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代的霸主

2007-10-27 1:39 am
我想知道一D about 春秋時代的霸主的資料同姓名

回答 (5)

2007-10-30 4:26 am
✔ 最佳答案
齊桓公 姜小白 (?-前643)
(公元前六八五年 -- 前六四三年執政)稱霸最早。他任用管仲(? -- 前六四五年)為卿,推行政治、軍事、經濟之改革,首倡『尊王攘夷』,遂使地瀕東海的齊成為泱泱大國。齊桓公曾北伐山戎以救燕,平定狄亂以存邢、衛,解王室之禍而定周襄王之位。特別是公元前六五六年,齊桓公率魯、宋等八國軍隊,征伐南方之『楚蠻』,在召陵(今河南郾城東北)迫楚訂盟,阻其北進,奠下了霸主的地位。
公元前六五一年,齊桓公大會諸侯於葵丘(今河南蘭考),與會者有魯、宋、鄭、衛、許、曹等,周天子也派人前往。總計齊桓公在位四十三年,糾合諸侯凡二十六次。管仲對齊桓公霸業貢獻良多,孔子尤其對他提出的『尊王攘夷』稱讚不已:『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齊桓公死後,發生內亂,國力大消。
宋襄公 子茲甫 (?-前637)
桓公死後,諸子爭立,齊國漸衰,楚國覬覦中原。宋襄公(前六五零年 -- 前六三七年執政)會合幾個小國,想自充霸主。但公元前六三九年會盟於盂(今河南睢縣西北)時,襄公竟一度為楚所拘。公元前六三八年,宋與楚戰於泓水(今河南柘城西北),時楚兵強大,但襄公與之作戰時卻大講『仁義』,要待楚兵渡河列陣才攻擊之,結果宋師大敗,襄公受傷,次年因重傷而卒。毛澤東評:"蠢豬式的軍事家"。
晉文公 姬重耳 (前697-前628)
齊桓公之後,中原沒有真正的霸主,真至晉文公(前六三六年 -- 前六二八執政)時才重舉『尊王攘夷』之旗幟。文公早年飽經憂患,在外流亡了十九年,即位後乃任用狐偃、趙衰等賢良,整頓內政,發展軍事,使國力大盛。方文公即位之時,周室發生內亂,襄王蒙難出奔於鄭。趙衰向文公指出:『求霸莫如入王尊周。
秦穆公 嬴任好 (?-前前621)
秦僻處西陲,周初為附庸小國,春秋初年因秦襄公助平王東遷才被封為諸侯,並承平王賜給岐山以西之地,後定都於雍(今陝西鳳翔南)。到了秦穆公(前六五九年 -- 前六二一年執政)時,國勢逐漸強大起來。秦穆公名任好,贏姓,秦國歷史上一位有作為的君主。他在位期間,內修國政,外圖霸業,統一了今甘肅、寧夏等地,開始了秦國的崛起。
秦國原是居住在秦亭(今甘肅張家川)周圍的一個贏姓部落。秦襄公因護送平王東遷(見周幽王)有功,封為諸侯,賜給歧以西地,正式建國。經文、寧、武、德、宣諸公,秦的疆土不斷東移,到穆公繼位時, 已佔有大半個關中。

 




  秦穆公繼位當年(前659年),就親自帶兵討伐茅津(今山西芮城東)的戎人,開始了擴張疆土的事業。秦穆公娶晉太子申生的姊姊穆姬為妻。穆公五年(前655年),晉獻公滅虞,俘虜了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就將他們作為穆姬的媵人(隨嫁的人)陪嫁到秦國。百里奚不願忍受奴隸的生活,逃到宛(今河南南陽),被楚國人捉去。

秦穆公胸懷大志,卻苦於無賢才輔佐。有人告訴他,穆姬媵人百里奚是不可多得的人材,他喜出望外,急忙去請,卻得知百里奚已經逃到楚國。秦穆公願以重金贖回百里奚,又怕楚人不給。於是派使者到楚,說:「中國的媵奴百里奚逃到貴國,請允許我方用五張公羊皮將他贖回。」楚國一看此人如此不值錢,也就答應了秦的要求。當七十餘歲的百里奚被押回秦國時,秦穆公親自為他打開桎梏,與他商談國事。百里奚說:「我是亡國之臣,哪裏值得君公垂詢!」穆公說:「虞君不用你,才使你被擄,並不是你的過錯。」堅持向百里奚討教,兩人一直談了三天,穆公十分高興,以百里奚為國相。由於百里奚是用五張公羊皮贖回來的,所以人稱其為「五羖大夫」。百里奚辭讓道:「我不如我的朋友蹇叔。蹇叔賢能而不為世人了解。當年我在外漫遊受困於齊,不得已向別人乞討,是蹇叔收留了我。我因此想到齊君無知那兒做事,是蹇叔阻止了我,使我倖免與無知一起被殺。我到周地,見王子頹喜歡牛,就以養牛去接近他。後來,王子頹想用我,又是蹇叔阻止了我,使我免於被誅。我到虞君手下做事,蹇叔又阻止我。我也知道虞君不會信用我,只是為了那一份俸祿和爵位,暫時留下來,想不到就當了俘虜。從這三件事,我深知蹇叔的賢能。」秦穆公於是用很重的禮品,將蹇叔請來秦國,任命他為上大夫。

  秦國要發展,首當其衝的是其東鄰晉國。在百里奚和蹇叔的輔佐下,秦穆公將注意力集中於晉。 晉獻公晚年,驪姬之亂,公子重耳和夷吾出逃。穆公九年(前651年)晉獻公死,驢姬子奚齊繼位, 旋即被其臣里克殺死。秦穆公派百里奚帶兵送夷吾回國繼位,為晉惠公。夷吾事先答應將河西八城割給秦作為謝禮,但繼位後卻毀約。晉臣丕豹逃到秦國,受到穆公重用。十二年(前648年)晉國旱 災,秦穆公運了大量粟米給晉。十四年(前646年),秦國發生饑荒,晉國不僅不給秦國糧食救災,反而乘機出兵,於次年攻秦。雙方在韓原大戰,秦軍最終生俘晉惠公。在周襄王和穆姬的請求下,秦穆公與晉惠公結盟後,將其放回。晉惠公送太子圉到秦國為質子,並將黃河以西的地方獻給秦國, 秦的東部疆界擴至龍門。二十三年(前637年),晉惠公死,其子子圉逃回國繼位,為懷公,繼續迫害逃亡的公子重耳。秦穆公於是將重耳從楚國迎來,以極為隆重的禮節接待,將女兒文嬴及四位宗女嫁其為妻,然後於次年送重耳回國為君,是為晉文公。晉文公殺死子圉,在秦的參與下,尊王攘夷,敗楚城濮,成為霸主。三十年(前630年),秦又出兵幫助晉文公圍鄭。鄭老臣燭之武夜裏從圍城中繩出,見秦穆公說:「鄭國滅亡,於秦不利。晉人這次開拓了東邊的領土,下次就會向西邊的秦國用兵。大君何必損害自己國家的利益,共幫助晉國呢?」秦穆公於是與鄭結盟,留杞子、逢孫、楊孫戍守,罷兵而還。

  秦穆公三十二年(前628年)冬,晉文公死。這時,杞子從鄭國派人送信回國,說:「鄭人將北門的鑰匙交給了我,如果悄悄地派軍隊來,鄭國就能得到。」秦穆公問蹇叔和百里奚,兩人回答道:「經過幾個國家幾千里路去襲擊別人,很少有成功的。我軍的行動鄭國一定會知道,不能去!」秦穆公說:「我已經決定了,你倆不必再說。」於是派遣百里奚的兒子孟明視、蹇叔的兒子西乞術和白乞丙三將帶兵出發。
  晉文公的夫人文贏,是秦穆公的女兒,她對襄公說:「這三人挑撥我們兩國國君的關係,穆公對三人恨入骨髓。你何必自己去殺他們呢?不如放他們回去,讓穆公去將他們煮死!」晉襄公同意了。秦穆公穿了素服,哭看到郊外迎接孟明視等人,說:「我不聽從百里奚和蹇叔的話,使你們三位遭受恥辱,你們有什麼錯?你們要專心謀劃報仇雪恥,不可懈怠!」恢復了三人的官職,對他們更加信任 了。三十四年(前62前6年),秦穆公又派孟明視等帶兵東向,與晉軍戰於彭衙(今陝西白水東北),秦 軍再次失敗。兩次較量,秦東進的路被晉牢牢地扼住,只得轉而向西發展。

  
  穆公三十六年(前624年),秦穆公親自率兵討伐晉國,渡過黃河以後,將渡船全部焚毀,表示誓死克敵的決心。秦軍奪得王官(今山西聞喜西)和郊。晉軍不敢出戰,秦軍從茅津渡過黃河,到南岸崤地,在當年的戰場為戰死的將士堆土樹立標記,然後回國。三十七年(前623年),秦軍出征西 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包圍了綿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綿諸王。秦穆公乘勝前進,二十多個戎 狄小國先後歸服了秦國。秦國闢地千里,國界南至秦嶺,西達狄道(今甘肅臨洮),北至朐衍戎(今寧夏鹽池),東到黃河,史稱「秦穆公霸西戎」。周襄王派遣召公過帶了金鼓送給秦穆公,以表示祝賀。

  楚莊王 羋侶
楚國位於江、漢流域,向被視為南方之蠻夷。其先熊繹在西周初曾被成王封為子爵,但楚國對周室時服時叛,不受封建之約束。春秋初年,王權衰微,楚君熊通索性於前七四零年自立為王(即楚武王),欲與天子分庭抗禮、較一長短。不久其子文王定都於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國勢進一步強大起來。春秋初期,強楚實乃中原諸國之心腹大患,而霸政之『尊王攘夷』也往往以抑楚為其主要目標。

楚早就有窺伺中原之志,故長期以來,一方面併吞周圍小國一方面不斷向北推進。但它先在齊桓公時被阻於召陵,繼而在晉文公時戰敗於城濮,使北進圖謀一再受挫。晉文公死後,楚又重新投入逐鹿,特別是到了楚莊王的時候(前六一三年 -- 前五九一執政),其勢更加囂張。前六零六年,楚莊王伐陸渾之戎(在雒邑西南),

 
越王 勾踐 (?-前465)
越係古代越人所建之國,越王允常時其國漸強,故楚國乃聯越以制吳。前四九六年,當越王勾踐(前四九七年 -- 前四六五年)即位不久,即打敗吳國。兩年後,吳王夫差攻破越都,勾踐被迫屈膝投降,並隨夫差至吳國,臣事吳王,後被赦歸返國。勾踐自戰敗以後,時刻不忘會稽之恥,日日臥薪嘗膽,反躬自問『汝忘會稽之恥邪?』。他重用范蠡、文種等賢人,經過『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使越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可是吳對此卻毫不警惕。前四八二年,吳王夫差為參加黃池之會,盡率精銳而出,僅使太子和老弱守國。越王勾踐遂乘虛而入,大敗吳師殺吳太子。夫差倉卒與晉定盟而返,連戰不利,不得已而與越議和。








吳王 闔閭 (?-前496)
吳國傳為西周初年所封,其始袓為文王伯父太伯、仲雍之後裔,初都蕃離(今江蘇無錫東南),後都於吳(今江蘇蘇州)。吳國到吳王闔閭執政時(前五一四年 -- 前四九六年),以楚國舊臣伍子胥(? -- 前四八四年)為相,以齊人孫武為將軍,使國勢日益強盛。前五零六年,吳軍在孫武、伍子胥率領下,從淮水流域西攻到漢水,五戰五勝,攻克楚之郢都,逼得楚昭王出逃。後楚臣申包胥入秦乞師,在秦延哭了七天七夜,才使秦出兵助楚復國,但楚自此一蹶不振。
2007-10-28 7:03 am
春秋時代. 春秋時期或稱春秋時代,簡稱春秋。 《春秋》是魯國的史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 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 ... 勾踐北上與齊晉會盟於徐,成為最後一個霸主。 ...
2007-10-27 2:43 am
春秋五霸

春秋有五霸,分別為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及楚莊王,但有人認為宋襄公霸業未成身先死,秦穆公謹霸西戎,所以又把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合計在內。

齊桓公 最早稱霸的是齊桓公,桓公以管仲為相,並提出「尊王攘夷」,以「尊周室、攘夷狄、抑兼併、禁篡弒」為口號,並多次保護周室,成功稱霸,可惜桓公晚年荒淫,不得善終。

宋襄公 繼齊桓公之後,有宋襄公稱霸,於是大會諸侯,還率領大軍伐楚,可惜大敗,受傷而死。

晉文公 晉文公是繼齊桓公之後,真正的霸主,他曾因驪姬之亂,流亡國外十九年,後得秦穆公相助,重返晉國成為君主。其任用之賢臣狐偃、趙衰等,皆為治國奇才,以至晉國大盛。

秦穆公 秦本為小國,秦穆公時,任用百里奚,並向西方發展,併吞不少西方部落,稱霸西方。

楚莊王 楚莊王對中原小國,大舉攻伐,更入侵周天子領土,問鼎中原,完全地以武力稱霸諸侯。

吳越大戰 吳王闔閭以孫武為將,伍員為軍師,大敗楚國,直入郢都,後來吳越大戰,闔閭戰死,夫差繼位,一舉滅越,越王勾踐被俘,其後臥身嘗膽,趁夫差北上大會諸侯時,起兵滅吳,最後還成了霸主。
2007-10-27 2:05 am
   春秋時代的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被稱為 指秋五霸。春秋末期,長江下游的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也曾先後稱霸!

齊桓公 - 任用管仲為相,改革內政,使齊國國官兵強;提出[尊王攘夷]口號,擁護
      天子,聯合各國擊退入侵的邊境民族,並阻止楚國北進;多次大會諸侯,訂
      立盟約,成為第一個霸主。

宋襄公 - 於齊桓公死後,出兵平定齊國內亂,並乘機稱霸,卻沒有足夠實力,只能聯
      合幾個小國;後來被楚國打敗,中箭而死,霸業未死。

晉文公 - 得到賢能輔助,發展生產,國力強盛;出兵平定周室內亂,聲望大增,後來
      又率領諸侯,打敗圍攻宋國的楚國;戰後大會諸侯,受周天子冊封為[侯伯]

秦穆公 - 秦國僻處西方,曾向東擴展,但被晉軍打敗,於是轉向鄰近戎人地區發展,
      並吞了不了部族,成為西方的霸主。

楚莊王 - 楚國位處方,一直想染指中原,但被晉軍所,至楚莊王時曾打敗晉軍。其後
      晉,楚互有勝負,各霸一方。
-------------------------------------
夫差  - 春秋後期,吳王闔閭曾經率兵攻陷楚國,但在伐越時戰死。他的兒子夫差
      繼位後,滅掉越國,俘虜越王勾踐,並北上與諸侯會盟,成為霸主。

勾踐  - 越國被滅,勾踐曾成為夫差的俘虜,其後獲釋。經過多年積蓄國力,勾踐
      乘夫差北上與晉國爭霸時,出兵滅吳。勾踐後來北上與諸侯會盟,成為短暫
      的霸主。
參考: 自己
2007-10-27 1:48 am
齊桓公 姜小白 (?-前643)
(公元前六八五年 -- 前六四三年執政)稱霸最早。他任用管仲(? -- 前六四五年)為卿,推行政治、軍事、經濟之改革,首倡『尊王攘夷』,遂使地瀕東海的齊成為泱泱大國。齊桓公曾北伐山戎以救燕,平定狄亂以存邢、衛,解王室之禍而定周襄王之位。特別是公元前六五六年,齊桓公率魯、宋等八國軍隊,征伐南方之『楚蠻』,在召陵(今河南郾城東北)迫楚訂盟,阻其北進,奠下了霸主的地位。

公元前六五一年,齊桓公大會諸侯於葵丘(今河南蘭考),與會者有魯、宋、鄭、衛、許、曹等,周天子也派人前往。總計齊桓公在位四十三年,糾合諸侯凡二十六次。管仲對齊桓公霸業貢獻良多,孔子尤其對他提出的『尊王攘夷』稱讚不已:『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齊桓公死後,發生內亂,國力大消。
宋襄公 子茲甫 (?-前637)
桓公死後,諸子爭立,齊國漸衰,楚國覬覦中原。宋襄公(前六五零年 -- 前六三七年執政)會合幾個小國,想自充霸主。但公元前六三九年會盟於盂(今河南睢縣西北)時,襄公竟一度為楚所拘。公元前六三八年,宋與楚戰於泓水(今河南柘城西北),時楚兵強大,但襄公與之作戰時卻大講『仁義』,要待楚兵渡河列陣才攻擊之,結果宋師大敗,襄公受傷,次年因重傷而卒。毛澤東評:"蠢豬式的軍事家"。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10:4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26000051KK0222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