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候風是怎樣形成?

2007-10-20 5:33 pm
季候風是怎樣形成?

回答 (2)

2007-10-20 5:47 pm
✔ 最佳答案
海陸間熱力的差異,基本上決定了海陸表面的氣壓分佈,同時也決定了氣壓的季節變化,由此而形成方向大致上相反的季節性風系,稱為季候風 Monsoon Winds: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陸,冬季由大陸吹向海洋。

夏季季候風

季候風系統的形成如下:夏季時,陸地吸熱較海洋快,近地面氣溫急升,空氣不斷膨脹而急速上升,使大陸成為低壓區,尤以內陸的氣壓為低。同一時期,海洋吸熱較慢,溫度相對較低,熱空氣上升較緩慢,使海洋上空相對地成為高壓區。因此,風從海洋吹向大陸,是為夏季季候風。此種向岸風含有大量水汽,使沿岸地帶潮濕及增加降雨。
冬季季候風
冬季時,大陸的受熱比散熱少,近地面氣溫大幅度下降,空氣變冷而下沉,使大陸成為高壓區。同一時期,海洋散熱較慢,溫度相對地較高,空氣密度變化較小,遂形成相對的低壓區。風從大陸吹向海洋,是為冬季季候風。此種風冷而且乾燥,使途經地區的氣溫下降、氣壓上升、濕度下降等。





季候風的特徵

季候風的強度與海陸熱力差異的大小有直接關係:差異越大,則風力越強;反之則越弱。在赤道附近,海陸的溫度差異,全年都是細小的,季候風難以產生。緯度漸高,海陸的溫度差異漸大,季候風漸強;但中緯度開始,氣旋活動漸多,風向變化複雜,季候風的規律便受到擾亂。因此,地球表面季候風最強盛的區域,在熱帶及亞熱帶範圍內。

季候風的分布
季候風的世界性分佈很廣,其中以亞洲東部及南部(包括印度和阿拉伯半島)最為強盛;其他地區,包括東非索馬里、西非幾內亞附近沿岸、北美東南岸、南美巴西東部及澳洲北部。
2007-10-21 3:37 pm
季風的形成
海水的熱容遠比陸地為高,所以陸地在冬季時的降溫以及夏季時的升溫比海洋快和明顯,做成溫度上的差異。當空氣受熱膨脹,密度便會降低,因而向上升;反之亦然,所以在夏季時陸地的氣壓會比海洋低,冬季時相反。所以季風區在夏季和冬季的風向會相反,可以按此分為冬季季候風和夏季季候風。

夏季季候風

印度季風造成的暴雨
南亞季風區
南亞季風區範圍包括北印度洋和孟加拉灣沿岸地區,包含印度次大陸和中南半島。在北半球夏季,南半球的副熱帶高壓吹出之東南信風,在跨越赤道後受地轉偏向力影響轉為西南風(赤道西風)、加上索馬利亞的地形影響,成為強烈的西南氣流吹向印度次大陸。加上青藏高原受熱而在高空形成青藏高氣壓,加強該區的高空輻散,使南亞季風區的夏季季候風強而穩定,並有大量對流活動產生。

因為地面吹著強勁的西風季候風,但高空卻受青藏高氣壓的東風急流影響,以致地面和高空風向不一致,或說垂直風切變強烈,以致南亞季風區熱帶氣旋活動較少。


東亞季風區
東亞季風區範圍包括南海及西北太平洋沿岸地區,包含中南半島東岸、中國東部和南部、菲律賓群島、琉球群島等地。在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大洋洲散熱明顯,成了一個冷源,氣壓比海洋高,季風氣流自東南向西北吹,進入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偏轉為西南風,混合越過中南半島的南亞季風後在中國內陸的內陸熱低壓影響下轉而吹向中國。此外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西側的東南氣流也是東亞季風的組成部分,並會和越赤氣流發展出季風槽。大部分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都是在季風槽中發展出來的。


冬季季候風
在冬季,西伯利亞平原成為一個強大的冷源,氣壓上升,形成由東亞吹向太平洋和南半球的冬季季候風。


參考公式
D = M / V、P = F / A = hD

2007-10-23 17:20:31 補充:
希望我能獲選最佳答案
參考: 維基百科


收錄日期: 2021-04-24 00:26:5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20000051KK0086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