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是指廣東!
圖片參考:
http://hk.yimg.com/i/icon/16/3.gif
歷史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6/Mausoleum_of_the_Nanyue_King.JPG/215px-Mausoleum_of_the_Nanyue_King.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南越王墓
在秦朝以前,廣東是越族人聚居之地,稱為百越地,並不為化外之地。周夷王八年建立的楚庭,成為廣東地區的中心。秦始皇33年統一嶺南後建郡,廣東屬南海郡。漢初趙佗據嶺南三郡稱南越國,建都番禺,即今廣州。廣東成為南越國政權的中心地帶。元鼎六年,漢武帝平南越,復置南海郡。元封五年被收入交州。
[編輯] 三國至隋唐
三國吳黃武五年,分交州合浦以北地段,即今廣東地區,置為廣州。晉及南北朝因之。隋文帝在位時廢南海郡,置廣州總管府。仁壽元年因避太子楊廣之諱而改為番州。大業三年復置南海郡,屬番州。唐武德四年復置廣州,初為總管府,後改都督府。貞觀元年置嶺南道。乾元元年,罷嶺南道採訪使,改設嶺南節度使,僅轄今廣東地區。咸通三年嶺南分東、西二道,今廣東屬嶺南東道。
[編輯] 五代及宋元
唐末諸藩崛起,南漢國在嶺南立國,廢嶺南道。而廣東成為南漢政權的中心地區,直轄於南漢朝廷。宋太祖開寶四年平南漢廢其建制,復置嶺南道。宋至道三年設廣南東路,為今日廣東省名之出處。元至元十五年屬江西行中書省,並設立廣東道宣慰使。
[編輯] 明清到近代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0/Sun_Yat-sen_2.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孫中山先生
明洪武二年5月改廣東道為廣東行省。洪武九年7月廣東行省為廣東承宣布政使司,通稱廣東省。清為廣東省,受兩廣總督管轄。1911年11月9日,廣東省宣佈獨立,成立軍政府,成為中華民國轄地。1916年7月6日改為文人政府。其後多次成為孫中山先生反北洋政府運動的大本營。1926年11月10日省政府改稱省國民政府。陳濟棠主政期間(1929年-1936年),廣東經濟、文化、交通和城市建設有顯著發展。
1938年10月21日至1945年8月15日,部份地區(包括廣州、佛山、中山、江門、東莞、寶安、惠州、潮州等地)淪入日軍手中。1950年6月27日,共產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攻佔珠海萬山群島,全省「解放」。
廣東被共產黨佔領後,中共省政府初年沿用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制度,但改省國民政府為省人民政府。1968年2月21日,改稱廣東省革命委員會。1979年復為省人民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後,廣東行政區域有所調整,包括將懷集由廣西劃入廣東,將欽州、防城港、北海由廣東劃入廣西,將海南獨立建省等。
[編輯] 地理
廣東接鄰省區有福建、江西、湖南、廣西、海南、香港及澳門特別行政區。地處中國南部,北依南嶺山脈、東北為武夷山脈,南臨南海,海岸線3368公里(不含島嶼海岸線)。全境地勢北高南低,北部、東北部和西部都有較高山脈,中部和南部沿海地區多為低丘、臺地或平原,山地和丘陵約占62%,臺地和平原約占38%。主要山脈有蓮花山、羅浮山、九連山、青雲山、滑石山、天露山、雲霧山、雲開大山,多呈東北至西南走向,並與海岸線平行。集水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干支流河道共有640條,分屬珠江和沿海諸河水系,主要為東江、北江、西江和韓江;境內多年平均降水量1774毫米。參見:廣東地理
[編輯] 行政區劃
現轄21個地級市,以及54個市轄區、23個縣級市、41個縣、3個自治縣
地級市: 廣州市 中山市 珠海市 深圳市 茂名市 肇慶市 惠州市 潮州市 汕頭市 湛江市 江門市 佛山市 韶關市 東莞市 汕尾市 陽江市 河源市 梅州市 清遠市 揭陽市 雲浮市
縣級市: 英德市 台山市 開平市 普寧市 羅定市 高州市 高要市 鶴山市 四會市 增城市 廉江市 恩平市 從化市 連州市 雷州市 樂昌市 陽春市 吳川市 興寧市 化州市 陸豐市 信宜市 南雄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聲稱對東沙群島擁有主權,並將其劃入廣東省管轄,但無實際管治權,屬臺灣地區的高雄市旗津區管轄。
[編輯] 經濟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1/1a/DSC04316.JPG/160px-DSC04316.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廣州
中國經濟強省,GDP產值居全國第一。據廣東省統計公報初步核算,2005年全省生產總值21701.28億元,比上年增長12.5%。
[編輯] 人口
據廣東省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2005年底全省總人口為9194萬人。出生率11.7‰,死亡率4.68‰,自然增長率7.02‰。
[編輯] 民族與民系
廣東古為百越之地,民族成分複雜多樣。隨著歷史上漢族人的不斷南遷,民族間不斷融合,現在廣東以漢族人占絕大多數,少數民族有瑤族、壯族、苗族、黎族、畲族等。
[編輯] 廣東三大民系
請參看 廣東民系
廣東三大民系是指廣東漢族人裏的廣府人、客家人、潮州人,他們佔了廣東漢族人的大多數。三大民系的形成,是與三大民系先民入粵時間有先後、使用方言迥異、習俗各有特色分不開的。歷史上三大民系間曾有過矛盾,而今天民系間已和睦相處,並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時相互影響、相互融合。
[編輯] 語言
請參看 粵語 廣東方言
廣東本地的漢語包括粵語、客家話、潮州話、雷州話、韶州土語等,其中除土語外,其餘分別屬漢語七大方言中的粵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這三大方言的母語使用者約占廣東本地人的45%、30%、25% 。特別的,廣東的廣州話和梅縣話分別是漢語粵方言和漢語客家方言的代表音,可見廣東方言在漢語方言中佔據重要地位。
此外,廣東還流行普通話、廣東本地少數民族語言、外省籍人的方言。
[編輯] 粵方言
廣東的閩方言除了粵東的潮州話和雷州半島的雷州話以外,還有流行於中山沙溪一帶的隆都話。廣東省常務副省長湯炳權先生就是隆都人。據隆都誌說、沙溪原為一海島,福建漁民率先移居此地、於今尚留十分濃厚的福建風俗和閩語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