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冰河時期,是指極地冰幅蓋大陸的時期。
過去地球的氣候曾經變得非常冷,兩極和山上的冰覆蓋了大片陸地,稱為冰河時期,時間可延續超過一百萬年。冰河時期由若干次冰河作用組成,每次都使得冰蓋前進或後退。一萬八千年以前左右就發生過一次冰河作用。
距今約二萬年前,地球表面約三分一地方被冰塊覆蓋,可被稱為冰河時代。直至距今約一萬年,地球表面開始暖化,於是大部分冰塊開始融解,只餘下少部份覆蓋山谷、河流和高山,露出了湖泊和谷地,從而讓石塊和泥土外露,開始出現現在的地形和氣候。現今所見的冰川,就是冰河時期遺留下來的。
為何地球出現冰河時代?相信科學家亦未有確定的答案,也不知為何冰塊覆蓋地球二萬五千年後突然融解。科學家只知道,地球表面這類型變冷和變暖的現象十分緩慢,緩慢得人們未注意得到所發生的變化。
板塊構造學說
地球的結構 → 地球的內部結構可以分成三個層圈﹕地殼、地幔和地核。
地殼
地殼表層的一層固體硬殼,由各種岩石組成。
地殼的下限是莫霍面,這亦是地殼與地幔的分界。
地殼的厚度在地球各處差別很大。大陸地殼較厚,特別是高山地區。大洋地殼較薄。
地殼又可分為兩層:大陸地殼(硅鋁層)、大洋地殼(硅鎂層)
大陸地殼(硅鋁層):地殼上層,主要成分為硅(73%)、鋁(13%)。在高山地區,最厚可達60-70公里。在平原地區,厚度約30-40公里。大陸地殼在地球外圍斷續分佈,形成一層不連貫的外殼。密度較低,約2.7克/立方厘米。
大洋地殼(硅鎂層)﹕地殼下層,主要成分為硅(49%)、鐵和鎂(18%)、鋁(16%)。左地球外圍連續分佈,在陸地和海底下都存在,形成一層連貫的外層。厚度較薄、約5-10公里。密度較高,約2.9克/立方厘米。
地幔
由莫霍面到古登堡面以上的層圈。深度為地下33公里至2898公里。
地幔可以分為上、下兩層:
上地幔 又名軟流圈,因為放射性物質大量集中,蛻變生熱,形成局部呈熔融狀態的物質。 軟流圈的物質可以緩慢地移動和對流,令其上層覆蓋的固體岩石產生活動,形成地殼移動。
下地幔 固體物質,成分比較均勻,物質結構沒有變化。
地核
由地底下2898公里到地心為止。
地球的最內部,以古登堡面與地幔分界。
分為外地核(液態)、內地核(固態)。
大陸漂移理論
德國氣象學家韋格納(Alfred Wegener)在1911年創立了大陸漂移說(Continental Drift Theory)
韋格納指出非洲大陸和南美洲大陸原本是相連一起的,後來分裂開來並演變成現今的狀態。他用一些明顯的地質蹟象來論証聯合古陸的存在,認為它是在中生代末期破裂和漂移的。他又認為各塊大陸的花崗岩質(硅鋁質)地殼是浮在玄武岩質地殼之上,就好像冰山浮在在大海上面一樣。
韋格納的理論缺乏可信服的論據去解釋大陸漂移機制,他的學說遭受當時學術界普遍的抵制,使這個學說曾經一度消聲匿跡。直到本世紀六十年代,由於海底地質和地球物理方面的發現,相繼出現了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學說。此時,大陸漂移的概念才開始受到重視,從被人認為是荒誕的邪說變成了可信的學派。
大約在兩億年前,地球上現今的大陸包括歐亞大陸、美洲、非洲、澳洲和南極洲彼此相連,是一個統一的超級大陸,稱為聯合古陸(Pangaea)。
聯合古陸好像是一個開口向東的橫臥V字,其中北面的大陸叫做勞亞古陸(Laurasia),包括北美洲、歐洲和亞洲;南面的大陸叫做崗瓦納古陸(Gondwanaland),包括南美洲、非洲、澳洲、南極洲,還加上印度和阿拉伯半島。在這塊大陸的中央,有一個名為古地中海(Tethys)的海洋,剛位於勞亞古陸和崗瓦納古陸之間。
聯合古陸究竟什麼時候開始四分五裂呢?從許多地質証據顯示,聯合古陸的破裂開始於三壘紀(Triassic)。三疊紀中期,距今約一億八千萬年前,北美洲與非洲已經裂開。
至侏羅紀(Jurassic)末或白堊紀(Cretaceous)早期(一億二千萬至一億三千萬年前),南美洲和非洲也分裂了,南大西洋微微張開。非洲、印度也是在侏羅紀時與南極洲和澳洲分離的,並在其間形成印度洋。
白堊紀時期,北大西洋向北伸延並開展,南大西洋已擴展甚寬,印度卻進一步向東漂去,後面的印度洋隨著張開,古地中海則越縮越小。
到了新生代(Cenozoic),即大約距今五千多萬年前,澳洲與南極洲分離,向北漂移,此時印度已慢慢撞向亞洲大陸,喜馬拉雅山系逐漸形成。大西洋進一步擴張,北大西洋裂谷最終伸進北冰洋,把北美洲、格陵蘭和歐洲的聯繫完全中斷。結果,形成了現今各人洲分佈的情況。
目前,各大陸仍每年以一至十公分的速度緩慢地移助。例如美洲繼續向西漂移,大西洋的面積不斷增大,相對之下,美洲西岸與亞洲東岸的距離逐漸在縮短,太平洋正處於收縮過程中。
大陸漂移說的主要論據﹕
地理線索:美洲東海岸和歐洲,非洲西海岸在海平面下2,000米處的輪廓線的凹凸形狀可以互相吻合。
地質線索:如果把南美洲、非洲、南極洲與澳洲的山脈構造相對比,可見到它們之間地質結構的一致性。
氣候線索:約在二億二千萬年前,南極的冰蓋大概跨越圖中所顯示地帶。從對南美洲、非洲、印度半島與澳洲的古氣候、古動物和古植物的研究發現,在古生代和中生代被期,這些地區的古氣候及古生物都很相似,而中生代以後則有明顯不同。
古地磁資料的印證:把非洲、南美洲、澳洲、印度和南極洲各大陸連接在一超時,各大陸測得的古生代磁極邊緣軌跡大致重合在一起,證明它們在古生代期間確實屬於同一大陸地塊。
海底擴張說
本世紀五十年代起,海底勘查急速發展,得知海洋底部有延綿不絕的大山脈存在。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底大山脈都是分佈在海洋的正中央,由逐漸上升為中央山脈的海底小山組成,故稱為大洋中脊(Mid oceanic ridge)或洋脊,大洋中脊正是地球內部湧升的熾熱熔岩冷卻凝固形成新板塊的地方。
洋脊是地球活動的前線,那裡不斷形成新地殼板塊,板塊以每年數公分的速度緩慢地移動。因此,於六十年代初,美國的海斯(Hess)提出所謂海底擴張說(Sea floor spreading)。
海底擴張的過程﹕
大陸地殼開始出現裂縫,地殼向上拱起並向兩旁伸展。在地殼斷裂的地方,玄武岩質岩漿從裂隙注入,上升到地面引起火山噴發活動,使大面積地區為凝固了的玄武岩所覆蓋。
裂縫帶繼續擴大,玄武岩質岩漿大量流出,形成新的地殼層。
當兩側的大陸地殼層越漂越遠時,海水開始入滲,漸漸變成為大洋地殼,而新的一個岩石圈(包括大洋地殼及部分上升地幔)在斷裂帶形成。
大洋盆地因海洋地殼不斷擴張而變得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