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唔敢將收入用作投資股票方面,我諗係因為你怕風險大,萬一管理得唔好,自己辛苦賺黎既血汗錢會付諸流水,喺咪?我個人認為,市面林林種種既月供儲蓄計劃,其實好多都同投資掛勾,分別只在有冇保本證明.從另一個角度睇,只要妥善管理,相信風險一定可以受到控制.問題係有冇一位專業人仕幫你管理.
喺選擇用邊間金融機構提供既儲蓄計劃之前,我會建議你先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認清自己既投資目標.
短線黎講,五年又好,十年又好,咁呢筆錢到咗年期攞咗出黎,你會點處置?用晒佢?如果唔係,點解唔繼續等佢滾存落去,到二十年或者廿五年後先攞出黎退休用.(因為第十至十五年打後既時間,雪球滾存效應會大好多,呢段時間先係豐收期.)如果你驚筆錢鎖得太耐用唔到,其實市面上有好多彈性好大既方法,靈活度高,存款可靈活運用,唔洗鎖死晒.
第二,所選擇既工具.
以我個人鄙見,以月供型式買基金作長線投資,係明智既做法.因為當中運用咗平均成本法(dollar cost averaging)既原理,將基金既價格波動風險減低左.問題係要考慮到如果長線投資的話,基金上一定會有作出調配改動既可能性.所以我會咁諗:第一:基金選擇多定少;第二:個plan加基金加得快唔快(即係市面上有新既基金出現時,會唔會好快喺個plan入面出現以供選擇);第三:到時fund switching or redirection既收費.呢d都可能影響你既回報.一般保險公司或銀行可供選擇既plan既基金都係二三十隻,如果可以喺呢二三十隻入面揀到啱你心水既基金而又可以俾你作長線投資,我唯有寫個服字.
第三,要選擇合適既理財顧問.
香港身為國際金融中心,市面上其實有好多金融機構提供五花八門既儲蓄或投資工具,包括經常接觸到既三大金融行業: 銀行,保險公司,以及IFA(Independent Financial Advisor,即獨立理財顧問公司).
無論銀行又好,保險公司又好,佢地都有自己既儲蓄產品供你選擇.但邊樣最適合你,你未必會知.正如你去買運動鞋,去到Adidas專門店,啲sales會話佢地d鞋幾好幾靚,去Nike專門店,佢地會話d鞋幾新幾正,但係你去運動家or馬拉松,有齊Adidas,Nike,Puma,New Balance...etc 咁多牌子款式你揀,咁你係咪可以揀到最啱你心水既款式,牌子以及價錢既鞋呀? 講個咁既比喻,無非想帶出上面所提到既IFA既角色,佢地就似運動家or馬拉松一樣,角色中立,冇自己既產品,但係市面上大部份(~90%)既金融產品你都可以搵得到.提供左一個平台你去"試衫同試鞋".意思即係你可以因應公司聲譽,基金選擇,年期,最低供款額,產品彈性等方面去比較,搵到最fit你既產品.最直接同簡單就當然係consult佢地d獨立理財顧問,佢地對呢方面熟悉及專業,最緊要係free of charge~問下又何妨.
如果選擇銀行既產品,你要係大戶先會有專人跟進你個戶口表現,如果唔係,係冇人會過問既,相信你自己都略有所知.然而,在IFA而言,角色中立,透過同你既會面,了解左你個人情況,知你有咩需求,從而幫你選擇最fit你既產品.就算嗰d冇門市部既金融機構如Zurich 或Aviva既產品你都可以搵得到,而且基金選擇通常都係至少七八十隻以上.售後服務更是提供一對一甚至二對一既定期跟進.就算自己冇時間,都有個專業人住幫你睇住個戶口表現,做定期檢討.另外,每種產品既入場門檻唔同,視乎個人能力或需求.(例如你既要求係供款每月不多於$1000.)而基金手續費方面亦可以一次過比較,節省唔少格價既時間.總括而言,客人既選擇係多左,自由度亦大左.
不過,有一點要提醒你,就係揀IFA consultant都要小心,因為同保險經紀一樣,佢地會負責跟進你張單.所以無論係喺責任感或專業知識方面,都要作出謹慎選擇.
仲有好多細微嘢不能盡錄,有咩疑問可以再發問.
又或可以試下月供股票, 中銀 $1000 一隻, $1500 二隻, ...
其他如保險公司都有, 不過我覺得唔抵.
再唔係就搵間 MPF 公司供 "自願供錢", charge 最少.
in fact, you pay only $1000 per month in such financial plan is not a good idea, since the charge is too high. but it is greater than doing nothing on investment.
You are welcome to mail me and discuss more.
參考: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