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實行仕人政府的背景是什麼?20點

2007-10-19 7:41 am
漢武帝實行仕人政府的背景是什麼?20點

回答 (2)

2007-10-19 7:52 pm
✔ 最佳答案
漢武帝士人政府

推行背景:
1.漢初重行封建,諸侯勢力日大;加上採黃老無為之治,社會風氣日壞,。為解決危機,武帝乃用儒家思想革新政治,士人政府得以形成。

2.武帝自幼受舅父田蚡、太子少傅王臧影響,為儒家思想所薰陶,即位後,推行尊儒措施,促成士人政府之形成。

3.武帝採董仲舒「獨尊儒術」之議,於京師設太學,凡熟讀儒家經典者可任官。自此朝廷上下,全為儒士,士人政府得以形成。

http://www.kcmc.edu.hk/subject/chis/notes/n06.doc
=================================

建立士人政府
漢武帝為加強中心集權,即位不久便選用官吏制度,大量提拔士人作為中央及地方官員。故此,全國知識分子通過不同的途徑,大量進入中央及地方政府機關,從而使政府上下幾乎全是士人,建立士人政府。

=================================

(三) 武帝之士人政府:**

景帝死,其子武帝繼位,武帝在位前後五十四年,是西漢全盛時期,他繼續推行削藩政策,用主父偃之計,令諸侯將其封地分封給各子弟,撤銷了很多諸侯國,鞏固了中央集權的局面;又派兵打敗匈奴、南越及朝鮮,擴大了漢朝的版圖。他改變漢初與民休息政策,推行新經濟政策,又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造成一個新的士人政府,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

A. 士人政府的成因:

所謂「士人政府」,是指中央及地方各級官員,都是文人、學者出身。武帝以前,朝廷大臣為功臣或功臣子弟,一般官吏也多出身於豪門權勢之家。這些朝吏不斷發展自己的勢力,使皇權受到削弱。

武帝為加強以皇權為中心的官僚制度,繼位不久,就改革選用官吏的制度,大量提拔士人充當中央及地方官吏。因此全國各地的知識分子,通過各種途徑,大量進入中央及地方的各級政府機構,中央政府上至宰相,下至員吏,幾乎全是士人,因而形成士人政府。



B. 士人政府之內容:漢武帝看出任官吏的人,都要具有高深的學識水準,於是便推行下列的政策:

1. 設五經博士:武帝採納董仲舒之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乃立詩、書、易、禮、春秋五經博士。博士官為專治歷史及政治的學者,由具有高深學問的人充任,主要職務是作皇帝的顧問,並兼教授生徒。五經博士雖不直接參與實際政務,但得預聞政事,對政治影響很大。

2. 設立博士弟子:武帝採納了公孫弘的建議,設立太學,亦為五經博士置弟子員五十人。辦法為選拔各地優秀青年令隨博士學習五經一年,加以考試,能通一經以上而成績優異者,可充任侍衛天子的「郎官」。只通一經而成績中等者得為「補吏」(遣回原籍做地方官的椽屬)。漢朝慣例,中央及地方各級官員,都由郎官選任,其後博士的名額增加,博士弟子員(名額)也相繼增加。

3. 推行察舉制度:武帝採納董仲舒之議,命令郡國每歲察舉孝子、廉吏各一人,推薦到中央任官。又命丞相列侯等大臣推舉有才幹之士,親加策問,以選拔人才。

C. 士人政府之影響:

1. 武帝重用讀書人,於是平民通過學習經學,或被察舉等途徑,可以在中央和地方做官。此後布衣也可以躍豋為卿相,打破了貴族、功臣及軍人壟斷政治的局面。政府起了實質的變化。

秦以前全為貴族政治,漢初雖為平民政府,但非封侯不能拜相。至武帝,公孫弘以布衣儒術晉身,先拜相,再封侯,為漢朝政制上絕大的轉變,亦為政府趨向文治的重大轉捩點。

http://aer2.sbc.edu.hk/~kcw/BACK005.htm
2007-10-19 7:50 am
1.因為要讀儒家學說才能做官,所以他們全部有儒家學說的思想,而儒家學說更沿至今天。我們今天講孝順,其實都是出至儒家學說---孔子的口中!
參考: me


收錄日期: 2021-04-15 23:05:0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18000051KK0437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