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選擇煬帝作隋的第二屆的君主(易儲)有咩史實說明?

2007-10-26 4:21 am
隋文帝易儲是隋朝覆亡的最大原因。你同意嗎?請舉史實說明。

回答 (2)

2007-10-28 9:23 pm
✔ 最佳答案

Q:隋文帝選擇煬帝作隋的第二屆的君主(易儲)有咩史實說明?

A:隋文帝捨棄太子楊勇,而選擇了楊廣作繼承者,是有以下原因:

(一)楊勇奢侈荒淫,行為乖僻,不得文帝及獻皇后的歡心

隋文帝是一位力主儉樸的君主,車駕衣物,破了補一補再用,後宮的宮女妃嬪穿得很樸素。但太子楊勇卻非常奢侈,文飾蜀鎧的裝束,文帝見了不悅,並告誡他:我曆觀前代帝王,未有奢華而能長久者。意思就是自古以來,沒有一個喜歡奢侈享受的帝王能治理好國家,文帝認為既然楊勇是將來的繼承人,理應厲行節儉,才能作天下的好榜樣。然而楊勇依然故我,冬至時更在東宮設樂大請朝中各文武百官,文帝更認為這樣有壞禮制,下令禁止。

另外,楊勇又多內寵,尤其寵幸雲昭訓,日夜沉醉於其美色當中,以致冷落了正室元氏。後元氏鬱鬱而終,母后獨孤氏便大興問罪之師,更認為是楊勇有殺他之意,如說「前新婦本無病痛,忽爾暴亡,遣人投藥,致此夭逝」。獨孤氏更稱其為「豚犬」。他亦一度口出狂言說皇后的婢女「皆我物」。這些行為使楊勇愈不得文帝及獻皇后的歡心。

(二)第二,楊廣善於揣摩父母的心意而楊勇則不懂迎合,這使楊勇漸失去文帝夫婦的歡心。


次子晉王楊廣跟楊勇卻不一樣,他曉得裝扮成樸素及專一。楊廣知道獨孤后討厭三妻四妾,他特意搬往和正室蕭妃一起住(晉王廣知之,彌自矯飾,姬妾恆備員數,唯與蕭妃居處),更經常與她一起出入,表示自己夫婦恩愛,獨孤后認為他懂得尊重愛護妻子,非常高興,常常在文帝面前讚他。這樣楊廣就得到了母親的歡心。

他又知道文帝好樸素的美德。當文帝和獨孤后到晋王府看楊廣時,除了見到的只是那位兒媳蕭妃,剩下的僅有幾個身穿粗布的老奴婢,室內陳列簡單,樂器上滿是塵土。晉王楊廣來朝時又一切從儉,車馬侍從,皆為簡化,接見朝臣時又極盡禮儀,因此他的名聲更高於諸王(而愈稱晉王德行,後晉王來朝,車馬侍從,皆為儉素,接朝臣,禮極卑屈,聲名籍甚,冠于諸王。)。晉王楊廣對文帝他更經常表現得恭敬孝順。

因此,這使隋文帝及獨孤后更信任楊廣。

(三)最後就是楊廣經常聯同謀臣楊素等人,經常在文帝及獨孤后面前抹黑楊勇,捧楊廣:
楊廣被任命為揚州總督,監督江南軍事,他離開京城前在獨孤后面前痛哭流涕,偽稱因為和太子關係不好,楊勇可能要落毒殺他,「...失愛東宮,恆蓄盛怒,欲加屠陷。每恐讒譖出於杼軸,鳩毒遇於杯杓。」又說怕不能再見到母親。這事大使獨孤后憤怒,使她有心改立太子。

另外當時權臣楊素,他是文帝的一位寵臣,又被楊廣收買了。在某一次宴會中,他向獨孤后稱讚晉王孝悌恭儉有禮,又大數太子楊勇的不是。獨孤后深有同感,故「皇后遂遺素金,始有廢立之意」。她們聯謀勸文帝廢楊勇而立楊廣。文帝為監視楊勇的舉動,又派楊素進行偵查,結果楊素向文帝誣說楊勇常有怨望,惟恐他有變異之心。

楊廣這邊又收買了太子楊勇身邊的寵臣姬威,威迫利誘地令他取太子消息,然後將消息密告楊素。楊素及楊廣力數楊勇的罪行,結果楊勇的一言一行都被大肆宣揚及污衊,令他的聲望日下,更增加了文帝易儲之心。

Q:隋文帝易儲是隋朝覆亡的最大原因。你同意嗎?請舉史實說明。
A:隋文帝易儲給煬帝楊廣,確是令隋朝覆亡的原因。隋亡多基於楊廣的施政失敗之舉:
(一)大興土木,濫徵民工,致使勞民傷財,怨聲載道
隋煬帝在位時大興土木,濫徵民工,興建各樣為供自己娛樂的設施。如營建東都洛陽,就動用了民夫二百萬;又修皇城宮殿及西苑亭園,再勞役過百萬人。他又推行了很多的大型工程,如自長安至江都,興建離宮四十餘所,開鑿大運河以供他南巡耀威;他又下令掘塹溝,開馳道及御道,修長城。每每這些工程亦動用了過十萬民丁。過多勞民,致使耕地荒蕪,飢荒頻生,人民流離失所;亦有不少人死於勞後中。多項大型建設亦使國庫漸見空虛。

(二)廢諸州總管
為了避免地方叛變,他遂決定集權中央,廢諸州總管;自此全國內外軍事鬆弛,隋末群雄便可乘機割據而立,使隋腹背受敵。

(三)巡幸四方,搜割民脂民膏,中央行政停頓
煬帝每每南巡時,都大肆勞師動眾,損耗國庫;而且所經之地方,也都要獻上地方的民脂民膏作貢品。百姓受勞役之餘,還有不停向皇帝貢獻,終引致民變。煬帝南巡亦使中央行政停頓。

(四)窮奢極侈
煬帝更常為一時之慾而勞師動眾。如喜好田獵時就把天下鷹師萬人召至京師陪他一畫夜;如西域諸侯求見,他又召來奏樂者萬人,及設百戲款待;又在宮內縫製百官儀服的工匠多達十萬人。但他對百姓卻吝嗇,如災荒仍不開倉賑濟,使百姓對政府更反感。

(五)猜忌臣下
煬帝對諫臣更不能容納。其間先後殺了多名文臣武將,如高熲,賀若弼,蘇威等。沒有了諫臣,煬帝更加孤立及變本加厲,致使國家更陷於衰落。

(六)好大喜功
煬帝為了耀武揚威,要求各地諸藩入貢;若不從便出征討伐,如平吐谷渾及林邑。平定一地後,他又把大量物資送往該地,又厚賜入朝朝貢的藩屬。這樣將國庫胡亂使用,而不用在民生上,更做就了民窮的現象。後又三征不肯入朝的高麗,除兵力及輜重大量損失,百姓因過度餽運糧餉而過度勞役,而國力大衰,卒爆發隋末的大規模民變及群雄割據。


最後,隋朝即敗於這些農民暴動,公元618年隋朝滅亡了。
看到這裡,其實隋文帝易儲失當而導致隋速亡此說法又似乎是合理的,因爲畢竟是因爲隋文帝改立太子後,殘暴的煬帝逐漸把隋推向滅亡。
參考: (1)北史列傳五十九(隋宗室諸王)--http://www.xysa.net/a200/h350/14beishi/t-071.htm(2)國史述要
2007-10-26 4:54 am
同意,煬帝(楊廣)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
在位短短的十多年中,做了不少勞民傷財的事,弄到民窮財盡,加速國家滅亡。
他為了個人的喜好和享受,即位不久,便徵用民夫二百萬營建東都洛陽新城;
為了南游江都,下令修鑿運河,並沿運河建造四十多座離宮,更建造豪華的龍舟;
他又進行了不少龐大的工程,如修長城,築馳道等,造成毫無止境的徭役,成千傷亡的人民喪失生命。
煬帝三次遠征高麗,但無功而還,弄得民生大受影響,失業和饑荒蔓延各地,造成民變,導致滅亡。
參考: 自己


收錄日期: 2021-04-14 00:49:1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25000051KK0345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