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吐蕃( )」是藏族自稱「博巴」的唐代音譯,是先秦時期的氐羌與西藏土著民族混融的後代。漢晉之際,吐蕃已經形成蕃國。至公元七世紀,松贊干布統一西藏,建立起了強大的吐蕃王國。其強盛時,曾轄有青藏高原諸部,勢力達到西域河隴地區。公元九世紀後,吐蕃王國瓦解,進入長期分裂的時期。元朝建立,吐蕃所分布的區域被納入元朝版圖,並逐漸以「藏」取代了「吐蕃」作為族稱。
約在六三零年,松贊干布繼承贊普王位。松贊干布銳意修好唐朝,大力吸收中原地區先進的漢族文化。他先後兩次派遣大臣赴唐朝請婚,迎娶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宗女文成公主。文成公主人藏時,唐王以釋迦牟尼像、珍寶、經書、經典360卷等作為嫁妝,並給以多種食物、飲料、寶器以及卡筮典籍300種,營造與工技著作60種,能治404種疾病的醫方100種,醫療器械6種,醫學論著4種,還贈送了大批綢吊、衣物和農作物種子。這些典籍與技術的引進,對發展吐蕃的經濟文化起了積極作用。文成公主篤信佛教、博學多才,她在拉薩大興土木,興建了熱莫欽(小昭寺),深受藏族人民的敬愛。藏族人民為了紀念文成公主,在大昭寺、小昭寺和布達拉宮等許多寺廟和宮殿都供有公主的塑像,民間更流傳著許多有關藏漢友好和文成公主的動人故事和詩歌。松贊干布還從唐朝引進造酒、碾磨、紙墨生產技術,遣貴族子弟到長安學習詩書,聘漢族文人人蕃代典表疏。終松贊干布之世,吐蕃與唐朝始終保持著極為友好的關係,雙方互敬互助,使節往來與年俱增。六四八年,唐使王玄策赴天竺被劫,逃亡吐蕃,松贊干布發兵協助,平息天竺戰亂。六四九年夏,唐太宗卒,唐高宗即位,唐使入蕃告哀,松贊干布特派專使弔祭,獻金銀珠寶15種,請置太宗靈前,並致書唐朝宰相長孫無忌:"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當勒兵赴國除討"。唐高宗封松贊干布為"附馬都尉"、"西海郡王"後又晉封為"王",並為他刻石像,列於昭陵(太宗陵)。
松贊干布以後的百餘年裏,吐蕃王朝發展到鼎盛時期。吐蕃與唐朝的友好關係繼續得到發展。
吐蕃王朝崩潰之後,西藏長期存在分裂內戰局面。九零七年唐滅,中原進入數十年的分裂局面。九六零年宋統一中國後,散居在甘、青、川、滇的藏族部落和地方割據勢力及衛、藏的局部地方政權,都先後與宋朝中央建立朝貢、聯盟和貿易關係。吐蕃部落首領確斯羅被宋封為甯遠大將軍,在西寧建立過地方政權。歷史上藏族與內地建立的茶馬互市,就是在宋代開始發展起來的。西藏著名的夏魯寺為宋時所建,其建築風格體現了藏漢結合的形式。這些說明,宋代時西藏與中原的政治、經濟、文化關係仍在繼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