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責任?

2007-10-30 9:00 pm
那個國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應負上責任?最大排一

德國 / 法國 / 英國 / 俄國 / 奧匈帝國 

*本人覺得第一係奧匈帝國

***頭三個國家應負上責任的理據.
 
THANK YOU !

回答 (2)

2007-10-30 9:08 pm
✔ 最佳答案
普法戰爭
主條目:普法戰爭

1917年,法國戰壕之情景。更多照片可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彩色照片取得普魯士為了統一德意志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於是在1870年誘導法國挑起戰端。這場戰爭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並建立德意志帝國。普魯士定下的和約條件苛刻,法蘭克福條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遠因。


[編輯] 巴爾幹
巴爾幹半島向來都被稱為歐洲火藥庫,當時巴爾幹半島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了兩次巴爾幹戰爭,並使得奧匈和俄國的衝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線。

奧匈和俄國的利益衝突源於巴爾幹半島,在1878年,在柏林會議上,俄國在保加利亞的勢力大大被奪;而奧匈則在赫塞哥維納、波士尼亞兩地取得保護權,這令俄國大為驚慌,試圖以支持塞爾維亞以對抗奧地利的擴張。此後,奧匈和俄國的衝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遠因之一。


[編輯] 爭奪殖民地
參見:新帝國主義
經濟及工業化發展催促著當時各國政府爭奪殖民地以取得原料供應地及市場。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於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國內商人勢力興起,便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被罷後,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産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實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勢力範圍。這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和俄羅斯的既得利益,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衝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發加大。


[編輯] 同盟對立
普法戰爭後,德國總理奧托·馮·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採取結盟政策,圍堵法國。他本來讓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及俄羅斯帝國結成三帝同盟,可是後來在1878年柏林會議上,俄國因巴爾幹半島問題,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衝突。1879年,德國選擇與奧匈締結了秘密的德奧同盟。此外,意大利在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讓法國在1881年兼併該地。為了爭取支援,意大利跟德國和奧匈結盟,是為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十分不滿。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係,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險條約。可是,俾斯麥在1890年下臺後,新任德皇威廉二世不想維持俾斯麥定下的同盟制度,任由條約終止,而選擇只與奧國為盟。法國向俄國提供資本,實現其工業化後,在1894年與俄國結下軍事同盟。是為法俄同盟。

英國在1887年鑑於法國在埃及,俄國在巴爾幹日益擴張,威脅英帝國往遠東的貿易航道,故在1887年 2月12日和意大利組成地中海協定,互相保証維持地中海、亞德里亞海及黑海的現狀,而意大利則支持英國在埃及的行動。經德國首相俾斯麥支持下,奧匈及西班牙均加入協定,是為第一次地中海協定,同年十二月,英、奧、意三國商定共同維持近東現狀,對抗俄國對土耳其帝國之影響,是為第二次地中海協定,不過兩次協定沒有明確規定英國承擔具體的軍事義務,故英國並未放棄其光榮孤立政策。直至德國海軍日擴,威脅英國的制海權,英國才著手在歐陸尋求盟友。在1904年,英國終與法國簽訂英法協約,這協定並不是軍事同盟。而僅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定,相比德奧同盟或法俄同盟,其合作無疑是較為鬆散。不過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機中,此協定充分反映英法堅定的合作夥伴關係。受到法國鼓勵,英俄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其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條約。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有感德國在鄂圖曼帝國的擴張,是以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被暗殺而引起的。


[編輯] 軍備競賽
參見:第一次世界大戰列強軍備競賽
兩大軍事集團在戰前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賽:德國於1900年制訂海軍法,將海軍規模大加擴充,英國為保持海上力量優勢以維持安全,在1905年開始建造無畏艦,並在1907年德國開始建造無畏艦時以二對一海軍政策,即保持自身無畏艦數為德方之兩倍以相應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後,更聯同法俄兩國實施三國海軍聯防,即英國在北海、法國在地中海、俄國在波羅的海分別對付德奧兩國海軍;而在陸軍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國常備軍由42萬擴充至87萬,法國則由50萬擴充至80萬,俄羅斯也準備由80萬由增加到230萬,最後雖未達標,唯其陸軍已有140萬,乃全歐之冠,不過其質素甚為低下,無法和德法兩國之陸軍相比;奧匈的軍隊由27萬擴張至80萬,意大利由20萬擴張至35萬,而奧意兩國的陸軍質素皆不及德法,最後美國也相應歐洲局勢緊張將軍隊數由3萬4千人擴張至16萬。

歐洲列強在1914年的海軍力量
國家 人員 戰列艦 噸位
俄羅斯 54,000 18 589,490
法國 68,000 31 941,525
英國 209,000 62 2,346,613
意大利 不詳 17 401,283
美國 不詳 37 1,009,184
日本 不詳 17 679,438
合計 >331,000 182 5,967,553
德國 79,000 44 1,149,863
奧匈 16,000 8 266,598
土耳其 不詳 5 103,309
合計 >95,000 57 1,519,770
2007-11-01 2:44 am
德國和奧匈




於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這場戰爭的原因是於十九世紀末開始形成的,他們包括極端民族主義、殖民地的爭奪和經濟利益衝突、結盟制度和軍備競賽。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歐洲局勢越來越緊張,最後爆發了戰爭。以下,本文將討論德國和奧匈帝國對引致這次大戰爆發的責任。



就德國來說,首先,民族主義在十九世紀以來已在歐洲各地盛行,而德國提出了「泛日爾曼的主義」,號召所有在德國、奧匈帝國和歐洲各地的日耳曼人聯合起來,並鼓吹採取具侵佔性的外交政策。德國亦為了自身利益,希望法國繼續被孤立及衰竭下去,防止她收復阿爾薩斯和格林,及與別國結盟。可見民族主義的影響下,德國和法國的關係繼續變壞,無法修補,最後德國更在1914年8月向法國宣戰。



其次,帝國主義在二十世紀甚為高漲,當時的大國都致力在海外建立殖民地,籍以擴大本國的實力,使大國間經常發生磨擦。德國在1870年後因成功立國而士氣高昂,雖在前首相俾斯麥(Bismarck)當政時期(1870-90)因要鞏固內政而沒有參與爭奪殖民地,但自從在1890年後新德皇威廉二世掌權以來,便不斷擴張海外領土。例如德國計劃興建格林至巴格達鐵路,及增加在土耳其的投資。但俄國因德國的行為而驚慌,問題開始發生。她亦與英國在南非兩個波耳共和國發生衝突,導致關係惡化。最後,德國和法國在爭奪在摩洛哥的控制權,使她和法、英的關係更加惡劣,並促成「三國協約」的成立和軍備競賽的加劇。



結盟制度也是導致世界大戰的要素。結盟制度的起源是德國在1870-71年的普(後來成為德國)法戰爭中打敗法國,之後德國擔心法國會復興和進行報復,便於1873年,與奧、俄兩國簽訂了「三帝同盟」,來孤立法國。但後來,奧、俄因爭奪在巴爾幹的勢力而發生衝突,使這同盟失去了重要性。其後,由於法國在1882年兼併了非洲北部的突尼西亞,使意大利不滿,令意加入「德奧同盟」,成立了「三國同盟」。這樣的同盟使歐洲其他列強感到威脅,終於在1907年英國、法國和俄國組成了另一同盟(三國協約),使歐洲形成了兩大敵對的軍事陣營。而最後在1914年7月,當奧國因皇儲被刺而向塞國宣戰時,德國便為了幫助奧國這位盟友而向俄國和法國宣戰。所以德國應對戰火的蔓延負責。



最後,歐洲兩大敵對陣營的成立,加深了彼此間的猜忌與恐懼,所以各國都加快了軍備的發展,做成軍備競賽。以德國來看,她在1899年通過「海軍法」,大量增加撥款來發展海軍,但引起了素來海軍大國-英國的不滿。英國感覺她的殖民地帝國受到威脅,結果成為德國海軍軍備競賽的主要對手,兩國均在1905年後競相建造超級的「無畏艦」,以圖控制海洋。德國除發展海軍外,亦實行「徵兵法」來擴張陸軍,擁有裝備精良的近百萬的軍隊。此外,德國更擬定一項作戰計劃,稱「施里芬計劃」,希望能同時應付俄法兩方面的戰事。而最終在1914年8月,德國便依據這計劃分別攻打俄法兩國,但此舉郤要入侵中立國家比利時,和招致英國參戰。這些為戰爭所作的準備,使國際關係更加緊張,增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可能性。



在1914年,奧地利皇儲被塞爾維亞指使的波斯尼亞人刺殺了,造成奧匈的不滿。德國亦因結盟的關係而無條件地幫奧匈,使奧地利向塞國宣戰。其後更實行「施里芬計劃」,向俄國和法國宣戰,最後更要經比利時來攻打法國而引致英國參戰,所以德國須負上挑起戰爭的責任。



另一個國家-奧匈帝國也須對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負上責任。在民族問題方面,奧匈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帝國,在20世紀初,她備受種族問題的困擾,因為奧境內的很多少數民族如捷克人、羅馬尼亞人、波蘭人、和南部的斯拉夫人,都相繼爭取獨立地位,建立國家,這便意味著奧匈帝國的解體,但奧匈政府決意維持其帝國的完整及繁榮,不但對內部的民族訴求實行鎮壓,還向巴爾幹半島擴張勢力,以保持其大國地位。但此舉令以斯拉夫人為主的鄰國塞爾維亞及其強大的盟友俄國的不滿,這種惡劣的關條不斷惡化,終成為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其次,奧匈亦參加「結盟制度」,先於1879年與德國訂立「德奧同盟」,並於1882年與德、意的「三國同盟」,來壯大自己的實力。但這些同盟都具有軍事性質,戰爭一旦爆發,盟友便不能置身事外,戰事便有擴大的危險。此外,結盟之後,奧匈恃著有德國的支持,便加緊在巴爾幹半島的擴張行動,使塞爾維亞和俄國更加不滿,妥協既然無法達成,戰爭便成為可唯一解決紛爭的方法了,所以奧匈帝國的結盟和在巴爾幹的擴張行動,對引發大戰有直接的關係。



殖民地紛爭方面,由於奧匈決意向巴爾幹半島擴張,便和塞國和俄國釀成衝突。1908年,奧匈正式吞併波斯尼亞及黑塞哥維那,此事即引起軒然大波,由於波黑地區有大量塞爾維亞人居住,所以塞爾維亞對奧匈的行動甚為反對,甚至不惜一戰,而她更到俄國的支持,戰爭一觸即發。幸而俄國考慮到如果一旦開戰,德國會幫助奧匈,而她尚未作充份準備,所以決定讓步,承認奧匈擁有波黑地區的主權。塞爾維亞與奧匈的關係更趨惡化,塞爾維亞的民族份子在波黑地區成立名為「黑手」的恐怖組織,與奧匈作對。而奧匈則考慮到塞國的威脅,便希望透過戰爭,一舉摧毀塞爾維亞。由此可見奧匈參與殖民地紛爭的危險性。所以奧匈在戰前已經有戰爭的打算,籍戰爭解決塞爾維亞的問題。



跟著是1912年,當塞爾維亞在兩次巴爾幹戰爭獲勝,國土增大,但奧匈卻主張成立阿爾巴尼亞,以阻止塞國出海的企圖,加深了塞國的敵意。最後1914年6月,當奧匈王儲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亞首府塞拉耶佛訪問時,被來自塞國的恐怖份子所刺殺。奧國在憤怒之餘,便立心利用這事件挑起戰爭。她首先得到德國的「無限量支持」,然後向塞爾維亞發出嚴苛的最後通牒,並籍塞國的不滿意答覆而向塞國宣戰,而無視這會涉及俄國,甚至法國的嚴重後果,所以奧國的貿然挑起戰爭實在對引發這場大戰難辭其咎。



總結以上內容,德國和奧匈就是在這種種的因素下加入了世界大戰。從民族主義來看,兩國的侵略心很強,德國希望聯合日耳曼人民,而奧國決心不惜一切保持帝國的完整和勢力,造成與其他歐洲國家的紛爭。而她們更組織結盟,造成引發大戰的危險,最後亦是他們主動攻打別的國家,所以他們應對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負上最大的責任。


收錄日期: 2021-04-19 16:42:5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30000051KK0111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