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中國禮俗的起源和特色(如男女生育,滿月,周歲,etc..)?

2007-10-24 5:32 am
我想問中國禮俗的起源和特色(如男女生育,滿月,周歲,etc..)?


這對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請大家幫幫助吧!!!!!
THX=)

回答 (3)

2007-10-24 6:44 am
✔ 最佳答案

中國自古稱 “禮儀之邦”,在中國文化史上,禮儀,是倫理政治的核心,是儒家社會的模型,也是一種人格理想。中國歷代還沿用了一套文體,用以專門記載這些禮儀,它言簡意賅、風格雍雅、文辭華美,表達了古代學者的文化修養和懷古情思。在中國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這些禮儀,被正統階級所重視和運用,得到了書面文獻的完好保存,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還對中國藝術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乃至直到今天,仍能發現它的遺存。現在的中國人,不管見識了多少東洋和西洋的文化,明白了多少競爭和生存的道理,但是遇事對人,中外交往,還要講禮,以保持中國風格,以弘揚民族文化,其中,富含禮儀內涵的藝術作品,就成了一種文化代表作。
  三禮,是記錄中國禮儀的最早文獻。其中的 《儀禮》,是具體介紹禮儀內容的專書,也是記載這方面典章文物的一類專門文體。
中國禮俗的起源
中國的禮俗文化,早在《儀禮》成書之前,原己擁有廣泛的社會基礎。比如,認為天、地、人互為一體;日月運行、方向的順逆、光線的明暗、時間的先後和人類的盛衰,遵守著一個固定的秩序,此一秩序由人和神雙方商量了掌管,為此,人要不斷地祭神,也要不斷地檢討自己的行為,以取得天道運行和人事操作的和諧。和諧了,人就命順了,得福了,吉利了;相反,不和諧,人就要遭遇逆境、招災惹禍和經受不幸。所以,一方面要頻繁地祭祀,一方面要刻苦地奮鬥,這就是先和神祗之間的生命約定。有的研究者曾把這種基本態度概括為四個字:“祈福避兇”。還有人認為,秦漢以來,它與《易經》六十四卦,天干地支、陰陽五行等相結合,發展成了一套中國人的獨特的世界觀。它相信萬物以氣為本,氣表現在陰陽互動,四季交替、五行生克的變化中,以及天干地支、六十四卦的迴圈流動中。一般還認為,陽代表著生命和神靈,陰代表著死亡和鬼魅;陰陽完全對立,陰陽互濟又能生萬物。這一世界觀,具有自身的秩序結構。因此,對中國禮俗,必須置於這種世界觀中來了解,才能明白,當初的無階級的古人,與後來的貴族和平民,都是遵循著這種世界觀娶親、送葬、酬賓、問神、祭祖和過年。禮俗曾給他們提供了生活上的指導與心理上的安全感。
中國禮俗的特色
禮俗體現了中國文化的一些基本特點。禮俗活動以家族或鄉社為基礎展開、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禮俗儀式的主持人,有的是家族中的父、兄,有的是本鄉中的賢德之人和退休官員。各類儀式在他們的組織下定期舉行,遂演成深入申國社會結構裏的制度文化。
  在禮俗氛圍中,一切行為都被看成是有秩序的。遵守秩序的意義是溝通人、神之間的正常關係。這種秩序,顯示在態度尊卑、宅居高矮、時序前後和吃喝熱鬧上。為了維護秩序,人們要虔誠守敬,嘉言善行。各級官員參加儀式活動,能增強確認秩序的有效性,增加神靈的威望,擴大溝通的能力。《儀禮·士喪禮》說,家族為死去的士按部就班地辦喪事,如果遇上國君也來參加,那麼執行儀式的秩序就更為複雜,氣氛也更為隆重。
禮俗文化至今對中國人有影響
大體在兩個方面:
  一,天人和諧的信仰。參加禮俗活動的人群集體相信天地日月,山川草木,莫不具有神秘的超人力量,乃至大自然的方向,色彩,光線,形狀和道裏計程等都可以成為崇拜的對象。《士冠禮》的開篇就規定,家長主持加冠時,所採取的沒一個步驟,都要嚴格按照方向的規定進行。
  主人玄冠,朝服,緇帶,素蹕,即位於門東,西面;有司如主人服,即位於西方,東面,北上。 與席,所卦者,據饌于西孰。
  在禮俗活動中,方向代表著儀式的神秘性和神聖性,絕不能有半點疏忽。
  二、天人互惠的原則。禮俗具有互惠性,傳統禮俗活動的目的,就是要通過虔誠的互惠行為,建立大自然和人與社會的和諧關係。體現這種關係的儀式有兩種,即人神互惠儀式和人際關係互惠儀式。
  《儀禮》的許多篇章都談到,人獻給神的供品,在儀式結束後由人們食用,表示人神共同分享,人們之間相互往來贈送的禮品,也要根據傳統,小心準備,恪守規矩馬虎不得。馬虎不得。
  《士相見禮》敘述:“士相見至之禮:摯,冬用雉,夏用琚。左手奉之;曰:‘某也願見,無由達;某子以命命見。’主人對曰:‘某不敢為儀,故請某子之就家也,某將走見’。”(意思是:士和士見面,彼此贈送的禮物,冬天用死野雞,夏天用曬乾的野鳥,把野雞的頭擺向左邊。士拜見時,碰著它說:“我願意拜見您,但一直沒有機會,現在某君依據您的吩咐,派我前來拜見。”主人回答:“某君吩咐我去拜見您,現在您又屈尊來到,請您返回家中,我將去拜見您。”)
  這有點像現在人們常說的"禮尚往來"。但它還不止于一般的社會交往,它的另一層意思是,通過進獻禮品,了解神的看法,或者對方的想法,以求生存,安全和幸福。它顯示了精神習俗活動的實際性。
古人說,“禮失求諸野”,這話指說對了一半。古代禮俗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影響,並能部分的整理和重塑民俗,只是一種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古代學者曾通過民間禮俗求證上層禮儀,不失為補救的方法。但是,上層文化能夠在怎樣的程度利益上和在多大的範圍內管理和統治民間禮儀,還令人懷疑。起碼它的奢靡和繁瑣,老百姓就擔不起也受不了。當然兩者交叉,但終歸有各自的文化職責。所以,還應該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在中國相當長的社會階段內,上層儀禮和民間禮俗並行發展,它們曾經共同隊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禮俗藝術的形成,產生了歷史影響。它們一直各有各的文化輝煌。上層的禮俗過分精緻,凋謝也快。但它的文言實錄和雍雅絢麗的藝術造型,開啟了閱讀生活的知識策略和文采斐然的表現載體。民間的禮俗,自然淳樸,反而生機盎然。中國老百姓十分重禮講禮,但目的是緣禮宣情,講禮聚義和以禮求存,這就給了中國禮俗藝術以溫厚的親情,不滅的靈魂。民間禮俗藝術還善於變形,神龍見首不見尾,所謂“千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你問老百姓,當地的民俗藝術為什麼會是這樣子?他除了告訴你是祖輩流傳的,並無他話。在民間,關於某種藝術的起源和原型,根本就沒有一個固定的說法,這時候,你去查查《儀禮》,必有所悟。所以,古人說,“禮失諸於野”,是以上層文化為標準發表的議論,那麼,從民俗文化的角度看,民俗藝術的許多歷史內涵,也有賴於禮經文獻的保存。
  中國的禮俗藝術,以千姿百態的形式,通過在指定時間、地點、和人群的展陳與表演,將中國的禮俗文化思想闡發出來,它的歷史作用和現實價值都是不可低估的。現代的中國雖然去古已遠,禮俗文化也早除舊翻新,特別是在城市,像青年人過成人禮,是結對去登遊,而不是換帽子,有朋自遠方來,是去麥當勞聚餐,而不必事先徵求左鄰右舍老人家的意見,新式的喜事新辦,使網路廣告,而不再遣使輕敲月下門等,相關的藝術形式也有變化,但你要知道今天的禮俗藝術是怎麼來的,在一定程度上,還要去了解故舊文化。禮俗與藝術,正是出於現實的需要,而始終結合,禮俗藝術,也因為就在你身邊,而不該被忽視。它只給你“源頭”與“活水”,它幫助你了解中國的經典文化,它告訴你中國人因此成了中國人。
三書六禮
特色
古代中國的傳統婚姻習俗禮儀。「三書」指在「六禮」過程中所用的文書,包括聘書、禮書和迎書。「六禮」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個結婚過程。「六禮」即六個禮法,指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
傳統婚姻習俗禮儀使結婚的夫婦取得祖先神靈的認可和承擔履行對父母及親屬的權利義務。故此在古代某些時代,男女若非完成三書六禮的過程,婚姻便不被承認為明門正娶;嫁娶儀節的完備與否,直接影響婚姻的吉利。不過,在不同的中國朝代時期中,婚俗禮儀亦有所不同。
起源
三書六禮的傳統婚俗歷史悠久,可以追溯至西周。西周時期的「婚姻六禮」,對其後各朝代婚姻的形式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中國古籍《禮記》和《儀禮》都對此有所論述。《禮記》載﹕「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男子重之﹐是以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皆主人筳幾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敬慎重正而後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故曰昏禮者﹐禮之本也。」另據《儀禮》載﹕「昏有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由此可見,這傳統婚俗始創於西周時期。一般認為,此婚俗於秦朝巳經定下,其後用於漢朝。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89%E6%9B%B8%E5%85%AD%E7%A6%AE&variant=zh-hk
2015-11-19 6:28 am
自從失戀後,看到路上成雙成對,就格外放閃,嘴巴瀟灑說只是少一個人來愛,但不可否認還是希望可以多多認識新的朋友,
往認真爬文3個月以上,終於找到隱藏在網路中,傳說中的李姐,
在今年3月初就預約來找,果然是口碑相傳,不做廣告的,我排第3次就遇到雙方非常有感覺的,目前是暫停排約,
李姐那邊可以暫停排約1次,會員時間可以展延拉長時間,也在這段時間可以觀察對方.
推薦給有需要的朋友參考
2007-10-24 5:37 am
台灣傀儡劇團的起源

傀儡起源

中國的偶戲淵遠流長,在上古時代的夏、商時期,本有以活人殉葬的習俗,然後逐漸改以束草為人形的「芻靈」代替。到了周代,大多數國家更改用木刻、陶土的「俑」來作殉葬品。「俑」的種類繁多,有護衛死者的「武俑」,也有娛樂死者的「樂伎俑」、「舞伎俑」…………。

到了漢朝,史書記載開始用類似提線傀儡的「窟礧子」戲偶,於喪禮中,表演給參與會葬賓客觀看。魏晉南北朝時代,「窟礧子」有的進入宮廷,成為巧匠逞寵於帝王的「機關傀儡」;有的在民間逐步發展,成為民間偶戲的濫殤。

北宋時代,農業及工商業繁榮發展,許多工商業都市興起,民間消費、娛樂非常發達,在稱為「瓦舍」的商業貿易集市,形成專為民間戲曲說唱雜耍和把弄傀儡表演場地的「勾欄」。

十八世紀中國街頭演子"茍利子"戲圖繪

為吸引觀眾,在「勾欄」表演的傀儡藝師,在表演內容及技巧上,都做了極大的改變-題材上有愛情、神怪、歷史;技巧上也分類為杖頭傀儡、懸絲傀儡、水傀儡、肉傀儡、藥發傀儡、影戲(皮影戲)-等不同表演技巧。

宋三才圖會所刊載傀儡戲表演

中國福建羅源縣古戲台

元代以後,杖頭傀儡、懸絲傀儡、影戲(皮影戲),流傳大江南北,成為中國民間最普及化的戲曲之一。

明、清兩代,中國偶戲的表演技巧更為精進,發展為近代傳承的表演方式,這些偶戲歸納起來可分為四大類:杖頭傀儡戲、手操(手袋)傀儡戲、提線傀儡戲、影像傀儡戲。

資料來源:謝德錫。戲說布袋掌中乾坤。台北市:北市教育局

台灣傀儡起源

台灣傀儡戲源自閩南地區,而福建傀儡戲發展得也很早,早在宋代,福建傀儡戲已經是民間重要的歲時娛樂項目了,它的操縱技術和表演形式也發展得比較成熟,福建傀儡戲至少又有: 閩南、閩西、興化(莆田)等三個不同的流派。閩南傀儡戲以泉州為代表,閩西傀儡戲以上杭、永定、連城、汀州為主,又流傳在漳州地區,台灣傀儡戲基本上是來自泉州和漳州、永定等地區,而目前仍流傳在台灣南北二地。

臺灣的傀儡戲發展,可分四期:

一、移植來臺~日治時代,這個過程是緩慢成長的階段。
二、1949~1960,此期傀儡戲的發展臻至極盛,
  其內容演出多樣化,包括除煞、祈福和娛樂。

三、1960~1975,面臨巨變,娛神、娛人功能減弱,
  只突顯了除煞的功能而已。

四、1975~今日,功能特化,只剩除煞和近年在劇場中表演,
  重宣揚和傳習的功能而已。

  台灣南部傀儡戲屬泉州流派,台灣北部傀儡戲是屬閩西流派。閩西傀儡分客派與福佬派,兩者差異不大,戲偶結構和傀儡戲的宗教儀式稍有差別,同樣是分佈在台灣北部一帶。雖然台灣北部的傀儡戲班極少,目前僅存十團不到,而且藝人全是兼業性質,其演出都是屬於宗教儀式性的,驅邪、酬神的意義更甚人於娛的目的。南部傀儡戲趨於祈福的酬神儀式,北部傀儡戲更重驅邪的祭典功能,兩者基本上都是圍繞著民眾對生命禮俗的信仰而進行,且南北二地各具特色而不相同。

  台灣南部傀儡戲的源流比起北部傀儡戲早了大約兩百年,北部傀儡戲最早在十


收錄日期: 2021-04-15 15:42:2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23000051KK0359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