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根據藍燈書屋出版的韋氏大字典(Random House Webster’s Dictionary)之解釋,中譯大致如下:「眼鏡是一種用來補償視力缺損或保護眼睛免受光線及塵砂之害的裝置,通常由兩片玻璃或塑膠鏡片鑲於框中構成;框上有鼻架可架於鼻樑之上;框側有側枝,向後延伸可懸於耳上。」學者們總是樂於將淺顯易懂之事物解釋得高深莫測,即使不看上面那段解釋,你我也都知道眼鏡的模樣。然而,眼鏡一直都是現在那個長相嗎?且讓我為您細說從頭。
現代的眼鏡大致可分為近視眼鏡、遠視眼鏡、散光眼鏡、老花眼鏡、太陽眼鏡及少數特殊用途的眼鏡。
其實最早的眼鏡只有老花眼鏡,也就是上了年紀之後,目力昏瞶,用來幫助閱讀的眼鏡。精確地說,是「直接置於眼前」的凸透鏡,可幫助近距離閱讀之用。
眼鏡前身:亞述的透明圓石
在眼鏡發明之前,有一些物件或裝置,也可幫助閱讀,或許可以稱作眼鏡的前身。位於現今伊拉克境內的亞述帝國古城尼尼微(Nineveh),曾出土約西元前 600年左右(約當春秋時代)的一些透明的小圓石,略具放大作用,推測(個人覺得是有點過於大膽的假設)可能用來幫助閱讀。
古人幫助閱讀還有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工具」:大約西元前100年(約當西漢時代),一位羅馬人在書信中提到因老邁退休,並抱怨視力退化無法閱讀,只能仰賴他的奴隸替他閱讀,因此奴隸也可看作眼鏡的前身。
西元54年(約東漢初年)一位有名的羅馬歷史家Pliny記載了大名鼎鼎的羅馬暴君尼祿(Nero),說他大拇指上戴了一個綠寶石戒指,大約是在艷陽下透過寶石觀看格鬥士的表演,也許有太陽眼鏡的功效。
真正的眼鏡之發明植基於對光學的了解。西元150年(約東漢時期),著名的天文學家托勒密(Ptolemy)首先描述了光線在透鏡中的行進路線。西元 1000年(約北宋初年),阿拉伯學者Alhazen指出經由玻璃球(或水晶球?)的一部份可有放大的作用。這些都是對發明眼鏡極有幫助之基礎知識。
11世紀出現「閱讀石」
時至11世紀,出現了所謂的「閱讀石」(Reading Stones),乃是將打磨過的水晶(一般也有精美的鑲嵌,因為當時閱讀是有錢人的專利),直接放置於書本上,藉由其放大作用來幫助閱讀,不過尚未將透鏡「置於眼前」。再過沒多久,就出現了類似現代我們所熟知的眼鏡。
中外豪傑角逐眼鏡先驅
眼鏡的發明者至今尚無定論,較常被提及的有四種說法:(1)中國人發明的。(2)羅傑·培根(Roger Bacon,1214--1294)。(3)亞歷山卓·史賓那(Alessandro della Spina)。(4)薩爾維諾·阿瑪多(Salvino d’Armato)。
著名的旅行家馬可孛羅(Marco Polo,1254--1324)在其遊記(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中譯「馬可孛羅行記」或「東方見聞錄」)中描述了西元1270年代(元朝初年),在中國看到人們戴眼鏡的樣子。如果該書記載確實可信,則是目前所知西方有關眼鏡的最早紀錄。然而馬可孛羅行記並非馬可孛羅親撰,而是經其口述,由其獄中難友盧斯提伽洛(Rustichello of Pisa)筆錄潤飾並將其發表。經由轉述可能已有失真,更何況有越來越多的學者懷疑馬可孛羅是否真的到過中國,或者只是一個大騙局?
中國古稱眼鏡:【靉靆】
中國本身的文獻則是有趙希鵠在1240年左右寫成的《洞天清錄》中,有這樣的一段記錄:【靉靆】(讀作ㄞˋ ㄉㄞˋ)與大錢幣相像,顏色像雲母。老人在眼花和視力減退後無法讀書,所以把「靉靆」戴在眼睛上,然後,他們能再次集中視線,字的筆畫也顯得更加清晰。【靉靆】就是眼鏡在中國的古稱。趙希鵠的紀錄比義大利的相關文獻早了半個世紀。
但也有史學家認為上述文字是在明朝(西元1368至1644年)才由後人添加上去的。明朝人田藝蘅在《留青日札》(刊於明萬曆元年,西元1573年)中如此寫道:「提學副使潮陽林公有二物,大如錢形,質薄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雲母。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細書,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筆畫倍明。中用綾絹聯之,縛於腦後。人皆不識,舉以問余。余曰:『此靉靆也』。」 此二段文字如此雷同,不免令人有誤植之疑。
比較肯定的是,根據目前的資料顯示:墨鏡,即太陽眼鏡,很可能是中國人發明的。金末元初劉祁所著的《歸潛志》記載,墨鏡是用煙晶製造的,一般只有衙門的官大人們才能戴,不是為了遮擋刺眼的陽光,而是在聽取供詞時,不讓別人看見他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