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的簡介 急!!10分

2007-10-29 10:02 pm
滿族的簡介

回答 (3)

2007-10-29 10:22 pm
✔ 最佳答案
本人就是满族人,也就是努尔哈慈的后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许吃狗肉。因为当年他被困芦苇丛,敌人放火打算烧死他,它就在无路可逃时,看见一只狗满身水跑到他身边后就在地下翻滚。目的是打湿芦苇。大火终于越烧越近他也晕倒在地。等他醒来时周围的芦苇都湿露露的,其他地方都已变成灰烬。而那条累死的狗就躺在他旁边。所以它就下令后人用不吃狗肉。
2007-10-30 1:34 am
滿族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另外,在內蒙古、河北、山東、新疆等省、自治區以及北京、成都、蘭州、福州、銀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數散居滿族。十二世紀,由阿骨打建立了金朝。1483年,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部落,建立了軍政合一的八旗制度。
1635年10月13日,皇太極繼位稱帝,改國號清,廢除女真舊稱,改族名為滿洲。1644年,清軍入關,統一了中國,形成滿漢長期雜居的局面。1911年辛亥革命後,滿洲族改稱滿族。

滿族本來有自已的語言、文字,滿族屬阿爾泰語係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滿文創制于16世紀末,是借用蒙古文字母創制的。17世紀四十年代,滿族大量入關後,普遍開始習用漢語文。
歷史上滿族男子喜穿青藍色的長袍馬褂,頭頂後部留發梳辮留于腦後,戴圓頂帽,下穿套褲。婦女則喜歡穿旗袍,梳京頭或“盤髻兒”,戴兒環,腰間挂手帕。
主食多是小米和高梁米、粳米、幹飯,喜在飯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梁米豆幹飯。有的地區以玉米為主食,喜以玉米面發酵做成“酸湯子”。
傳統節日 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有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
2007-10-29 10:11 pm
滿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大約在西元前二○一八年(虞舜時期)就曾「來朝貢矢」,當時稱為「息慎」。滿族的祖先們原先並沒有文字,相關史料只能依靠漢族的文字記載。依據漢籍歷史,追溯滿族祖先的稱謂大約有息慎(虞舜)、肅慎(戰國~西漢)、挹婁(戰國~魏晉)、勿吉(南北朝)、靺鞨(隋、唐)
、渤海(唐)、女真(五代、宋、元、明)等等,「肅慎、女真」是漢譯的不同寫法,「挹婁、勿吉、靺鞨」則是其他民族對滿族祖先的稱呼。他們居住的範圍大略在長白山以北,松嫩平原以東的廣大區域,西邊有東胡(烏桓、鮮卑、契丹),南邊有夫餘(高句麗的一支)

 南北朝時期勿吉分為七部;隋唐時期稱之靺鞨,分別以南部的粟末靺鞨、北部的黑水靺鞨為發展中心,北、東均以海為界。

 西元六九八年(唐朝武則天聖歷元年),粟末靺鞨的首領大祚榮在松花江上游和長白山北麓一帶,建立了「震國」。西元七一三年(唐玄宗開元元年),改國號和族名為「渤海」。

 西元九二六年(後唐明宗天成元年、遼太祖天贊五年),渤海國滅於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
,國祚二二九年。黑水靺鞨在渤海國被滅之後
,南下占居渤海國舊地,被編入遼籍,契丹人稱之為「曷蘇館女真」或「熟女真」,居住範圍大約在松花江北岸、黑龍江中下游。未編入遼籍的則稱為「生女真」。

 生女真的首領完顏阿骨打在西元一一一四年(宋徽宗政和四年、遼天祚帝天慶四年)起兵反遼,於西元一一一五年稱帝,國號金。先後參仿漢字和契丹字製成了「女真大字」和「女真小字」。

 西元一二三四年(宋理宗端平元年、金哀宗天興三年、蒙古窩闊台六年),蒙古滅了金,國祚一二○年。

 明朝前期,女真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野人)女真三部,東至庫頁島,北達烏第河,南臨日本海。西元一五八三年(明神宗萬曆十一年)建州女真的首領努爾哈齊統一女真各部;西元一五九九年(明萬曆二七年)創製滿文;西元一六一六年建元天命,國號金(
史稱後金)。西元一六三二年(明思宗崇禎五年、後金太宗天聰六年),改進滿文。西元一六三五年皇太極改女真族名為滿洲,西元一六三六年改國號為清。

 西元一九一二年,孫文革命成功,清帝宣布退位。自一六一六年至一九一二年,國祚二九六年。


收錄日期: 2021-04-18 23:39:5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29000051KK0136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