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知道西寶城對面的火煱店名稱及質如何??

2007-10-25 9:02 pm
有時會去西寶城,見到佢對面的火煱店好好生意,想問有沒有人知道這間店的價錢及東西好不好吃??

回答 (3)

2007-10-25 9:06 pm
✔ 最佳答案
寶翠園

[編輯首段]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西寶城)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1/The_Belchers.jpg/250px-The_Belchers.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從香港大學眺望寶翠園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9/HK_The_Westwood_mall_512-2.jpg/250px-HK_The_Westwood_mall_512-2.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寶翠園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2/HK_The_Westwood_mall_512.jpg/250px-HK_The_Westwood_mall_512.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寶翠園的下層正門面向卑路乍街是商場,名為「西寶城」
寶翠園位於香港薄扶林道,鄰近香港大學。是香港島中西區著名大型屋苑之一。它的下層和中層分於連接海邊的堅尼地城和半山的薄扶林。寶翠園的英文名The Belcher's和附近的卑路乍街和卑路乍灣等一樣,都是取名自英國海軍愛德華·卑路乍軍官。





目錄[隱藏]

1 歷史
2 寶翠園重建計劃
3 概覽
4 住客會所設施
5 「西寶城」商場
6 西港島綫地鐵站名稱爭議
7 公共運輸
8 外部鏈結



[編輯] 歷史
1952年,香港政府華員會為協助會員向政府申請撥地興建政府公務員住宅,特別成立了香港政府公務員建屋合作社,以處理一切有關建屋事宜,並以寶翠園項目作為首個以香港政府公務員建屋合作社的建屋計劃作為試點。當時的選址位處香港島西半山,環境清幽,交通便利,故被選定為高級公務員居所的所在地,在發展寶翠園時,在地盤裏發掘出一尊巨型大砲,印証了上址曾是卑路乍砲臺的說法,最後該尊大砲經當時的合作社委員亦決定豎立在園內,留為紀念。
1956年12月,寶翠園竣工,當時更邀請了香港總督柏立基爵士親臨主持寶翠園落成典禮。

[編輯] 寶翠園重建計劃
由於寶翠園位處香港島西半山的貴重地皮之上,故吸引了多個地產發展商向香港政府公務員建屋合作社提出合作發展計劃。經過多番磋商於1989年8月與信德公司達成協議,並邀請新鴻基地產、廖創興企業及新世界發展共同發展。

[編輯] 概覽

寶翠園 The Belcher's
物業地址 香港薄扶林道89 號
發展商 信德集團、新鴻基地產、新世界發展、廖創興企業
住宅層數 第一期 44至47層 / 第二期44至 48層
住宅座數 6座 第一期 1、2、3座 / 第二期 5、6、8座
單位總數 第一期 1093個 / 第二期 1120個
管理公司 信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入伙日期 2004年5月18日
物業間格 1房2廳、2房2廳、3房2廳、3房套房2廳加1多用途房
物業特點 擁有西半山最大之私人會所,鄰近香港大學
其他設施 約225,000平方呎購物商場、幼稚園、有蓋扶手電梯接駁薄扶林及堅尼地城

[編輯] 住客會所設施
寶翠園有住客會所,謝絕參觀,設施包括 25米室內恆溫泳池、50米戶外泳池、水力按摩池、噴射氣泡、健身中心、多元智能兒童王國、兒童遊樂場、有蓋及戶外網球場、桑拿浴室、蒸氣浴室、長者活動/太極室、壁球場、室內外用途運動場、休憩雅座、芭蕾舞室、玩具圖書館、研習室、桌球室、桌球室、健康舞/舞蹈室、高爾夫球推桿場及園藝花園。

[編輯] 「西寶城」商場
寶翠園的樓下數層是商場,名為「西寶城」,由信德集團管理。每天商場遊人不絕,多數是本區住客及香港大學的教職員及師生,還有瑪麗醫院乘車來午膳的醫護人員。西寶城商場內有名店金龍船海鮮酒家、三聯書店、惠康超級廣場、通利琴行、萬寧藥房、香辣屋及匯豐銀行等。

[編輯] 西港島綫地鐵站名稱爭議
2000年香港政府發表《鐵路發展策略2000》重新發展西港島綫,但位於山道以南附近地底的車站是現時西港島綫的三個車站中唯一未有一個共識命名的車站。在1967年至1980年代的方案中,這個車站是以石塘咀的一條較為著名的街道屈地街而命名為屈地站,這亦是香港電車的其中一個總站。而到了1990年代,這個車站因附近的大型私人屋苑寶翠園而改名作寶翠站。後來,據說在香港大學的要求下(可能是因為香港中文大學也有自己的大學站),地鐵當局於2003年再將該站改名至現時的大學站。然而,這引起了當地不少居民反對,認為車站主要是應該服務社區而非服務大學,加上他們亦不滿地鐵作出此決定前亦未進行任何諮詢。亦有人憂慮地鐵的大學站會與九廣東鐵的大學站混淆。目前較為主流的意見,是建議把車站命名為石塘咀站,因為車站所處的地區叫做石塘咀,亦較為符合地鐵站一貫命名的準則。另一方面,三名中西區區議員則爭取該站命名為各自所屬選區的名稱(也就是爭議中的大學、寶翠和石塘咀)。然而,截至現時為止,在地鐵公司的官方最新建議方案中提及的本站依然是選用了大學作為站名。

[編輯] 公共運輸

巴士

新巴:3A、18、18P、23、43X、46X、M49、M49P、91、93A、93C、94、94X
城巴:1、3B、5、5A、5B、5X、7、10、37A、37B、37X、40、40M、40P、71、M47、90B
過海隧道巴士:101、104、113、811、904、905、970、970X、971、973
機場豪華巴士:A10
小巴

綠色專線小巴

10、10A、13、22、22S、28、31
紅色公共小巴

西環、旺角、觀塘;西環-銅鑼灣-筲箕灣、

以上只列出全日行走的巴士及小巴路線

[編輯] 外部鏈結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a/Commons-logo.svg/45px-Commons-logo.svg.png

您可以在維基共享資源查找與此分類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Category:寶翠園

寶翠園網站
寶翠園衛星圖
寶翠園西寶城簡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7/Gnome-home.svg/30px-Gnome-home.svg.png
寶翠園是一個與香港建築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檢 • 論 • 編 • 歷
新鴻基地產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f/ff/Shkp.jpg






人物
郭得勝家族 | 郭得勝 | 郭炳湘 | 郭炳江 | 郭炳聯

公司
載通國際 (九龍巴士 - 路訊通)| 數碼通 | 西田百貨 | 啟勝管理 | 康業物業 | 新意網 | 內河碼頭 (香港)

住宅
清水灣半島 | 君匯港 | 東港城 | 倚巒 | 凱旋門 | 皇府山 | 奕翠園 | 爵悅庭 | 農圃道18號 | 將軍澳豪庭 | 維景灣畔 | 深灣軒 | 珀麗灣 | 寶翠園 | 宇晴軒 | 華景山莊 | 新時代廣場(YOHO Town) | 新屯門中心 | 新元朗中心 | 新都廣場 | 昇悅居 | 灝景灣 | 曉峰園 | 東堤灣畔 | 海堤灣畔 | 帝堡城 | 帝琴灣 | 新翠花園 | 雅典居 | 愛琴海岸 | 駿景園 | 大埔中心 | 聚康山莊 | 半島豪庭 | 將軍澳中心 | 禮頓山 | 浪翠園 | 欣廷軒 | 曉暉花園 | 卓爾居 | 怡峰園 | 瑜翠園 | 海欣花園 | 曼克頓山 | 窩打老道8號 | 綠怡居 | 帝濤灣(浪琴軒/海琴軒) | 曉峰閣 | 帝景園 | 帝庭園 | 華景山莊 | 置富花園 | 蔚翠花園

辦公室
國際金融中心 | 中環廣場 | 新鴻基中心 | 海港中心 | 世貿中心 | 新城市中央廣場 | 創紀之城 | 新世紀廣場 | 新都會廣場 | 新城市商業大廈 | 上水廣場| 港貿中心 | 香港商業中心 | 啟德商業大廈 | 觀塘223

商場
apm| 創紀之城第一、二期 | 世貿中心 | 東港城 | 新翠商場 | 新世紀廣場 | 新城市廣場 | 新城市中央廣場 | 大埔超級城 | 利港商場 | 香港商業中心 | 國際金融中心商場 | 啟德商業大廈 | 時尚廣場 | 名都廣場 | 新九龍廣場 | 新太陽廣場 | 上水廣場 | 新都廣場 | 新達廣場 | 錦薈坊 | 卓爾廣場 | 交通廣場 | 開心廣場 | 元朗廣場 | 新都會廣場 | 新領域廣場 | 荃灣廣場 | 將軍澳中心 | 新鴻基中心商場 | 置富南區廣場 | 美景商場 | 翠怡商場 | 珀麗灣商場 | 荃灣中心商場 | 荃錦中心 | 華景山莊商場 | 新葵興廣場 | 葵星中心商場 | 新元朗中心商場 | 加州花園商場 | 雅珊園商場 | 圓方 | 寶怡花園商場 | 置樂花園商場 | 康樂園商場 | 金禧商場 | 帝苑酒店商場 | 海港中心商場

酒店
帝苑酒店 | 帝都酒店 | 帝京酒店 | 帝景酒店 | 香港四季酒店(只持有業權)

中國大陸物業
新東安市場(Beijing apm) | 上海中環廣場 | 上海名仕苑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 | 中山奕翠園

發展中項目
創紀之城六、七及八期 | 萊茵港 | 環球貿易廣場 | 葡萄園 | 天璽 |西鐵屯門站發展項目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F%B6%E7%BF%A0%E5%9C%92&variant=zh-hk"

8個分類: 香港建築小作品 | 香港私人屋苑 | 香港商場 | 薄扶林 | 堅尼地城 | 新鴻基地產物業 | 信德集團物業 | 香港政府公務員建屋合作社
2007-11-14 5:56 pm
九唔搭八
2007-10-25 9:08 pm
火鍋


台灣鴛鴦火鍋一般而言,只要是以鍋為器具,以熱源燒鍋,以水或湯導熱,涮煮食物的烹調方式均可以稱之為火鍋,同時亦可指這種烹調方式所用的鍋具。其特色為邊煮邊吃,或是鍋本身具有保溫效果,吃的時候食物仍熱氣騰騰,湯物合一。世界各地均有類似的料理。

典型的火鍋食材包括各種肉片、海鮮、蔬菜、豆製品、菌菇類等,將其放入煮開的清水或特製的鍋底[1]燙熟後食用。有些吃法還會蘸上調料[2]一起食用。

[編輯] 歷史
此條目需要補充一些參考或來源。
請協助添加來自可靠來源的引用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會被提出異議而移除。

火鍋的起源至今尚無定論。但自有人類飲食器皿誕生之時,便有以火燒鍋,以水導熱,煮熟食物的烹調方法。商周時期有一種容器「鼎」[3]在當時要進行祭祀或慶典時,就要「鳴鐘列鼎」,將牛、羊肉等食材通通都放入鼎中,然後在底部生火把食物煮熟後再分食,這算是火鍋的雛形。

在秦漢時期流行一種烹飪法,就是把雞肉、豬肉等放在沸水中稍煮一下,稱之為「濯」,馬王堆漢墓遣策上就有「濯雞」、「濯豚」等文字記載[4],這也是很類似火鍋的一種烹飪方法。到了在東漢出現了「鐎斗」,根據文獻所考,這是一種陶或銅製的炊具,底部有三隻腳,腹部有一握柄,用以放在火盆中以炭火溫食[5],這和今天火鍋吃法簡直如出一轍。三國時期則出現了所謂的「五熟釜」,一隻銅製的鍋內分為五格,各有不同味道的湯料以涮煮不同的食物,與現在遍佈大街小港的鴛鴦火鍋有異曲同工之妙。

到了南北朝,出現一種「大口寬腹,既薄且輕,易於熟食」的銅爨,此即是當時居住在四川、湖南一帶的獠人所使用的一種銅火鍋。演變到了唐朝,已有銅製的「暖鍋」。1984年在內蒙古赤峰市(原「昭烏達盟」)敖漢旗出土了一幅契丹人在穹廬中圍著火鍋席地而坐的壁畫,據專家考證,這幅畫正畫的是遼代初期契丹人吃涮羊肉的情景。南宋林洪在《山家清供》一書中記載了「撥霞供」,它的吃法是先將兔肉切薄片,用料酒、醬油和花椒稍腌,然後點火爐,架小鍋,待湯燒沸將肉片汆熟,蘸佐料而食;該書還說,此種吃法「豬羊皆可」,對火鍋吃法的描述十分傳神。

元代,火鍋大為興盛,其中的「生爨羊」即是現今涮羊肉的前身。明代官食食書《宋氏養生部》中,也有「生爨羊」、「熟爨牛」等火鍋菜式,工藝已更為精細。清朝乾隆年間,火鍋不僅在民間盛行,乾隆皇帝更是喜愛火鍋,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宮廷菜,清宮御膳食譜上就有「野意火鍋」這道菜。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正月初十,在乾清宮辦了530桌火鍋席以宴請宗室,盛況空前;嘉慶皇帝登基時(1796年)曾舉辦「千叟宴」,一次便動用銀質、錫質和銅質的火鍋1550個。



[編輯] 種類

火鍋的各種食材以烹飪方式來區別,火鍋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大類別:

第一種:湯為淡味,而以涮生食材為主,沾料占重要角色,涮羊肉及打甂爐為代表;
第二種:是鍋內部份的料已熟,如麻辣鍋、魚頭火鍋、羊肉爐等,爐火只是用來保溫及汆燙青菜等食用;
第三種:則是鍋內的料全都先煮熟,連青菜也無需再汆燙,爐火完全是用來保溫的,和大鍋菜無二樣,如佛跳墻、復興鍋等。
現在日常生活中說的火鍋通常是以前兩種為主。

若以地方特色來分類,在中國各地和東亞地區亦發展出各種不同風味的火鍋:


[編輯] 北方火鍋(北京火鍋)

北京的涮羊肉,用的是燒炭火的銅鍋。涮羊肉:相傳是蒙古軍隊的一種烹食方法,所以在國外又稱之為「蒙古火鍋」[6],是相當具有北京特色的火鍋。其吃法是將羊肉(後來也增加了肥牛等)、蔬菜、豆腐等食材用沸騰的清湯涮熟後沾調料食用。由於羊肉加熱易熟,但加熱時間長反而會硬,所以用開水短時間的一涮即好,隨吃隨涮。
酸菜白肉鍋:主材料為酸白菜與豬五花肉,是清朝滿州人的風俗,風行於中國東北,後傳入北京。吃法是使用生炭火的銅鍋,將酸白菜與高湯煮成鍋底,白肉則以涮熟食用。[7][8]

[編輯] 河南火鍋
紅燜羊肉:以事先炒過的羊肉再加入二十餘種食材與藥材料燜煮成鍋底。吃法是先吃鍋內羊肉,然後放入其他煮料以剩下的湯汁進行涮食。屬於河南新鄉的地方名吃,在北方其它地區也有流行。亦有紅燜狗肉、紅燜兔肉、紅燜鴿肉等變化品種。

[編輯] 川味火鍋

一盆沸騰的重慶火鍋麻辣鍋:原本源起於中國重慶的毛肚火鍋,也因此承襲了四川人、重慶人的重口味。麻辣火鍋原本以毛肚為主材料,關於起源則有兩種說法:一說在重慶江北,有攤販挑擔沿江叫賣類似食物,顧客多為附近船民;挑擔一頭放一具點著火的泥爐,上面放一口鐵鍋,鍋裡有又燙又辣又麻的滷汁;挑擔另一頭則放置一些水牛內臟和蔬菜,顧客就於鍋中分格燙食。又一說是源自瀘州川江邊一個叫小米灘的地方,該地多為船工的食宿之地。船工停船後便於灘上用石頭架瓦罐燒水,放入辣椒、花椒,然後將食材放入其中燙食。後來此種吃法隨船工流傳至重慶小米街一帶,便由此發揚光大起來。抗日戰爭時期,重慶的火鍋餐廳行業已特別興旺;由於市場的變化與需求,火鍋從沿街擺攤,改變為開店營業,四川火鍋得以高尚化,並開始推廣到各地。國共內戰後移居到台灣的四川人亦將此一特色料理帶到台灣而發揚光大。
成都火鍋:與重慶火鍋主要差別在鍋底,在食材上則沒有太大區別。成都火鍋的鍋底以雞、魚、牛棒骨為主要原料,有香料,是五香味和豆瓣味,口感上香辣,但辣不過重慶火鍋。重慶火鍋雞、魚、豬棒骨為主要原料,屬醬香味。
鴛鴦鍋:麻辣鍋的改良版本。鍋中有一鐵板,將鍋底分為紅湯(即麻辣)與白湯(即不麻辣)兩種,可以同時滿足吃辣與不吃辣的人。在台灣與香港亦很流行。香港則常見沙茶搭配清湯的鴛鴦鍋。

[編輯] 湖南火鍋
臘味火鍋:將臘味如臘雞、臘魚過水過油後,加入料酒及大蒜、薑片等一起煸炒,再放入辣油鍋中煮成為鍋底。
狗肉火鍋:湘西的吃法是將狗肉及中藥材一起燉煮成鍋底。

[編輯] 貴州火鍋
狗肉火鍋:貴州的吃法與湘西相似。

[編輯] 粵式與港澳火鍋
打甂爐:不用任何鍋底(粵語稱湯底),只用燒開的清水或高湯,在食物燙熟後才沾調味料食用。由於打甂爐已是粵語對火鍋的統稱,因此這樣的吃法亦稱為「清湯底」。
沙茶鍋:以沙茶醬置於高湯內做為鍋底,常見於香港。
醉雞鍋:把半隻至一隻的生雞連同花雕酒以及當歸、北蓍、枸杞等中藥材作為鍋底,流行於香港及廣東各地。
粥底火鍋:即用大米熬成的粥來做火鍋湯底,起源於廣東順德。
豬骨煲:源自澳門,但流傳到深圳和香港後有不同的變化。深圳的豬骨煲發展為湯類煲仔小菜,以吃豬骨邊肉、吸食骨髓為主;香港的吃法則比較接近澳門,注重鍋底和配料,並且發展為火鍋。其作法是用豬大骨(豬棒骨)與其它材料一起熬煮,再加上白胡椒和粗鹽調味而成奶白色的火鍋鍋底。
粵式臘味火鍋:將臘味如臘雞、臘腸、臘肉等倒入清水中煮開食用。

[編輯] 台式火鍋
羊肉爐:將羊大骨、汆燙過的羊肉塊及各種中藥材一起熬煮成鍋底,用豆腐乳或辣豆瓣醬做為沾醬是其特色。
薑母鴨:將鴨肉與老薑及麻油拌炒,再加米酒及水燉煮的一種火鍋料理。一般都使用豆腐乳做為沾醬。
涮涮鍋:源自日本,在台灣經過修改,成為台灣最普遍的火鍋種類。

[編輯] 滇味火鍋
菌類火鍋:或稱野生菌火鍋;以各種可食用的菌菇類熬煮成鍋底或汆燙後食用。
天麻火腿雞:起源於昭通,屬藥膳火鍋的一種。以雞肉與宣威火腿為主要食材,配以昭通天麻、三七、田七、大棗、枸杞等中藥材烹煮成鍋底。
糊辣魚:以鰱魚或鯽魚為主食材,配上昆明特有的糊辣味為其特色。

[編輯] 其他中式火鍋
砂鍋魚頭:以事先煎過的鰱魚頭或草魚頭再加入高湯與材料煮成鍋底。

[編輯] 韓式火鍋
泡菜鍋:以泡菜為鍋底。
狗肉火鍋:朝鮮族的吃法則是將狗肉、狗骨頭燉煮出乳白色的鍋底,放入野蘇子是其特色。
部隊鍋:韓戰時期由於物資短缺,住在美軍基地附近的居民以剩餘的香腸、火腿,加入辛辣的苦椒醬一起烹煮食用。

[編輯] 日式火鍋
涮涮鍋:以味噌與昆布高湯等為湯底,依個人喜好川燙各種肉類與蔬菜食用。
壽喜燒:以醬油、糖與味醂等煮成湯汁,再將牛肉與蔬菜放入煮熟,然後蘸以生雞蛋、醬油和糖做成的調料食用。
相撲火鍋:又稱力士火鍋,將牛肉、魚肉、豆製品、蔬菜、大米等放在一個大鍋內燉煮,為相撲選手經常吃的一種高營養與大份量的餐食。
關東煮:將雞蛋、蘿蔔、蒟蒻、竹輪等食材放入昆布或鰹魚熬製的高湯裡燉煮。

[編輯] 其他地區的火鍋
泰國
冬蔭功火鍋:以冬蔭功湯為鍋底,味道酸辣。
瑞士
乳酪火鍋:將麵包沾煮溶的乳酪來吃的一種火鍋。
巧克力火鍋:由乳酪火鍋演變而來的。將水果、餅乾或麵包沾煮溶的巧克力的一種吃法。
布根地火鍋:先將火鍋裡放橄欖油用火煮熱,再將用香料醃過的牛肉、羊肉、蝦等食材以叉子叉上,放入油中炸熟後沾醬料食用。


收錄日期: 2021-04-18 23:38:0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25000051KK0116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