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土地利用
香港市區衛星圖像作為一個面積僅約為1,100平方公里的城市,加上山多平地少,如何有效利用土地對香港來說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挑戰。香港的都市用地可向三個方向發展:沿著山坡發展、向周邊平地發展、填海。向陡斜的山坡發展成本高昂,而香港海岸線曲折而多淺灣,因此通過填充這些海灣來拓展土地是頗為便利的做法。根據1986年一家公司的估計,1982年香港開山費用為每平方米120港元,但填海成本只需60元,而填海後售賣地皮的收益更是成本的三倍,可見填海的吸引力[47]。
香港開埠早期,城市的發展主要集中在香港島北岸的中西部,成為維多利亞城。另一方面,洋人的高尚住宅則沿著太平山向上發展。1851年之前,填海拓展土地屬私人行為;香港政府則於1852年將填海納為政府工程[47],展開文咸填海計劃[48]。然而,隨後更大規模的寶靈填海計劃,卻遭到當時的香港定例局的反對,結果擱置了超過40年,期間使城內的規劃以東西橫向的形式發展。 [49]
2001年,在太平山俯瞰維多利亞港。九龍半島方面,開埠早期還是以私人的發展為主。踏入20世紀初,九龍灣啟德濱填海地[50]及九龍塘[51]分別於1910年代及1920年代曾經計劃發展大型綜合社區,可是都以失敗告終。前者最後成為了啟德機場的一部份,後者則變成一個純高尚住宅區。另一方面,鑑於界限街以南的九龍發展接近飽和,香港政府在1937年決定將獅子山以南原屬新界的平坦土地劃作「新九龍」[13],以作市區用地發展。
新界由於根據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只由英國租借99年,所以政府長期未有發展上述新九龍以外的新界土地。1951年,香港政府為阻止中國大陸的難民湧入香港,設立了邊境禁區[52],使新界北部的發展進一步受到限制。自從中國大陸於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深圳河兩岸的發展逐漸出現差異,現在更形成了深圳一岸是繁盛的商業區、香港一岸則仍是荒蕪的土地的現象。另一方面,1950年代起因嬰兒潮而導致人口激增,政府於1960年代起開始策劃第一代新市鎮,1970年代展開建設荃灣、沙田和屯門新市鎮。到20世紀末為止,政府共發展了3期,共9個新市鎮,以沙田新市鎮的規模最大[53]。現時新界的人口已經超越了香港島及九龍的人口的總和,新市鎮的發展是最主要的原因。
然而,香港政府拓展土地近年開始遇到一定阻力。終審法院於2004年1月9日裁定灣仔北填海計劃必須重新檢討[54],為將來填海發展更添限制,逼使政府日後必須以更宏觀目光看待海港資源。啟德機場原址的啟德用地自1993年開始進行發展研究,根據 1998年的規劃建議,第一批居民更可於2003年遷入[55],但因填海的爭議而空置多年,截至2007年仍未落實最後規劃方案[56]。
天水圍新市鎮,前景為濕地,背景則是多幢住宅大樓另一方面,隨著香港農業的式微,新界農地的荒廢及城市蠶食的情況也很嚴重[57]。元朗平原過去是香港稻米的主要供應地[58]。隨著香港人口急劇增長,不少農民都把原來的農地改為園藝作業,主要種植蔬菜或花卉較高收入的經濟產物[59]。現在不少農民更把農地填高,改作露天的貨櫃場供貨櫃車停泊,或任由土地丟空等待發展商收購以改建大型建築物。土地利用衝突使該區出現交通擠塞,更帶來視覺及環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