加以區分。日常生活常常會發生一種常見的「同時性」。如:「你正想著一個朋友...然後他突然便打電話來。」像以上的例子,榮格說當意識狀態的防衛降低,使人能夠接觸到「絕對的資訊」。就某種意義而言,因為意識、空間與時間以乎是相對的(榮格參考於《相對論》) ─資訊在時空的連續體中產生,於是空間不再是空間,時間也不是時間。

榮格明白他的理論雖然可以解釋到有先後次序的「同時性」事件,但不能解釋到同一時間發生的「同時性」事件(如:當你想起一個人時,那人同時間想起你)。於是他逐漸放棄時間性質的概念。

「同時性」與愛因斯坦物理學:
榮格繼續猜測,想知道「同時性」事件是否有相對的物理因果律則或模式。他認為「同時性」是「非因果性原理」,它與《相對論》是不相容的。但卻與另一種新近崛起的非因果矛盾原理的物理學相連結,就是 ─ 量子力學。

Wolfgang Pauli是物理學家,他在克卜勒的理論中發現原型的存在。─放射性粒子的崩解,似乎沒有原因。它說明了自然的終極本質不是因果關係所解釋到的。
榮格與Pauli同意,古典物理學三個重要面向 ─時間、空間和因果─ 可以加上「同時性」而成為第四個。其物理模型如下:

因果律 ─與因果間存在的常態關係 → 能量不滅定律 + 時空連續體 → 同時性 ─通過條件、同等價值或「意義」,而產生的非常態關係。聽起來極像量子力學,它宣稱宇宙的運作方式,有所謂不連續性(量子跳躍)的存在。

^^ 當然,要說清楚第六感的原理,真的說不盡。因為有關第六感的理論太多太詳盡了!加上理論涉連甚廣了。何況它只是理論,沒有實驗驗證的!

p.s.本人未修讀以上相關課程,如以上資料有誤,希望有人可以作出修改!^^

2007-11-02 00:29:03 補充:
近來物理學家認為時空不像《相對論》所言是平坦連續的。在微觀之下,時空是波瀾離散,是有最細值的單位的。因此容格的理論也可能要有人再作修改。
參考: 《廣義相對論》、《量子重力》、《宇宙琴弦》、《M理論》、《迴圈重力理論》、《比光速更快》、《原型》、《榮格》/《容格》


收錄日期: 2021-04-23 22:39:4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31000051KK0434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