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
[編輯首段]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影像)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視訊(英文的Video,簡體中文常翻譯為視頻)泛指將一系列的靜態影像以電信號方式加以捕捉,紀錄,處理,儲存,傳送,與重現的各種技術。
視訊技術最早是為了電視系統而發展,但是現在已經更加發展為各種不同的格式以利消費者將視訊記錄下來。網絡技術的發達也促使視訊的紀錄片段以串流媒體的形式存在於互聯網之上並可被電腦接收與播放。
視訊與電影屬於不同的技術,後者是利用照相術將動態的影像捕捉為一系列的靜態照片。
目錄[隱藏]
1 概論
2 視訊串流的特性
2.1 畫面更新率
2.2 交錯掃瞄與循序掃瞄
2.3 視訊解像度
2.4 長寬比例
2.5 色彩空間與像素資料量
2.6 視訊品質
2.7 視訊壓縮技術(僅適用數碼訊號)
2.8 位元傳輸率 (僅適用於數碼訊號)
2.9 立體視訊
3 視訊格式
4 相關條目
[編輯] 概論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d/NTSC-PAL-SECAM.png/300px-NTSC-PAL-SECAM.pn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類比視訊標準在世界各地的分佈: 亮綠 - NTSC, 黃 - PAL, 或即將採用 PAL, 橘 - SECAM, 橄欖 - 無相關資料
視訊的英文原文 video (源自於拉丁語的"我看見") 通常指涉各種動態影像的儲存格式,例如: 數碼視訊格式, 包括 DVD, QuickTime, 與 MPEG-4; 以及類比的錄影帶, 包括 VHS 與 Betamax。視訊可以被記錄下來並經由不同的物理媒介傳送: 在視訊被拍攝或以無線電傳送時為電氣訊號,而記錄在磁帶上時則為磁性訊號。
視訊畫質實際上隨著拍攝與擷取的方式以及儲存方式而變化。例如數碼電視(DTV)是最近被發展出來的格式,具有比之前的標準更高的畫質,正在成為各國的電視廣播新標準。
在英國,澳洲,新西蘭,video一詞通常非正式的指涉錄影機與錄影帶。其意義可由文章前後文來判斷。
[編輯] 視訊串流的特性
[編輯] 畫面更新率
Frame rate中文常譯為「畫面更新率」或「幀率」,是指視訊格式每秒鐘播放的靜態畫面數量。典型的畫面更新率由早期的每秒6或8張(frame per second, 簡稱fps), 至現今的每秒120張不等。PAL (歐洲, 亞洲, 澳洲等地的電視廣播格式) 與 SECAM (法國, 俄國, 部分非洲等地的電視廣播格式) 規定其更新率為25fps,而NTSC (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地的電視廣播格式) 則規定其更新率為29.97 fps。電影膠捲則是以稍慢的24fps在拍攝,這使得各國電視廣播在播映電影時需要一些複雜的轉換手續(參考Telecine轉換)。要達成最基本的視覺暫留效果大約需要10fps的速度。
[編輯] 交錯掃瞄與循序掃瞄
視訊可能以交錯掃瞄或循序掃瞄來傳送。交錯掃瞄是早年廣播技術不發達,頻寬甚低時用來改善畫質的方法。(其技術細節請參見其主條目)。NTSC, PAL 與 SECAM 皆為交錯掃瞄格式。在視訊解像度的簡寫當中經常以i來代表交錯掃瞄。例如PAL格式的解像度經常被寫為576i50,其中576 代表垂直掃瞄線數量,i代表交錯掃瞄,50代表每秒50個field(一半的畫面掃瞄線)。
在循序掃瞄系統當中,每次畫面更新時都會刷新所有的掃瞄線。此法較消耗頻寬但是畫面的閃爍與扭曲則可以減少。
為了將原本為交錯掃瞄的視訊格式(如DVD或類比電視廣播)轉換為循序掃瞄顯示設備(如LCD電視,等離子電視等)可以接受的格式,許多顯示設備或播放設備都具備有去交錯的程序。但是由於交錯信號本身特性的限制,去交錯並無法達到與原本就是循序掃瞄的畫面同等的品質。
[編輯] 視訊解像度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1/Standard_video_res.svg/220px-Standard_video_res.svg.pn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各種電視規格解像度比較
視訊的畫面大小稱為「解像度」。數碼視訊以像素為度量單位,而類比視訊以水準掃瞄線數量為度量單位。標準畫質電視訊號解像度為720/704/640x480i60(NTSC)或768/720x576i50(PAL/SECAM)。新的高畫質電視(HDTV)解像度可達1920x1080p60,即每條水準掃瞄線有1920個像素,每個畫面有1080條掃瞄線,以每秒鐘60張畫面的速度播放。
3D視訊的解像度以voxel (volume picture element,中文譯為「體素」)來表示。例如一個512×512×512體素的解像度, 用於簡單的3D視訊, 可以被包括部分PDA在內的電腦設備播放。
[編輯] 長寬比例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d/Aspect_ratios.png/250px-Aspect_ratios.pn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傳統電視(綠)與常見的電影畫面長寬比例之比較
長寬比(Aspect ratio)是用來描述視訊畫面與畫面元素的比例。傳統的電視螢幕長寬比為4:3(1.33:1)。HDTV的長寬比為16:9(1.78:1)。而35mm膠捲底片的長寬比約為1.37:1。
雖然電腦螢幕上的像素大多為正方形,但是數位視訊的像素通常並非如此。例如使用於PAL及NTSC訊號的數碼保存格式CCIR 601,以及其相對應的非等方寬螢幕格式。因此以720x480像素記錄的NTSC規格DV影像可能因為是比較「瘦」的像素格式而在放映時成為長寬比4:3的畫面,或反之由於像素格式較「胖」而變成16:9的畫面。
[編輯] 色彩空間與像素資料量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a/YUV_UV_plane.jpg/100px-YUV_UV_plane.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U-V色盤範例,其中Y值=0.5
色彩空間(Color Space)或色彩模型(Color model name)規定了視訊當中色彩的描述方式。例如NTSC電視使用了YIQ模型,而PAL使用了YUV模型,SECAM使用了YDbDr模型。
在數碼視訊當中,像素資料量(bits per pixel,簡寫為bpp)代表了每個像素當中可以顯示多少種不同顏色的能力。由於頻寬有限,所以設計者經常藉由色度抽樣之類的技術來降低bpp的需求量。(例如 4:4:4, 4:2:2, 4:2:0)。
[編輯] 視訊品質
視訊品質(或譯為「畫質」,「影像質素」)可以利用客觀的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 PSNR)來量化,或藉由專家的觀察來進行主觀視訊品質的評量。
對一套視訊處理系統(例如壓縮演算法或傳輸系統),典型的主觀畫質評量通常包含下列幾個步驟:
選擇一組未處理的視訊片段(稱為SRC)作為比較基準。
選擇處理或傳輸系統的設定值(稱為HRC)
訂定如何將處理過的視訊呈現給評估者並且收集其評價的科學方法。
邀請足夠數量的評估者,通常不少於15人
實施評量
計算每個評估者給予每組不同HRC所打的分數(通常取平均值)
在ITU-T建議書 BT.500當中描述了許多種進行主觀畫質評量的方法。其中一種標準化的作法是DSIS(Double Stimulus Impairment Scale)。在DSIS評量中,評估者會先觀看一段未處理過的視訊片段,再觀看處理過的視訊片段。最後再針對處理過的視訊片段做出評價,從「與原始影像分不出差異」到「與原始影像相比嚴重劣化」。
[編輯] 視訊壓縮技術(僅適用數碼訊號)
自從數碼信號系統被廣泛使用以來,人們發展出許多方法來壓縮視訊串流。由於視訊資料包含了空間的與時間的冗餘性,所以使得未壓縮的視訊串流以傳送效率的觀點來說是相當糟糕的。
總體而言,空間冗餘性可以藉由「只記錄單幀畫面的一部份與另一部份的差異性」來減低;這種技巧被稱為幀內壓縮(intraframe compression)。並且與圖像壓縮密切相關。而時間冗餘性則可藉由「只記錄兩幀不同畫面間的差異性」來減低;這種技巧被稱為幀間壓縮(interframe compression),包括運動補償以及其他技術。目前最常用的視訊壓縮技術為DVD與衛星直播電視所採用的MPEG-2,以及互聯網傳輸常用的MPEG-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