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歷史
古人曾採用直音、反切等方法為漢字注音。漢末魏晉南北朝時,相繼漸知反切,分辨宮商角徵羽五音,分別平上去入四聲[2]。佛教傳入後,漢字切韻生於西域,舊所傳十四字,貫一切音,稱為婆羅門書,其後又得三十六字母,音韻之道始備[3]。唐朝時期日本人創造的假名,也可能是最早用於拼注漢字語音的注音符號之一。明朝時期朝鮮人創造了諺文。明代回回創造了用阿拉伯字母為漢語注音的小經。1605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最早採用拉丁字母為漢字注音。1626年,法國傳教士金尼閣在利瑪竇方案的基礎上採用音素字母為漢字注音。早期的漢語拼音以南京官話為藍本。以後又出現了以北京官話為藍本的漢語拼音以及廣東話等拼音。1867年英國人威妥瑪創製的威妥瑪式拼音採用北京官話作為藍本。
1892年,盧戇章仿拉丁字母造「中國切音新字」字母,並主張以南京語音為漢語語音標準,這被認為是統一全國語音的首倡者。1900年王照受日本片假名啟發創製漢字筆畫型拼音字母「官話合聲字母」,並主張以北京語音為漢語語音標準。
漢語拼音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蘇新字母》和1908年劉孟揚的《中國音標字書》,還有1926年的國語羅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中國字。所有這些漢字拉丁化方案都為漢語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礎。
1909年,江謙正式提出把官話定名為國語,1911年清學部通過《統一國語辦法法案》。1913年中華民國召開「讀音統一會」,最後確定「國音」以北京語音為「基礎」,同時吸收各地方言的語音特點,併為國語創製了注音字母(又稱「注音符號」)。1919年北洋政府教育部設「國語統一籌備會」,1924年決定廢除國音,放棄入聲,確立國語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1928年國民政府公佈推行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
1949年,吳玉章給毛澤東寫信,提出為了有效的掃除文盲,需要迅速進行文字改革。毛澤東把信批覆給郭沫若、茅盾等人研究,於1949年10月成立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其中一項任務就是研究漢語拼音方案。
1954年,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改為國務院直屬的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其間收到各種漢語拼音方案1600多個。大致有這樣幾種形式:
漢字筆畫式
拉丁字母式
斯拉夫字母式
幾種字母的混合形式
速記式
圖案式
數字形式
而最後決定採用拉丁字母作為漢語拼音的符號系統,以便於國際間的交流和合作,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正式批准公佈批准公佈 《漢語拼音方案》。
1977年,聯合國第三屆地名標準化會議根據「名從主人」的原則,決定採用漢語拼音為中國地名羅馬字母拼寫法的國際標準。
1982年,國際標準化組織發出ISO 7098號文件(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採用《漢語拼音方案》進行中文羅馬字母拼寫,1991年修訂。
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公佈(2001年開始生效),正式確立了漢語拼音方案的法律地位。第十八條規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以《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拼寫和注音工具。」並給出了「《漢語拼音方案》」的定義和使用範圍,並且要求「初等教育應當進行漢語拼音教學。」
漢語拼音採用拉丁字母和一些附加符號表示漢語的發音。對應漢語音系學(現代音韻學)的漢語音節結構劃分,漢語拼音的形式構成也分為聲母、韻母和聲調三部分。
根據漢語拼音方案《字母表》的規定,漢語拼音使用26個現代基本拉丁字母,有大小寫之分,字母順序與英語字母表一致。其中字母V/v,在方案中規定為「拼寫外來語、少數民族語言和方言」之用。由於漢語拼音的實際職能僅限於拼寫漢語普通話,如今這條規定已然無人問津。不過,字母V/v目前又作為一個鍵位成為《漢語拼音方案的通用鍵盤表示規範》為不能省略兩點附加符號的字母ü規定的通用鍵盤替代表示——從這個意義上說,漢語拼音仍然使用著全部26個基本拉丁字母。
有時可能需要注意,漢語拼音有兩個字母的印刷體與常見的拉丁字母略有不同,即字母A的小寫ɑ和字母G的小寫ɡ。這兩個字形多用於中國大陸正規的語言學專著以及語文教育和對外漢語教學方面的出版物,特別是中小學語文教材。做出如此設計,主要是擔心初學拼音字母的學童在手寫的時候也去機械模仿常見印刷體a和g的字形。大部分一般出版物和電腦文檔的作者或編輯對此置若罔聞,因為隨著英語教育在中國大陸的普及,這種擔心實在多餘,甚至有吹毛求疵之嫌,於是如何印刷皆無傷大雅。而且方案同時規定:「字母的手寫體依照拉丁字母的一般書寫習慣。」可見,漢語拼音字母和其他常見的基本拉丁字母並不是兩套字母表。
漢語拼音方案還使用了一些附加符號,主要是聲調符號和字母ü上的兩點符號。前者與字母的組合雖然數目有限,但具體和哪個字母形成組合其實都是臨時的,因為一個聲調符號就表示了整個音節的高低變化,或者說,表示了一種「超音段音位」;後者來源於德語的母音變音字母(Umlaut),與字母u的組合固定地表示一個母音([y])。還有一種極其少見的附加符號,用在e/z/c/s之上,形成ê/ẑ/ĉ/ŝ,依次表示一個單母音韻母([ɛ])和三個捲舌塞擦音聲母zh/ch/sh。
[編輯] 聲母
漢語中每個音節起始處的輔音可以構成聲母。漢語拼音方案《聲母表》規定的聲母符號一共有21個。
不過,漢語音節起始處絕非只有21種輔音。在實際語流中,半母音、喉塞音和某些鼻音都可能成為一個漢語音節的領音。音系學將這些輔音歸納為零聲母音段,而如「安」(an)「英」(ying)「文」(wen)「元」(yuan)等就是零聲母音節。由於零聲母輔音聽感並不十分明顯,加之漢語拼音屬於音位拼音而非音素拼音,漢語拼音方案不承認其聲母地位,認為零聲母音節是以母音開頭的、沒有聲母而只有韻母和聲調的音節。
漢語拼音方案規定的21個聲母符號,按照《聲母表》原順序排列如下: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方案規定,聲母zh/ch/sh可以省略作ẑ/ĉ/ŝ。然而,由於視覺形象不甚鮮明,在通用鍵盤上的輸入也比較困難,這幾個符號現在幾乎沒有人實際使用,甚至聞所未聞。
按照聲母所對應輔音的發音部位-發音方法分佈,可列表如下(方括號中是國際音標,僅供參考):
塞音 塞擦音 擦音 通音 鼻音 邊音
清音 清音 清音 濁音 濁音 濁音
不送氣 送氣 不送氣 送氣
雙唇音 b [p] p [pʰ] m [m]
唇齒音 f [f]
舌尖音 d [t] t [tʰ] z [ts] c [tsʰ] s [s] n [n] l [l]
捲舌音 zh [tʂ] ch [tʂʰ] sh [ʂ] r [ɻ]
平舌音 j [tɕ] q [tɕʰ] x [ɕ]
舌根音 g [k] k [kʰ] h [x]
[編輯] 韻母
漢語普通話拼音中一共有38個韻母。分別是:
單母音韻母 i u ü
a ia ua
o uo
e
ê ie üe
(s-)i, (sh-)i
er
複元音韻母 ai uai
ei ui
ao iao
ou iu
帶鼻音韻母 an ian uan üan
en in un ün
ang iang uang
eng ing ong iong
其中,只有1個母音或者1個母音帶1個鼻輔音的情況,該母音稱之為韻腹,所帶的鼻輔音稱為韻尾。2個母音構成的韻母,則是開口度較大的為韻腹,韻腹前的母音稱為韻頭或者介音,韻腹後的母音稱為韻尾。3個母音或者2個母音帶一個鼻輔音,則中間的母音是韻腹,第一個母音是韻頭,韻腹後的母音或鼻輔音為韻尾。
還曾經有人根據韻頭把韻母分為四類,稱為四呼,即開口呼(a、o、ê、e)、齊齒呼(i)、合口呼(u)和撮口呼(ü)。漢語拼音的韻母表就是按照這個來排列的。根據漢語拼音方案,iou、uei、uen前面加聲母的時候,寫成iu、ui、un。例如 niu(牛),gui(歸),lun(論)。
[編輯] 聲調
漢語普通話中有四個聲調,四個聲調符號分別是:
第一聲,(陰平,或平調,「¯」);
第二聲,(陽平,或升調,「ˊ」);
第三聲,(上聲,或上音,「ˇ」);
第四聲,(去聲,或去音,「ˋ」);
漢語中還存在著一種特殊聲調,叫做輕聲,有時也叫「第五聲」,在漢語拼音中不標調。有些學者認為「第五聲」的說法並不確切。輕聲雖然能夠起分辨語義的作用,但是通常不列入漢語「四聲」之一,因為聲調是正常重音音節的音高形式。在音高上,輕音只有音區特徵,聲調還有曲拱特徵。
每個漢字由韻母和聲母配合構成一個音節構成。在韻母上部應該標出聲調,為了方便也可省略。
漢語拼音中標聲調位置的規則如下:
如果有a,則標在a上。
如果沒有a,但有o或e,則標在這兩個字母上。這兩個字母不會同時出現。
如果也沒有o和e,則一定有i、u或ü。如果i和u同時出現,則標在第二個韻母上。這是特別針對ui和iu而言的。如果i和u不同時出現,則標在出現的那個韻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