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句的用法...急..急...請大家鼎力相助.

2007-10-22 4:41 am
過渡句的用法應該是怎樣的?請不要解釋什麼叫過渡句,因為我睇完應怎樣用後,都不是太明.可以舉一些例子給我解釋嗎?例如:<岳陽樓記>這篇文.唔該哂大家.萬分感激,因為就要統測了.

回答 (1)

2007-10-22 9:43 am
✔ 最佳答案
學習《岳陽樓記》,領略古詩文風采,讓我們一起走近《岳陽樓記》吧。

語言特點一篇《岳陽樓記》成就了范仲淹,而岳陽樓也因范仲淹而聞名於世。那麼《岳陽樓記》的語言特點又是什麼呢?一.過渡,第三.第四段都有過渡詞,「若夫」「至若」,「嗟夫」因為有了這些過渡的詞語,所以使文章不生硬。倘若沒有過渡詞或過渡句.讀者就會覺得段與段之間轉換太快,很突然。因為有了這些過渡詞,才使《岳陽樓記》顯的通順連貫。二.句式,第二.三.四段運用了大量的四句式,這樣寫,可使文章精練。句式整齊,讀起來就更有力.更有節奏感。三.修辭.「銜遠山,吞長江」,擬人的手法形象的說明了洞庭湖的氣勢浩大。「濁浪排空」誇張的寫出了秋天洞庭湖的浪是多麼大。「錦鱗游泳」借代。……這些生動的修辭手法使文章增添了幾分情趣。四.層次分明。第一段寫作記緣由,第二段寫作者寫作時另辟蹊經,寫的是覽物之情。第三段,先寫秋景議論,因觸景生情而產生的悲傷。第四段先寫春景.再議論.因觸景生情而產生的喜洋洋的情感。第五段寫出了自己的追求和古仁人的觀點:古仁人的觀點是「不以物喜,不以己喜」作者的追求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六.獨特視角。范仲淹沒有寫「岳陽樓之大觀」是因為「前人之述備矣」,於是他獨闢蹊徑,寫「覽物之情」。他不同與大家的寫作題材,也讓他的文章更加與眾不同,更加出色。

人格特點

從文章可以看出.「籐子京」和「范仲淹」兩個人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籐子京囑托范仲淹寫一篇文章。於是范仲淹寫了,他不但寫了,而且寫的很好,裡面出了一個千古名句,那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再第五段,范仲淹還婉轉的規勸和勉勵他的朋友。他們都被貶於巴陵郡,但他們依然能那麼友好,說明他們是患難之交,是真正的朋友,是可以互相鼓勵向上的。他們兩人都希望得到一種人生境界.他們兩人都有遠大的追求。

由此可見,《岳陽樓記》的成名決不是偶然的,而是基於范仲淹語言和人格上的特點而形成的。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04: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21000051KK0494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