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一條歷史問題

2007-10-20 8:14 pm
漢朝的漢景帝發生的「七國之亂」是那七國和最後結局?

回答 (3)

2007-10-20 8:24 pm
✔ 最佳答案
七國之亂又稱作七王之亂,發生於中國古代西漢初期的公元前154年。當時以被封為吳王的劉濞為中心的七個劉姓諸侯由於不滿國家削減他們的權力,所以興兵作亂。

事件背景與簡史
當時,由於國家奉行「無為而治」,使劉姓諸侯的勢力日益壯大,於是驕縱起來,處處與中央對抗。
漢文帝當時已感到藩國的威脅,便開始了削弱諸侯勢力的行動。
漢景帝初年,御史大夫晁錯向漢景帝建議加強中央權力,實行削藩政策,景帝聽從,引起那些早就想反叛的諸侯王們的不滿,尤其是吳王劉濞,因為他的世子更是被當時還是皇太子的漢景帝用棋盤擊死,以吳王劉濞、楚王劉戊為首的七國之亂開始了。七國是指吳、楚、趙、膠東、膠西、濟南、淄川。
他們以「誅晁錯,清君側」為藉口叛變,欲奪景帝皇位,景帝在眾臣的壓迫下被迫殺了晁錯,而七國之亂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吳王還自立為帝。景帝無可奈何,只得派太尉周亞夫、大將軍竇嬰率軍鎮壓,用了3個月的時間,終於平定了七國之亂。而且漢景帝又藉機削落諸侯國領土和把諸侯任免官吏的權利收回,自此,諸侯名義上是封君,但已失去實權了。

事件經過
漢文帝時,吳國太子劉賢入宮朝見皇上,並得到許可去見皇太子。侍候皇太子喝酒、下棋時,吳太子在棋桌上爭勝,態度不恭,皇太子拿起棋盤砸吳太子,當場砸死。屍體送回去埋葬,到了吳國,吳王劉濞大怒,說道:「天下都是姓劉的,死在長安就埋在長安,何必送回吳國埋葬!」逐又把屍體送回長安埋葬。
兒子被殺後,吳王從此不遵守藩臣的禮節,托病不朝。朝廷知道他是因兒子被殺才如此,就拘押了吳國使者。吳王惶恐不安,開始起了反叛之心。後來,吳王派使者代他秋季朝覲,文帝又問起吳王,使者回答說:「吳王實際上並沒有生病,只是因為朝廷逮捕了好幾個吳國使者,吳王害怕,所以才假裝生病。請陛下捐棄前嫌,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於是文帝就赦免了吳國使者,又賜給吳王几案和手杖,體諒他年老,可以不再朝覲。吳王得以免罪,謀反的意圖也就打消了。然而吳王封國的所在地有銅、鹽礦,百姓不必繳納賦稅;凡是戍邊更卒的,都給予相當的佣金;逢年過節,對有才能的人予以慰問,對普通人民也時有賞賜;其他郡國官吏要來吳國捕拿犯人,劉濞都公然拒絕。這種情形延續了四十多年。
御史大夫晁錯多次上書指責吳王的過錯,建議削奪吳國的土地,文帝總是不忍心懲罰吳王,因此吳王更加驕橫。到了景帝即位,晁錯勸說景帝盡早削奪吳王的土地,因為吳王早晚都會謀反。後來,景帝因楚王劉戊在為薄太后服喪期間淫亂,削奪了楚國的東海郡。另外,趙王犯罪,被削奪了常山郡;膠西王因為賣爵有舞弊行為,被削奪六個縣。
吳王擔心封地不斷被削奪,於是策劃反叛。考慮到諸侯中沒有能夠一起商議此事的,聽說膠西王勇敢,喜好兵法,諸侯都怕他,於是派中大夫應高勸說膠西王說:「現在天子任用奸臣,聽信讒言,削奪諸侯封地,對諸侯的處罰很重,而且日甚一日。吳國和膠西國是有名的諸侯國,一旦被懷疑,以後就無寧日。聽說大王因為賣爵的事受到譴責。據我所知諸侯有罪,但不至於要削奪封地,朝廷的目的恐怕不僅僅是削奪封地!」膠西王說:「那你認為怎麼辦才好?」應高說:「吳王自認為和大王有同樣的憂患,他願意順應時勢,捨身為天下鏟除禍害,大王意下如何?」膠西王大驚失色地說:「我怎敢這樣做呢!皇上雖然逼得急,但那隻有死路一條,怎敢反叛不事朝廷!」應高說:「御史大夫晁錯迷惑天子,侵奪諸侯,諸侯都有反叛之意,憤怒已到極點。吳王對內以誅晁錯為名,對外出兵追隨大王車乘之後,縱橫天下,大軍所向,無不降順,所到之處,莫敢不服。大王只需說一句話,吳王就率楚王攻下函谷關,守住蒙陽、敖倉的糧食,抵擋漢兵,修治軍營,以等待大王的到來。大王如果真的能來,那麼天下就可統一。兩個君主分割治理天下,不也是可以的嗎?」膠西王也就同意了。
2007-10-20 8:24 pm
七國是吳、楚、趙、膠東、膠西、濟南、淄川。
「七國之亂」的最後結局:
景帝派太尉周亞夫、大將軍竇嬰率軍鎮壓,用了3個月的時間,平定了七國之亂。而且漢景帝又藉機削落藩國的領土和把諸侯自行任免官吏的權利收回。使諸侯雖然還有土地,經濟力量很帶但,他們已失去實權了。



2007-10-22 22:13:30 補充:
wiki dog
參考: 原創答案,冇抄其他網站。
2007-10-20 8:19 pm
七國亂平,對當時的社會和未來的歷史都是一大貢獻

吳楚七國之亂是發生在漢景帝三年(前154年)的一次諸侯王國的叛亂。參與叛亂
的七國的國王是吳王濞、楚王戊、趙王遂、濟南王辟光、淄川王賢、膠東王雄渠、膠西
王卬。吳王濞為這次叛亂的主謀。
七國之亂的根源,是強大的王國勢力與專制皇權的矛盾。
諸呂當權以及漢文帝劉恆繼統等政治事件,加劇了這一矛盾。
七國之亂的導火線,則是漢景帝劉啟採納晁錯的《削藩策》,削奪王國土地。
王國勢力強大的局面,是漢高祖時形成的。楚漢相爭階段,劉邦迫於形勢,分封了
異姓王。漢五年(前202年)劉邦稱帝后,共有異姓王7人。此後,他陸續消滅了除去長
沙王吳芮以外的6人。他認為秦祚短促是由於秦不分封子弟的緣故,所以在異姓王的故
土分封自己的兄弟侄9人為王,即同姓9王。高祖並與群臣共立非劉姓不王的誓約。
漢初的同姓諸王國,土地遼闊,戶口眾多,大大超過中央政權所保留的15郡的土地
和戶口。由於同姓諸王與高祖血統親近,效忠漢朝,起著拱衛中央的作用,所以干弱枝
強的問題這時並不突出。
高祖死後,當權的呂後違背誓約,立諸呂為王。呂後對於受封王的高祖諸子,控制
很嚴,有些國王甚至被摧殘致死。
齊王肥是高祖長子,地位尊貴,呂後對他雖有猜疑,但卻難於處置。齊王肥獻城陽
郡地給呂後之女魯元公主,主動調整同呂後的關係,才得以相安無事。
呂後專權以及分封諸呂為王,激起了劉姓諸王的強烈反對,王國勢力與專制皇權的
矛盾,以劉姓諸王與擁劉大臣團結反呂的形式表現出來。呂後死,諸呂聚兵,準備發動
政變。
當時齊王肥的兒子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宿衛長安。他們暗約其兄齊王將閭領
兵入關,共滅諸呂,由將閭繼承帝位。
劉將閣應約起兵,長安方面派遣大將軍灌嬰出擊。灌嬰屯兵滎陽,與劉將閭相約連
和,伺機共伐諸呂。這時,劉章在長安與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協力消滅了諸呂勢力。
群臣認為代王恆外家薄氏比較可靠,估計不致出現類似諸呂弄權的嚴重問題。於是他們
協議,捨齊王將閭而立代王恆為帝,即漢文帝。
文帝以高祖庶子繼統,地位本來不很鞏固。漢初所封諸侯王,到這時都經歷了兩三
代的更迭,與文帝的血統關係逐漸疏遠,政治上已不那麼可靠。文帝為了加強自己的地
位,採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其一使列侯一概就國,功臣如絳侯周勃也不例外,目的是便
於文帝控制首都局勢,避免掣肘。其二封諸皇子為王,皇子武是景帝的同母弟,先封為
代王,於梁王揖死後徙封梁王。梁國是擁有110余城的大國,地理上居於牽制東方諸國、
屏蔽朝廷的關鍵位置。其三採用賈誼提出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把一些舉足
輕重的大國析為幾個小國,如析齊國為齊、城陽、濟北、濟南、淄川、膠西、膠東七國,
以已故的齊王肥的諸子為王。這樣,齊國舊地雖仍在齊王肥的諸子之手,但是每個王國
的地域和力量都已縮小,而且難於一致行動。袁盎、晁錯等對淮南王長驕矜不法,提出
過削藩建議,文帝礙於形勢,沒有實行。
文帝時一再發生王國叛亂。朱虛侯劉章和東牟侯劉興居雖有反呂之功,但他們曾有
擁戴齊王將閭為帝的打算,所以文帝對他們沒有以大國作為封賞,只是讓他們各分割齊
國一郡,受封為城陽王和濟北王。城陽王章不久死去。濟北王興居於文帝三年(前177
年)乘文帝親自擊匈奴時,發兵叛亂,欲襲滎陽,事敗自殺,濟北國除。文帝六年淮南
王長謀反,被廢徙蜀,死於道中。這些都預示著王國與中央政權的矛盾加深,是更大的
叛亂的先兆。
景帝即位後,中央專制皇權和地方王國勢力的矛盾日益激化,景帝接受晁錯所上
《削藩策》,下詔削趙王遂常山郡,膠西王卬六縣,楚王戊東海郡;又削吳王濞會稽等
郡。削藩之舉激起了諸王的強烈反對。吳王濞首先與齊王肥諸子中最強大的膠西王印聯
絡,約定反漢事成,吳與膠西分天下而治之。膠西王卬又與他的兄弟、齊國舊地其他諸
王相約反漢。吳王濞還與楚、趙、淮南諸國通謀。削藩詔傳到吳國,吳王濞立即謀殺吳
國境內漢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與楚王戊、趙王遂、膠西王卬、濟南王辟光、淄川王賢、
膠東王雄渠等分別起兵。原來參與策劃的諸侯中,齊王將閭臨時背約守城,濟北王志和
淮南王安都為國內親漢勢力所阻,未得起兵。吳王濞年62,是宗室元老,也是晁錯所議
削藩的主要對象。他致書諸侯王,聲稱起兵目的是誅晁錯,恢復王國故地,安劉氏社稷。
在他的影響和策劃下爆發的這次叛亂,遍及關東地區,形成東方諸王「合縱」攻漢的形
勢,震動很大。
吳國始受封於高帝十二年(前195年),那時在江淮之間叛亂的淮南王英布敗走吳
越,高祖認為東南之地與漢廷懸隔,非壯王無以鎮之,而高祖親子均年少,仍封兄子劉
濞為吳王。
吳國是有50余城的大國。吳國的鄣郡(轄今蘇西南、皖南、浙江之南)產銅,濱海
地區產鹽,吳王濞招致天下各地的逃亡者鑄錢、煮鹽,所鑄錢流通於整個西漢境內。吳
國以船運載,一船相當於北方數十輛車,有較高的運輸能力。吳國由於經濟富足,境內
不征賦錢,卒踐更者一律給予傭值,因而得到人民的支持。文帝時,吳太子入朝長安,
由於博奕爭執,被漢太子劉啟(即以後的景帝)以博局棋盤擊殺,引起了漢吳雙方的猜
疑,吳王濞自此20多年托病不朝。文帝為了籠絡吳王濞,賜以幾杖,允許不朝。吳王濞
驕橫不法,以珠玉金帛賄賂諸王和宗室大臣,企圖在政治上取得他們的助力。
景帝三年(前154年),吳王濞起兵廣陵(今江蘇揚州),有眾20余萬,還兼領楚
國兵。他置糧倉於淮南的東陽,並派遣間諜和遊軍深入殽澠地區活動。吳楚軍渡過淮水,

向西進攻,是叛亂的主力。膠西等國叛軍共攻齊王將閭據守的臨淄,趙國則約匈奴聯兵
犯漢。景帝派太尉周亞夫率36將軍往擊吳楚,派酈寄擊趙,欒布擊齊地諸叛國,並以大
將軍竇嬰駐屯滎陽,監齊、趙兵。曾經做過吳國丞相的爰盎,建議在變起倉猝的情況下
接受了這一建議,處死晁錯。暫居於優勢的吳王濞認為自己已經取得了「東帝」的地位,
拒不受詔,戰事繼續進行。
在吳楚軍西向攻取洛陽的道路中,景帝弟劉武的封國橫亙其間。吳楚軍破梁軍於梁
國南面的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當時周亞夫率漢軍屯於梁國以北的昌邑(今山東巨
野東南),他不救梁國之急,而以輕兵南下,奪取泗水入淮之口(在今江蘇洪澤境),
截斷吳楚軍的糧道,使其陷入困境。吳軍多是步兵,利於險阻;漢軍多是車騎,利於平
地。戰事在淮北平地進行,吳軍居於不利地位。梁國又堅守睢陽(今河南商丘南),吳
軍無法越過。吳軍北至下邑(今安徽碭山境)
周亞夫軍營求戰。結果吳軍一敗塗地,士卒多饑死叛散。周亞夫派精兵追擊,吳王
濞率敗卒數千遁走,退保長沙以南的丹徒(今江蘇鎮江)。漢遣人策動吳軍中的東越人
反吳,東越人殺吳王濞。楚王戊也軍敗自殺。吳楚叛亂起於正月,三月即告結束。
在齊地,膠西等國兵圍臨淄,三月不下。漢將欒布率軍進逼,膠西、膠東、淄川、
濟南諸王或自殺,或伏誅。齊王將閭為漢城守有功,但是他曾擬奪取帝位,後來還參與
過七國之亂的策劃,特別是在被圍困時又與膠西王等通謀,因此不能見容於漢,被迫自
殺。在趙地,趙王遂撤兵堅守邯鄲,酈寄攻之不下。匈奴人知道吳楚兵敗,也不肯入漢
邊助趙。欒布平定齊地諸國後,還軍與酈寄共同引水灌邯鄲城,邯鄲城破,趙王遂自殺。
七國之亂的平定,鞏固了削藩政策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漢高祖分封子弟為
大國所引起的矛盾,並為漢武帝以「推恩策」,從分封制度上進一步解決王國問題,創
造了必要的條件。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07:5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20000051KK0169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