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鯹草功效

2007-10-23 7:49 am
魚鯹草功效同食譜

回答 (2)

2007-10-23 8:11 am
✔ 最佳答案
魚腥草
[藥理作用]
1. 抗菌作用:
魚腥草鮮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顯著抑制作用,加熱後作用降低。早年曾報道本品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等多種革蘭陽性和陰性細菌有抑制作用,最近報道多數認為煎劑作用弱或無。有效成分主要是癸醯乙醛(魚腥草素),後者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副大腸桿菌、革蘭陽性芽孢桿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作用較強。魚腥草素易隨水蒸氣蒸發,由水蒸氣蒸餾制取的魚腥草注射液已作為抗菌消炎藥廣泛用於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扁桃體炎等疾病,但也有報道認為魚腥草注射液中癸醯乙醛含量甚微,魚腥草注射液在體外及小鼠體內並無抗菌活性,魚腥草揮發油水溶液也未發現有抗菌活性[4]。這可能同癸醯乙醛性質不穩定,提取後很易聚合有關。人工合成的魚腥草素為癸醯乙醛的亞硫酸氫鈉加成物,性質穩定,保留了魚腥草素的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藥菌株、肺炎鏈球菌、甲型鏈球菌、流感桿菌、卡他球菌、傷寒桿菌以及結核桿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藥菌株的最小抑菌濃度(MIC)為62.5~80ug/ml。
2. 抗病毒作用:
魚腥草煎劑在體外對京科68-1株病毒有抑制作用,並能延緩孤兒病毒11株(ECHO11)的致細胞病變作用。其非揮發油部分,腹腔注射對流感病毒FM1實驗感染小鼠有明顯預防保護作用,經口或滴鼻給藥也有一定效果。揮發油部分無效。
3. 免疫增強作用:
魚腥草煎劑和魚腥草素均能增強白細胞的吞噬功能。合成魚腥草素能提高血清備解素的水平,用於慢性氣管炎患者可觀察到它能提高患者白細胞的吞噬功能,給藥4日後與給藥前比較,血清備介素量成倍增加。
4. 利尿作用:
實驗證明本品有明顯利尿作用。這一作用除因含大量鉀鹽外,可能與所含槲皮苷擴張腎血管,提高腎血流量而利尿有關。
5. 體內代謝過程:
合成魚腥草素給大鼠灌服,在胃腸道中半衰期為3.5小時,大鼠靜注20分鐘後,藥物分布以肺最多,因此可能有利於對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其次為心、肝、腎,血清內含量很低。在組織中代謝消除較快,2小時後各組織已查不到藥物存在。離體溫孵也證明各種組織均能迅速使藥物轉化。尿中未能測得藥物,表明藥物主要在體內代謝消除。
6. 毒性:
魚腥草毒性很小,未見中毒報告。合成魚腥草素,小鼠灌胃給藥LD50為1.6±0.081g/kg,靜脈注射每日75~90mg/kg,約相當於人用量200倍,連續7日,未致死,解剖檢查也未見異常變化。合成魚腥草素體外實驗有一定溶血作用,加入血清則此作用減弱或消失,體內應用未見溶血,可能因血清產生的保護作用。



[性味功能]
味辛,性微寒。歸肺、膀胱、大腸經。
[主治]
清熱解毒,排膿消癰,利尿通淋。主治肺癰吐膿,痰熱喘咳,喉蛾,熱痢,癰腫瘡毒,熱淋。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25g,不宜久煎;或鮮品搗汁,用量加倍。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薰洗。
[附方]
1. 治肺癰:
蕺,搗汁,入年久芥菜滷飲之。《本草經疏》
2. 治肺癰吐膿,吐血:
魚腥草、天花粉、側柏葉等分。煎湯服之。《滇南本草》
3. 治癆咳,盜汗:
折耳根葉63g,豬肚1個。將折耳根葉放在豬肚內,燉爛。湯肉齊服,分3次服,每日服1次,3日1劑,連用3劑。《貴州民間方藥集》
4. 治病毒性肺炎,支氣管炎,感冒:
魚腥草、厚樸、連翹各9g。研末。桑枝30g,水煎,衝服藥末。《江西草藥》
5. 治慢性鼻竇炎:
鮮蕺菜搗爛,絞取自然汁,每日滴鼻數次。另用蕺菜21g,水煎服。《陝西草藥》
6. 治扁桃腺炎:
鮮蕺菜、鮮筋骨草各15g,柚子(種子)適量。共搗爛絞汁,調蜜服。《福建藥物志》
7. 治痢疾:
魚腥草18g,山楂炭6g。水煎,加蜜糖服。《嶺南草藥志》
8. 治療痔瘡作痛:
魚腥草搗爛敷之。痛一二時,不可去草,痛後一二日即愈。《積德堂經驗方》
9. 治癰疽腫毒:
魚腥草曬乾,研成細末,蜂蜜調敷。未成膿者能消,已成膿者能潰(陰疽忌用),《江西民間草藥》
10. 治痔瘡(不論內外):
魚腥草,煎湯點水酒服,連進三服。其渣薰洗患處,有膿者潰,無膿者自消。《滇南本草》
11. 治肛門邊腫硬,癢痛不可忍者:
魚腥草一握。煎湯薰洗,仍以草挹痔,即愈。《急救良方》
12. 治婦女外陰騷癢,肛癰:
魚腥草適量。煎湯薰洗。《上海常用中草藥》
13. 治疥癬:
鮮魚腥草搗爛外敷患處。《青島中草藥手冊》
14. 治惡蛇蟲傷:
魚腥草、皺面草、槐樹葉、草決明,一處杵爛敷之。《救急易方》
15. 治熱淋,白濁,白帶:
魚腥草18~30g。水煎服。《江西民間草藥》
16. 治尿道炎,膀胱炎:
魚腥草根莖6~9個,燈心草3~6g。水煎服。(南藥《中草藥學》)
17. 治小兒腹瀉:
蕺菜15g,炒山藥6g,炒白朮3~5g,茯苓9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18. 治食積腹脹:
鮮魚腥草30g。水煎服。《陝西中草藥》
19. 治小兒脫肛:
魚腥草擂如泥,先以樸硝水洗過,用芭蕉葉託住藥,坐之自愈。《永類鈴方》
20. 治蕁麻疹:
鮮魚腥草搗爛,揉擦患處。(南藥《中草藥學》)
21. 治肝炎:
臭臊草、水荖根、石壁黃、茜草、桶交藤各20公克、黃水茄40公克,燉豬小肚服。
22. 治咳嗽、解鬱:
取全草70~100克,水煎,沖雞蛋服。
23. 治高血壓:
取全草與仙草各70~100克,水煎服。
24. 治膀胱炎、尿道炎、小便淋痛:
魚腥草、黃花蜜菜、咸豐草、筆仔草各20公克,水煎服。
25. 治痢疾,解熱:
魚腥草、車前草各40~75克,水煎服。(21~25方引自《台灣植物藥材誌》)


[附注]
1. 虛寒證慎服。



猴頭菇雞湯

材 料:
(1)魚腥草 半斤
(2)猴頭菇 四兩
(3)雞 一隻
(4)蒜頭 二兩
(5)薑片 一兩

前 處 理:
(1)魚腥草以適量水煎煮半小時,過濾,留湯汁備用
(2)雞切塊,以沸水燙過備用
(3)猴頭菇洗淨切塊備用

烹調步驟:
(1)起油鍋,蒜頭爆香
(2)入魚腥草汁、燙過之雞肉、蒜頭、薑片共煮二十分鐘
(3)再加入猴頭菇塊續煮五分鐘,適量調味即成

功 效:開胸利膈,疏氣止咳,健胃強精。宜胸悶鬱滯虛咳,胃脘冷痛,精力衰退。


中藥戒煙湯:魚腥草30克、地龍、遠志各15克,藿香、薄荷、甘草各10克,人參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分5次飲服,效果頗佳。

中藥戒煙茶:魚腥草250克,水煎當茶飲,每日早晚各煎1劑服用,即可達戒煙目的。

中藥戒煙酒:魚腥草60克,遠志、甘草各20克、地龍、薄荷、藿香各15克研碎浸于1公斤60度的酒中,然后加蓋密封半月后飲用。戒煙時,每次服10~15毫升,每日8~12次。



希望能解答你的問題
參考: 自己
功效和介紹:
魚腥草,俗稱豬鼻孔、側耳根,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根或全草。“藥食同源”,我國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把魚腥草作為野菜佐食。相傳春秋時代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煉意勵志之時,曾帶領眾人擇蕺菜(魚腥草)而食之,以充饑廢荒;魏晉時起,蕺菜便正式作為藥用,以“魚腥草”之名收入醫藥典籍。在歷史變遷發展中,它便一直扮演藥、食兩用的雙重角色,為民眾養生保健、防病治病發揮著作用。隨著現代人們愈來愈崇尚自然、追求真樸,在各地(尤其是我國西南地區),野生或家種的魚腥草已成為大眾餐桌上身價倍增的“大路野菜”。
魚腥草作菜,生食最佳,其香氣獨特、口感別具、風味適口可人。涼拌佐餐使人大開胃口,增進食欲、改善消化功能,也有炒食、煎湯、煮粥、燉肉的不同食療方法。
魚腥草入藥,中醫認為其味辛、性寒涼,能清熱解毒、排痛消腫療瘡、利尿除濕、健胃消食,用治實熱、熱毒、濕邪、疾熱為患的肺癰、瘡瘍腫毒、痔瘡便血、脾胃積熱等,單用或配伍複方,內服外用或民間多種食療方法的使用均療效確切。藥理研究,魚腥草主含揮發油,癸醯乙醛魚腥草素等多種成份,對各種致病桿菌、球菌、流感病毒、鉤端螺旋體等有抑制抗菌作用,並能提高人體免疫調節功能,如在1:40000濃度的魚腥草液中,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仍有抑制作用,故它具有顯著的抗菌消炎效能。魚腥草素現已製成片、針、沖、霧化等劑型,廣泛用於人體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系統感染性疾病的治療。
有資料表明,國外從魚腥草中分離出一種防癌抗癌物質,除對胃癌有效外,並對中晚期肺癌、絨毛膜上皮癌、惡性葡萄胎、直腸癌也有一定的治療調整作用。在日本,魚腥草受到青睞,傳統上稱之為“十藥”,作為時髦的保健佳蔬,認為魚腥草有抗菌、消炎、助消化、清熱、解毒、抗過敏、抗輻射、防癌抗癌等明顯作用,除採用傳統漢方、藥膳食療外,還以功能性保健食品(茶、飲料等食品添加)等方式應用。
目前,國內外把魚腥草素已用於貧血、便秘、胃腸炎、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過敏性鼻炎、蕁麻疹、多種炎症、癌症等方面疾病的預防、治療與輔助治療,預示著魚腥草在營養保健、防病祛疾上尚具有實用開發前景。




食譜:
配方:鮮魚腥草l00克 萵苣(萵筍)300克海蜇100克 鹽5克 薑5克 蔥5克 醬油10克 醋5克 芝麻油5克 大蒜10克 1美食
製作:
1.把魚腥草洗淨,去掉黃葉及老化部分;海蜇洗淨,煮熟,切絲;姜切絲,蔥切段。
2.將萵苣去黃葉,剝去皮,洗淨,切細絲,加入鹽2克,醃漬20分鐘,用手擠幹水份,待用。
3.把海蜇、魚腥草、萵苣、薑、蔥、鹽、醬油、醋、芝麻油放盆內,拌勻即成。

此湯功效:清熱解毒,利濕排膿。用於急性黃疸型肝炎兼肺癰胸痛,咳吐膿痰,小便黃少患者。


收錄日期: 2021-04-29 00:30:4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22000051KK0472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