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新古典主義藝術
1750 年代,法國、德國及英國幾乎同時展開對巴洛克、洛可可所表現出的享樂與放縱性感到反感,其動機雖然多樣而複雜,但扮演關鍵角色的卻是啟蒙運動。
啟蒙運動的產生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受到十八世紀前半,從龐貝古城的發掘,人們掀起一股對出土文物模仿的熱潮,深受希臘古典藝術中的理性,和簡樸風格所吸引,於是表現在工藝品、版畫與繪畫當中。另一方面是受到一位德國思想家溫克爾曼的影響。他寫了一本名為《希臘藝術模仿論》的書,強調希臘藝術是最完美的形式表現。
啟蒙時期的知識份子,對洛可可藝術和當時路易皇朝頹廢的生活形態極度不滿。他們主張邏輯、清晰、單純與道德。對古希臘羅馬時期的藝術緬懷復古之情,希望回返到當時的美學。
歐洲藝術在這樣的時空環境之下,形成了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新古典主義藝術的構圖多呈靜態,均衡嚴謹;畫面精密細膩,色彩趨於冷調;題材因為說教與鑑往知來的需要,多半取材自古代歷史中的英勇故事。
新古典主義的表現形式雖然模仿希臘羅馬的古典規則,在技術上又以文藝復興後的素描為基準,但它所強調的復古精神並非直接模仿古物,而是仿效他們在美感上的本質。因此在藝術上,新古典主義傾向於表現性而非想像性。
新古典主義的主要藝術家包括是法國畫家大衛﹝Jacques-Louis David﹞、他的弟子安格爾﹝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以及義大利雕塑家卡諾瓦﹝Antonio Canova﹞。
摘自:
http://vr.theatre.ntu.edu.tw/hlee/course/th9_1000/open-31-broadcast.htm
※
以上網頁還有大衛、安格爾及卡諾瓦簡介,請自行click入該網頁查閱。不過請注意,其中安格爾的第三件作品有誤,圖片應屬另一件作品:靜坐的墨瓦特雪夫人(Madame Moitessier Seated)。下圖才是《羅思柴爾德男爵夫人像》:
圖片參考:
http://i77.photobucket.com/albums/j47/sowhat2002/rothschild.jpg
羅思柴爾德男爵夫人像(Baronne James de Rothschild)
1844~1848,畫布‧油彩,142x101.5 cm,私人收藏,巴黎
這幅畫像令我們驚嘆的,首先是其構圖的高貴顯赫氣派,其次是模特兒本身的姿勢,最後則是這位藝術家在處理細節方面的精雕細琢。模特兒是詹姆斯.羅思柴爾德男爵的妻室﹝其實她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經要求安格爾為她畫像了﹞她照例被安置在一個金字塔式的結構中,為她那燦爛奪目的灰色和粉紅色衣裙所襯托,牠的重心放在畫面下部,使空間的其餘部分全被背景的牆壁佔去了﹝在路易一法蘭斯瓦.伯坦的畫像中也可以看到類似的技法﹞。她坐在一張長沙發上,但是沒有倚著沙發靠背;恰恰相反,她似乎是朝向觀眾探著身子,頭部略微傾斜,左手輕撫著她那富於表情的美麗面龐,握著一把扇子的右手則放在膝蓋上。擁容華貴和恬暢舒適的細節吸引著人們的視線:如遮蓋牆壁的錦緞花紋、長沙發靠墊的柔軟天鵝絨、粉紅色絲綢衣裙的鬆散褶痕、灰色花邊的精巧纖麗、粉紅色的花結.尤其是那面部的表倩。
當時的批評家們在談到該作品的生動筆觸和形象處理時,曾提起提香。但與其說他取法提香倒不如說是取法於漢斯.霍爾班﹝Hans Holbein﹞更加確切,安格爾取法於他在觀察事物上的細致入微和他對人物心理的盡情描繪,同時也取法於他在處理細節上的豐富多彩的手法,而又絕沒有忘記在形式上和色彩上綜合顧全處理整個畫面。在這幅畫像中,正如在其他畫像一樣,安格爾表現出的真實性和寫實主義,曾被波德萊爾非常確切地稱之為像「外科醫生一樣的嚴酷」。
※ ※ ※ ※ ※ ※
新古典主義除了繪畫外,還包括其他藝術,請參閱:
Neoclassicism - Wikipedia
更多參考資料:
NEOCLASSICISM(摘自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Neoclassical Art - Artchive
David, Jacques-Louis - WebMuseum
Ingres, Jean-Auguste-Dominique - WebMuseum
Jacques-Louis David - ARC Museum
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 ARC Museum
Antonio Canova - ARC Museum
西方繪畫發展史,第 18 頁
達維特 - 世紀在線藝術
安格爾 - 世紀在線藝術
大衛 - 台灣大學網絡教學課程
安格爾 - 台灣大學網絡教學課程
2007-10-29 16:30:21 補充:
「安格爾 - 世紀在線藝術」之網址應為:
http://cn.cl2000.com/subject/yishujiaoyu/ingres/pinglun.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