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差不多先生傳>
作者:胡適 文體:寓言/傳記
主旨:本文借差不多先生的事跡來針砭做事馬虎、敷衍塞責、是非不分的人,希望喚醒國人,革除這種毛病。
(甲) 課文總結:
┌姓名:差不多
點出人物┤籍貫:各省各縣各村人氏
└社會地位:中國全國人的代表
┌眼睛:看不清楚。
差不多┘耳朵:聽不分明。
的相貌┐鼻子和嘴:對於氣味和口味都不很講究。
└腦子:記性不很精明,思想也不細密。
差不多做事作風:凡事差不多。
┌1.買糖:紅糖和白糖差不多。
│2.讀書:陝西和山西差不多。
事例┤3.記帳:千字和十字差不多。
│4.乘火車:八點三十分和八點三十二分差不多。
└5.請人醫病:汪大夫和王大夫差不多。
至死不悟:凡事只要差不多,不必認真。
影響:國人都稱許差不多,學他的榜樣。
(乙) 寫作方法:虛構傳記
傳記是記述人物生平、事蹟的文體。有些根據歷史記載而編寫的,稱為歷史傳記,例如中一
課文:<中山先生的習醫時代>和<岳飛之少年時代>。有些的人物和情節都虛構的,稱為虛構式傳記,例如本文差不多先生是虛構的人物。
虛構傳記的特點:
(1)人物和情節都是虛構的。
(2)借用傳記的形式來增加文章的真實感。
(3)目的是借人物說明道理。本文就是借差不多先生諷刺國人做事不認真,因循苟且的惡習。
(丙) 修辭:
(一) 疊字 (1)他從從容容地走到火車站,……
(2)……人人皆曉,處處聞名。
(3)那人急急忙忙跑去,……
(4)差不多先生……一口氣斷斷續續地說……
(5)……都要站住,恭恭敬敬地鞠個躬。
(6)……大小石塊隨著紛紛往地上掉。
(二) 反詰
改成反詰句:1.人人都變成了差不多先生,做事就不會認真。
2.陝西和山西,是差不多的。
3.香港的夜景這麼美麗,「東方之珠」的稱譽真是恰當。
改成反詰句:4.差不多先生這樣聞名,難道你不認識嗎?
5.作者寫<差不多先生傳>,不(正)是為了喚醒國人,革除馬虎的惡習嗎?
(丁) 課後練習
(一)詞語解釋:1.賠小心:表示歉意,使對方息怒。 2.從從容容:不慌不忙。
3.一命嗚呼:死亡。
(二)答:以下是差不多先生的一些事跡:
(1) 差不多先生小時,他的媽媽叫他買紅糖,他買了白糖,媽媽罵他,他還是認為紅糖和白糖差不多;
(2) 他在學堂時,誤把陝西省說成山西省,老師糾正他,他還是說兩者差不多;
(3) 他患了急病,家人找不著汪大夫,就找了牛醫王大夫,他認為二者差不多,結果給醫死了。
(或其他例子)
從以上事例,可見差不多先生凡事不認真、敷衍塞責、是非不分的態度。
2007-10-31 19:39:52 補充:
內容討論1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個性怎樣,與一般人有甚麼不同?他又常說些甚麼話?作者為甚麼這樣描寫他?(1)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與一般人沒有甚麼不同。他有一雙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兩隻耳朵,但聽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對於氣味和口味都不很講究;他的腦子也不小,但他的記性卻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細密。(2) 他常常說:「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3) 作者通過描寫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言語,以突出差不多先生苟且馬虎的個性。
2007-10-31 19:40:30 補充:
2 差不多先生如何買糖、讀書、當夥計、搭火車和治病?這些事例表現了他怎樣的性格?差不多先生是這樣做事的:(1) 差不多先生的媽媽叫他買紅糖,他買了白糖回來。(2) 讀書時,差不多先生的老師問他直隸省的西邊是哪一省,他說是陝西。老師糾正他時,他卻說山西和陝西是差不多的。(3) 差不多先生當夥計時,常把「千」字寫成「十」字;把「十」字寫成「千」字。(4) 差不多先生乘搭火車,遲了兩分鐘才從容地來到火車站。(5) 差不多先生讓牛醫王大夫代替汪大夫給他治病。這些事例都表現了差不多先生凡事不認真,不求準確的性格。
2007-10-31 19:41:36 補充:
3 你認為差不多先生的死值得同情嗎?為甚麼?差不多先生的死不值得同情。他的死,全是由於他不認真,不求準確的性格造成的,與人無尤,所以不值得同情。(答案僅供參考)4 何以見得差不多先生臨死前仍舊沒有覺悟?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時候,還斷斷續續地說活人同死人也差不多,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不必太認真。可見得差不多先生臨死前仍舊沒有覺悟。
2007-10-31 19:42:00 補充:
5 作者用差不多先生代表中國人,說中國也變成「懶人國」了。試說明為甚麼產生這種現象。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源是當時的中國人普遍都有馬馬虎虎、敷衍塞責、是非不分的做人態度。抱有這種態度的人,就很容易染上差不多先生的習性;而有這種習性的人,一定是個懶人。6 試提出一些方法,以改變「差不多」這種惡習。凡事認真,要求準確的數字、數據、對事物作科學的判斷。(答案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