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滅亡的原因

2007-10-17 6:07 am
試分析隋朝滅亡的原因!

回答 (2)

2007-10-18 3:17 am
✔ 最佳答案
簡論隋朝的統一>

統一原因

1. 楊志玖《隋唐五代史綱要》

I. 政治

南方

南方比北方差,南朝君主荒淫,不理朝政,如陳後主﹙皇室問題﹚

士族不理朝政

南方的軍權落於大將上,故抵抗能力較差。



北方

士族留心及積極參予政治,以保持自己在朝地位

集權程度比南朝高,即軍權控制在皇帝手上

II. 經濟

南朝土地落在大地主上,人民常流亡,社會動盪不安,經濟不穩

北方推行均田制,人民土地耕種,經濟開始轉好

III. 軍事

南朝軍人的身份備受歧視,故士族不願當兵

北朝行府兵制,只有富戶才可當兵,攜帶自己武器,地位崇高

2. 傅樂成《隋唐五代史》,「楊堅的所以能夠迅速討平叛亂,卻是得力於宇文泰所創的府兵制。」

3. 金寶祥《隋史新探》,「就南北社會的總體而言,當時經濟、文化的重心仍在北方。雙方經濟力量自始就很懸殊,只是由於北方草原民族的牽制,南北才保持了一個較長時期的均勢。隨着均田制的推行,國家權力的增加和北方少數民族軍事威脅的解除,到了隋文帝開皇年間,北方政權已經能夠集中力量對付南方的陳朝了。

4. 林天尉《隋唐史新篇》

I. 政治上的原因

南朝四代和東魏北齊皇帝荒淫無度至極點。

II. 社會上的原因

南方﹙寒門小族﹚雖有功,在社會卻被輕視,離心力日大,國家不能團結。

III. 學術上的原因

南方崇清談、玄學﹙消極風氣、人們虛無﹚

IV. 軍事上的原因

北方勝南方有三大戰役,皆北勝南輸

瓜步大戰、壽陽大戰、淮堰大戰使國家元氣大傷,版圖日小,只保長江以南的平原。

北方行府兵制

5. 施建中《隋統一原因再探》,「隋統一天下的背影—士族衰落、民族融和、南北平衡被打破,形成北强南弱。有了這樣的有利條件,隋文帝作領導:一是分化突厥,保障北方疆土安全;二是用經濟戰,消耗陳的實力﹙農收之時,攻伐陳﹚;三是擬定切實有效的軍事計劃;四是精心選任平陳軍事將領;五是巧妙選擇平陳戰機,因此才能夠實現統一。」

二)隋文帝

胡如雷:<隋文帝評價>

楊希義:<隋文帝評價中的若干問題急議>

史家評價

1. 烏廷玉《隋唐史話》,「楊堅在政治、經濟、法律、兵制等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做出很大的貢獻。」

2. 錢穆《國史大綱》,「隋則文帝初一天下,既已富足。」

3. 傅樂成《中國通史》,「隋的富强,原因甚多,文帝的節儉務實,注意吏治,是其中的主要原因。」、「文帝處理政事,異常勤勉。」、「隋的所以迅速亂亡,與文帝也頗有關係,他雖然勵精圖治,但因學識過差,而又輕視教育……,加以他個性刻薄,猜忌臣下,以致奸佞用事。」

4. 《中國全史》,「躬勤節儉,奬懲嚴明。」、「勤勞思政,勵精之主。」

5. 王仲犖《隋唐五代史》,「隋文帝在這過歷史階段中,完成了他所應該完成的歷史使命,即結束了南北長期分裂的局面和進一步促成了各民族的大融合,同時又把王權强化起來。因此,他的業職是值得稱道的。」

6. 吳楓《隋唐五代史》,「顯然,隋皇朝中央集權制的加强,對統治全國人民和向外擴張侵略,起了莫大的反動作用,但對打擊地方豪族、防衛外族入侵、以及對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還是有積極作用的,從而也直接奠定了唐朝中央集權國家發展的基礎。」



三)隋煬帝

韓隆福:《隋煬帝評傳》,序1-7

韓隆福:《隋煬帝評傳》,緒論1-3

四)隋文帝及隋煬帝

金寶祥:《隋史新探》,頁59-70

五)隋亡

韓隆福:《隋煬帝評傳》,短命之因219-223

王壽南:《隋唐史》頁77-82

趙雲旗:<論隋代速亡的原因>
評論

1. 唐太宗《貞觀政要》,「﹙煬帝﹚征求不已,兼東西征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遂至亡滅。」

2. 司馬光《資治通鑑》,「主昏於上,民怨於下。」

3. 王夫之《讀通鑑論》,「廣之大惡,以致滅亡。」

4. 烏廷玉《隋唐史語》,「暴君隋煬帝即位以來,進行無休止的橫征暴歛,早已叫百姓透不過氣來。第三次征高麗的戰爭,全國規模的大征調,更使永濟渠沿岸的村落,幾乎找不到男丁,勞力缺乏,田園荒蕪,再加上一場洪水,糧價漲了八百倍,人民靠樹及野菜充飢,他們忍受不了兵役、徭役和飢餓的折磨,紛紛揭竿起義。」

5. 吳楓《隋唐五代史》,「楊廣為首的統治集團不顧一切,實行殘暴統治,大肆揮霍浪費,廣征徭役,興動許多巨大的工程,發動多次的對外侵略戰爭,耗損了社會的財富,破壞了社會生產。」

6. 金寶祥《隋史新探》,「沉重的徭役、兵役負擔,是引起隋末民變戰爭的重要原因。」、「而隋末農民起義的爆發,則是由於隋煬帝的進攻高麗,因此我們說:隋煬帝對高麗的進攻是隋朝滅亡的重要原因。」

7. 林天尉《隋唐史新編》,「虐民之政,加上煬帝本身之猜忌,殺元勛,遂成隋亡之主要原因。」

8. 錢穆《國史大綱》,「狂放的情思,驟然為大一統政府之富厚盛土所激動,而不可控勒,於是高情遠意,肆展無已,走上了秦始皇的覆轍。煬帝雄才大略不如始皇,而同為帶有極度的貴族氣氛,故兩人皆不能恤民隱。」

 





 

 
2007-10-17 6:50 am
隋朝滅亡
隋煬帝時期,完善大運河,大修各種建築工程,搜羅大江以南、五嶺以北的奇材、異石,又下令各地貢獻草木花果、奇禽異獸,征調大量力役,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此外他還為了宣揚國威,三次出兵高句麗,但三次都大敗而回,死傷逾百萬,國內矛盾空前激化。

群雄爭覇
主條目:隋末民變
長白山首義——611年(大業七年)一月,王薄在長白山(山東章丘)起義。
楊玄感反叛——613年,楊玄感於黎陽起兵,隋朝的達官子弟紛紛參加。
瓦崗軍起義——616年,瓦崗軍首領翟讓在李密建議下,攻破要塞金堤關(河南滎陽東北),打下滎陽諸縣。617年(大業十三年),瓦崗軍攻破距東都洛陽僅百余里的興洛倉。由於李密具有較高領導才能,翟讓把瓦崗軍的領導權讓給李密。李密稱魏公,建元永平,在興洛倉附近築洛口城,作為起義軍的根據地。隨後,瓦崗軍破回洛倉,直逼洛陽城下。瓦崗軍迅速發展為一支幾十萬人的起義大軍。
河北起義——616年,竇建德所領導的河北起義軍轉戰河北各地,佔據了河北大部分地區。
江淮農民起義——617年,杜伏威領導的農民起義轉戰淮南,佔領了高郵,切斷了在江都(今江蘇揚州)的隋煬帝與北方的聯繫,致使隋煬帝再也回不了中原。
李淵起兵——617年,太原留守李淵起兵攻克長安,擁立楊侑為傀儡皇帝,尊楊廣為太上皇。
在此形勢下,隋朝政權迅速土崩瓦解。當江都(江蘇揚州)城的東、西、北三面都被起義軍包圍,隋煬帝仍然在城內尋歡作樂。618年(武德元年),領導侍衛部隊的司馬德戡和貴族宇文化及發動政變,縊殺了隋煬帝。長安楊侑禪位於唐朝。隋朝至此滅亡,前後歷時37年。


收錄日期: 2021-04-13 13:57:3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16000051KK0411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