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修行的過程

2007-10-22 7:47 pm
不同佛珠數目,是有不同的意義。
我看過解釋︰
54 顆珠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42 顆珠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現在想問, "四善根位"和"等覺、妙覺" 的分別在那裡?他們的等位又如何?
菩薩是不是修完 "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 之後,才修 "十信"?

回答 (1)

2007-10-22 8:03 pm
✔ 最佳答案
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已得無量善利,當求無上佛大菩提。何以故?佛菩提者,世出世間無等等故。若未來世諸眾生等,發意欲求佛菩提者,當修四法。何等為四?一者當發大菩提心,寧失身命,不應退轉。二者應當親近善友,寧失身命,不應遠離。三者應修忍辱柔和,寧失身命,不生瞋恚。四者當依寂靜之處,寧失身命,不思僓鬧。諸善男子,如是四法,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諸欲求勝果;當發菩提心。

策勤精進行;須依善知識。

忍辱佛所讚;稱為有力人。

空閑聖所居;無畏猶獅子。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復作是言:諸有智慧大慈悲者,能修如上四種之法,其人則能解脫生死,出離魔網,成等正覺,得大涅槃。爾時世尊,說此經巳,彼諸比丘,及諸菩薩,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作禮而去。





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講解

釋文珠


很多人問我,開始學佛,首先要修學那些法門?我都告訴他們,最初發心學佛,應該學習菩薩修行的四種方法。那就是:第一要發菩提心,其次要親近善知識,笫三要修忍辱柔和行,第四要依止寂靜處,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然後再進修六度、四攝等大乘法門。

因為學佛的人,如果不發菩提心,勤求佛道,志在成佛,就會失去修行的目標;等如沒有目的地的航行,將會在佛法大海中飄流,無法靠近覺岸。

學佛的人,如果不親近善友,接受善知識的指導,認識佛法,了解真理,如法修持;就好像沒有舵手的船隻,將會迷失方針,無法朝向佛果菩提邁進。

學佛的人,如果不修忍辱柔和行,虛心接受善友的忠告,耐勞忍苦,依教奉行;則在生死苦海中,將無法衝破煩惱的波浪,勇往向前,登陸涅槃彼岸。

學佛的人,如果不依止寂靜處,調攝身心,持戒修定,開發智慧;則猶如缺乏基礎的建築物,將無法向上發展,達到最高層次,圓成佛道。

因此,佛特別在「菩薩修行四法經」中,勸導當時己得善利的大比丘們,應該回小向大,發菩提心,勤求佛果菩提。同時,還特別聲明,末法時代,發心學佛的人,應當修學此經所說的四種法門。所以我們學佛,又想成佛,首先就要修學佛說的:「菩薩修行四法」,缺一不可。

這次為期三天的佛學講座,我特別選講這部經,目的就是要將這四種法門,介紹給各位,作為學佛的起步;因為這部經文字雖然短少,但其內容,卻教導我們,學佛應有的目標,應有的態度,以及應有的忍耐與修持;若然我們能依教奉行,一定可以利已益人,遠離魔障,成就佛道。

一、正釋經題

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是本的總題,前八個字是別題,後之一字是通題。現在先解釋別題,可分三段來說明。

「佛說」二字,顯示此經,不是菩薩所說,亦不是聲聞、緣覺二乘聖人,或諸天、或化人所說,而是「佛說」。佛是教化主,「菩薩」是接受教化的人,「修行四法」是佛教導我們修行成佛的基本方法。

佛是甚麼?佛是已經覺悟的聖人,梵語佛陀,華言覺者。佛在世時,有一天偶然離開精舍,步向森林,最後,在一棵大樹下靜坐。當時有一個婆羅門教的信徒路經此地,看見佛印在泥土上的足跡,出現千輻輪相,心想,這是人的足跡嗎?於是循著佛的足跡走去,看見一個相好莊嚴,慈威兼備的人,在樹下靜坐,於是上前問:「你是天神嗎?」佛很親切的回答:「我不是天神。」又問:「你是天龍八部嗎?」佛答:「都不是。」「那麼,你是人嗎?」「我也不是人。」「那你究竟是甚麼呢?」佛說:「天龍八部,人與非人,都是由煩惱業力所生,困居三界的苦惱眾生,而我,是已經斷盡煩惱,解脫生死,超出三界的覺者,我應該被稱為「佛陀」。

正因為佛是已經斷盡煩惱,解脫二種生死,超出三界的覺者,所以不同於凡夫的不覺,不同於外道的邪覺,不同於二乘的偏覺,也不同於菩薩未圓滿的正覺,而是三覺圓,萬德備的大覺聖者。因此,佛字從人從弗,表示佛是從人修學而成的,但佛并不是普通的一般人。

佛在未成佛之前,雖然也是和我們一樣,同是在六道生死輪迴中受苦的眾生。後來因為接受因善知識的教導,覺悟自己本具佛性,與十方諸佛,無二無別(本覺),於是開始發菩提心,「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始覺),如是不斷進修,直至斷盡無明煩惱,福慧具足,圓成佛道(究竟覺),因此佛字,又含有本覺、始覺、究竟覺的意義。古人將從人道開始覺悟、修行、直至成佛的過程,分為六個階段,名之為六即佛;并有人用偈頌說明六即佛的境界。六即佛是:

(一)理即佛

理是理性,又名佛性,眾生原本具足的佛性,與十方諸佛所證的法身理體,無二無別。如華嚴經說:「善哉!善哉!大地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不能証得。」楞嚴經亦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受輪轉。」可知眾生之所以輪迴六道,沉溺生死,主要原因,是迷真起妄,隨著妄想分別執著,起惑作業,以至迷失理性。古人頌言:「動靜理盡是,行藏事盡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正是形容眾生迷真逐妄,不知反妄歸真的境界。

(二)名字即佛

眾生本具佛性理體,雖迷而不失,若得善知識的開示教導,覺悟佛性本具,謂之名字即佛。例如:在楞嚴會上佛告阿難:「汝與眾生,寶覺真心,各各圓滿。」阿難因此發現自己的佛性,雖迷之亦不失,即用無限感恩的心情,讚佛希有,能令他「銷除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這就是從語言文字方面,得來有關於佛性本具的消息,古人頌言:「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意思是說:眾生歷劫沉淪,不知反妄歸真,而今因學佛聞法,始知佛性不生不滅,「但除妄念,即如如佛。」反而悔恨自己一向迷真逐妄,蹉跎歲月,枉受生死。

(三)觀行即佛

既然已經得知佛性本具,就應該發菩提心,勤求佛道,謀求親証本來具足的真如自性。若想契証此真如自性,非從聞思修不可。由於多聞佛法,了解佛法,依理起行,精進不懈,念念反觀自性,不貪戀諸法幻有的現象,也不執著諸法的空性,自然止息妄念,可以契証中道妙理。古人頌言:「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

(四)相似即佛

修學佛法的人,由於持戒修定,觀行力強,就會引生無漏智慧,破除見思煩惱的障礙,依稀見到若隱若現的真如自性。古人以:「四住雖脫落,六塵未盡空;眼中猶有翳,空裡見花紅。」的偈頌,形容已斷見思煩惱的聖人,雖証我空真如之理,但法執依然存在,未得法空。猶如眼中有毛病的人,看見虛空之中,有狂花亂舞。在菩提覺道上,位在十信。

(五)分證即佛

在修行的路途上,十信位滿,進入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直至等覺,位位深入,破法執、斷塵沙,進侵無明。若能斷一分無明,即證一分法身。所謂:「無明分分斷,法身分分證。」修行至此,己經轉凡成聖,親見常住真心,事理圓融,貫通無礙;但仍未斷盡最後一品無明,猶如隔紗觀月,朦隴不清,故古人偈頌說:「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矓。」

(六)究竟即佛

等覺菩薩,由於無功用道,斷盡最後一品生相無明,即修學圓滿,二利究竟,福慧具足,三惑盡,三智圓,三德顯,深入妙覺果海,究竟成就佛果菩提。故頌曰:「從來真是妄,今日妄是真;但復本時性,更無一法新。」此頌說明覺悟成佛,不過是反妄歸真,恢復本來具足的真如自性而已,在真如自性之外,更無另一法可得,所以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正如佛在金剛經所說:「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

學佛的人,由凡夫開始修學,直至究竟成佛,於其中間,經歷以上六個階段,每一階段,都是背塵合覺,朝著菩提覺道邁進,因此,名之為六即佛。現在經題中的「佛」字,是指六即佛中的究竟即佛。

究竟即佛必証法身、報身、應身。佛的法身,名毘盧遮那,譯名遍一切處。在有情界言,即眾生本具的佛性;在無情界言,即諸法實相。古人言:「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就是依據佛的法身而言。佛的報身名盧舍那,譯名光明遍照。是由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煩惱盡,智光顯的自受用身;因歷劫修行的果報而得,名為報身。佛的應身,名釋迦牟尼,譯名能仁寂默。意思是佛綜合慈悲與智慧於一身,佛以慈悲故,憫憐眾生,不住涅槃,而應身無量,廣度眾生;佛以智慧故,不住生死,雖應跡三界,而能超越三界,如是悲智雙運,永劫往返於生死與涅槃之間,說法利生。現在此經,是應身的釋迦牟尼佛,對弟子們說的,因名「佛說」。

佛說此經之目的,是欲令當時修行已得善利,証小乘極果的大比丘們,回小向大,弘法利生,續佛慧命;同時也希望末法時代,佛弟子們,能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自利兼他,親証佛道,令佛種不斷,以遂自己入世教化眾生的本懷。


收錄日期: 2021-04-20 12:26:5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22000051KK0087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