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立樂府,採集代、趙、秦、楚的歌謠和樂譜,教李延年作協律都尉,負責整理。這些樂歌,後來稱為「樂府詩」,簡稱「樂府」。
樂府的新調子有兩種,「楚聲」和「新聲」。屈原的辭是楚聲的代表;楚聲裡有整齊的五言,像白頭吟、梁甫吟、怨歌行都是,這是五言詩的源頭。新聲出於西域和北狄的軍歌。
漢樂府詩以敘事為主。東漢時已有仿作整齊的五言詩,像班固的詠史。直到漢末,試驗五言詩的多起來,成就最高的是古詩十九首。古詩十九首不在字面上下功夫,而自然達意,委婉盡情,合於所謂「溫柔敦厚」的詩教。
漢獻帝建安年間文學極盛,曹操父子是文壇主持人,曹植更是大詩家。但真正奠定五言詩基礎的是魏的阮籍,他是第一個用全力寫五言詩的人。他作了詠懷詩八十多首,擴大詩的範圍,正式成立了抒情的五言詩。
晉代詩漸漸排偶化、典故化,這種詩千篇一律,沒有「我」。這時期卻孕育出了兩位大詩人:陶淵明和謝靈運。
陶淵明是老莊的信徒,從躬耕領略到自然的甜美和人生的道理。他是第一個將田園生活描寫在詩裡,作詩只求明白誠懇,成了千古「隱逸詩人之宗」。
謝靈運最愛遊山玩水,他的自然哲學和出世哲學使他沉溺在山水的清幽裡,他是第一個在詩裡用全力刻劃山水的人,也可以說是第一個用全力雕琢字句的人。
齊武帝永明年間,「聲律說」大盛。四聲的分別,平仄的性質,雙聲疊韻的作用,都有人指出。從此詩文力求諧適,遠於語言的自然。到梁簡文帝,又加新變,專詠豔情,稱為「宮體」,詩的境界更狹窄了。
這時七言的樂歌漸漸發展,舞曲裡常有七言之作。真正的七言詩,要算曹丕的燕歌行。
摘自朱自清,經典常談,大孚書局。
http://www.syps.hlc.edu.tw/chiness/newpage71.htm
以下是漢樂府例子:
楚調曲︰白頭吟
楚調曲︰白頭吟〔宋書樂志版本〕
鼓吹曲辭︰漢鐃歌十八曲︰戰城南
鼓吹曲辭︰漢鐃歌十八曲︰有所思
鼓吹曲辭︰漢鐃歌十八曲︰上邪
相和歌辭︰相和曲︰箜篌引
相和歌辭︰相和曲︰江南
相和歌辭︰相和曲︰薤露歌
相和歌辭︰相和曲︰蒿裡曲
相和歌辭︰相和曲︰陌上桑
相和歌辭︰瑟調曲︰西門行
相和歌辭︰瑟調曲︰西門行〔宋書樂志版本〕
相和歌辭︰瑟調曲︰東門行
相和歌辭︰瑟調曲︰東門行〔宋書樂志版本〕
日出東南隅
http://www.chinese-literature.org/poems/Han-yue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