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大氣圈?

2007-10-16 2:39 am
什麼是大氣圈?

回答 (2)

2007-10-16 2:50 am
✔ 最佳答案
大氣層
大氣層又叫大氣圈,地球就被這一層很厚的大氣層包圍著。大氣層的成分主要有氮氣,佔78.1%;氧氣佔20.9%;氫氣佔0.93%;還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氣體(氦氣、氖氣、氬氣、氪氣、氙氣氡氣)和水蒸汽。大氣層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而減小,越高空氣越稀薄。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1000千米以上,但沒有明顯的界限。整個大氣層隨高度不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散逸層,再上面就是星際空間了。

對流層在大氣層的最低層,緊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約為10至20千米。對流層的大氣受地球影響較大,雲、霧、雨等現像都發生在這一層內,水蒸氣也幾乎都在這一層內存在。這一層的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約每升高1000米,溫度下降5~6℃。動、植物的生存,人類的絕大部分活動,也在這一層內。因為這一層的空氣對流很明顯,故稱對流層。對流層以上是平流層,大約距地球表面20至50千米。平流層的空氣比較穩定,大氣是平穩流動的,故稱為平流層。在平流層內水蒸氣和塵埃很少,並且在30千米以下是同溫層,其溫度在-55℃左右。平流層以上是中間層,大約距地球表面50至85千米,這裡的空氣已經很稀薄,突出的特徵是氣溫防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空氣的垂直對流強烈。中間層以上是暖層,大約距地球表面100至800千米。暖層最突出的特徵是當太陽光照射時,太陽光中的紫外線被該層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溫度升高,故稱暖層。散逸層在暖層之上,為帶電粒子所組成。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特殊的層,即臭氧層和電離層。臭氧層距地面20至30千米,實際介於對流層和平流層之間。這一層主要是由於氧分子受太陽光的紫外線的光化作用造成的,使氧分子變成了臭氧。電離層很厚,大約距地球表面80千米以上。電離層是高空中的氣體,被太陽光的紫外線照射,電離成帶電荷的正離子和負離子及部分自由電子形成的。電離層對電磁波影響很大,我們可以利用電磁短波能被電離層反射回地面的特點,來實現電磁波的遠距離通訊。
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形成數千公里的大氣層。氣體密度隨離地面高度的增加而變得愈來愈稀薄。探空火箭在3000公里高空仍發現有稀薄大氣,有人認為,大氣層的上界可能延伸到離地面6400公里左右。據科學家估算,大氣質量約6000萬億噸,差不多佔地球總質量的百萬分之一,其中包括:氮78%、氧21%、氬0.93%、二氧化碳0.03%、氖0.0018%,此外還有水汽和塵埃等。
  
根據各層大氣的不同特點(如溫度、成分及電離程度等),從地面開始依次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電離層)和外大氣層。
  
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層大氣層,空氣的移動是以上升氣流和下降氣流為主的對流運動,叫做“對流層”。它的厚度不一,其厚度在地球兩極上空為8公里,在赤道上空為17公里,是大氣中最稠密的一層。大氣中的水氣幾乎都集中於此,是展示風雲變幻的“大舞台”:刮風、下雨、降雪等天氣現像都是發生在對流層內。
  
對流層上面,直到高於海平面50公里這一層,氣流主要表現為水平方向運動,對流現象減弱,這一大氣層叫做“平流層”,又稱“同溫層”。這里基本上沒有水氣,晴朗無雲,很少發生天氣變化,適於飛機航行。在20~30公里高處,氧分子在紫外線作用下,形成臭氧層,像一道屏障保護著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陽高能粒子的襲擊。
  
平流層以上,到離地球表面85公里,叫做“中間層”,又稱“散逸層”。中間層以上,到離地球表面500公里,叫做“熱層”。在這兩層內,經常會出現許多有趣的天文現象,如極光、流星等。人類還借助於熱層,實現短波無線電通信,使遠隔重洋的人們相互溝通信息,因為熱層的大氣因受太陽輻射,溫度較高,氣體分子或原子大量電離,複合機率又少,形成電離層,能導電,反射無線電短波。
  
熱層頂以上是外大氣層,延伸至距地球表面1000公里處。這裡的溫度很高,可達數千度;大氣已極其稀薄,其密度為海平面處的一億億分之一。

大氣層有多厚,這的確是一個很吸引人的問題。人類經過不懈地探索和追求,對大氣層的認識越來越清晰了。整個大氣層可以分成幾個層。
從地面到10~12千米以內的這一層空氣,它是大氣層最底下的一層,叫做對流層。主要的天氣現象,如雲、雨、雪、雹等都發生在這一層裡。
在對流層的上面,直到大約50千米高的這一層,叫做平流層。平流層裡的空氣比對流層稀薄得多了,那裡的水汽和塵埃的含量非常少,所以很少有天氣現象了。
從平流層以上到80千米這一層,有人稱它為中間層,這一層內溫度隨高度降低。
在80千米以上,到500千米左右這一層的空間,叫做熱層,這一層內溫度很高,晝夜變化很大。
從地面以上大約50千米開始,到大約1000千米高的這一層,叫做電離層。美麗的極光就出現在電離層中。
在離地面500千米以上的叫外大氣層,也叫磁力層,它是大氣層的最外層,是大氣層向星際空間過渡的區域,外面沒有什麼明顯的邊界。在通常情況下,上部界限在地磁極附近較低,近磁赤道上空在向太陽一側,約有9~10個地球半徑高,換句話說,大約有65000千米高。在這裡空氣極其稀薄。

通常把1000千米之內,即電離層之內作為大氣的高度,即大氣層厚1000千米
參考資料:http://www.cpus.gov.cn/kpwd/content.asp?id=348
從地面到10~12千米以內的這一層空氣,它是大氣層最底下的一層,叫做對流層。主要的天氣現象,如雲、雨、雪、雹等都發生在這一層裡。
在對流層的上面,直到大約50千米高的這一層,叫做平流層。平流層裡的空氣比對流層稀薄得多了,那裡的水汽和塵埃的含量非常少,所以很少有天氣現象了。
從平流層以上到80千米這一層,有人稱它為中間層,這一層內溫度隨高度降低。
在80千米以上,到500千米左右這一層的空間,叫做熱層,這一層內溫度很高,晝夜變化很大。
從地面以上大約50千米開始,到大約1000千米高的這一層,叫做電離層。美麗的極光就出現在電離層中。
在離地面500千米以上的叫外大氣層,也叫磁力層,它是大氣層的最外層,是大氣層向星際空間過渡的區域,外面沒有什麼明顯的邊界。在通常情況下,上部界限在地磁極附近較低,近磁赤道上空在向太陽一側,約有9~10個地球半徑高,換句話說,大約有65000千米高。在這裡空氣極其稀薄。

通常把1000千米之內,即電離層之內作為大氣的高度,即大氣層厚1000千米.
2007-10-16 3:50 am
地球大氣層,又稱大氣圈,因重力關係而圍繞著地球的一層混合氣體,是地球最外部的氣體圈層,包圍著海洋和陸地,大氣圈沒有確切的上界,在離地表2000-16000千米高空仍有稀薄的氣體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會有少量氣體,它們也可認為是大氣圈的一個組成部分,地球大氣的主要成分為氮、氧、氬、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氣體,這些混合氣體被稱為空氣,地球大氣圈氣體的總質量約為5.136×1021克,相當於地球總質量的百萬分之0.86,由於地心引力作用,幾乎全部的氣體集中在離地面100千米的高度範圍內,其中75%的大氣又集中在地面至10千米高度的對流層範圍內,根據大氣溫度垂直分佈和運動特徵,在對流層之上還可分為平流層、中間層、熱成層等。大氣層保護地表避免太陽輻射直接照射,尤其是紫外線;也可以減少一天當中極端溫差的出現。

大氣的組成

地球早期的大氣層與現今的大氣層完全不相同,富含火山噴發氣體,例如二氧化碳。現在的大氣層只含有極少量的二氧化碳,而富含氧氣。其改變原因是早期的生命形式——微生物體吸入二氧化碳而排出氧氣。這些微生物聚集在一起被稱為藻青菌,依靠光合作用製造能量,它們與早期那些製造氧氣的有機體極為類似。



[編輯] 原始大氣
推測為甲烷(CH4)、氨(NH3)、氫(H2)、水(H2O)等所組成。因為火山爆發所噴出的氣體是二氧化碳(CO2)、氨(NH3)、氮(N2)、二氧化硫(SO2)、甲烷(CH4)、氫(H2)和水蒸氣(H2O),這些氣體在地球冷卻前飛向空中,等到地球冷卻,逃出的氣體因重力而覆蓋地球形成最原始的大氣。其中水蒸氣凝結成為水,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溶於水中變成溶液,因此大氣剩下氨、氫和甲烷,這就是被我們所認為的原始大氣。

1953年,諾貝爾獎得主猶萊(Harold C. Urey)發現將甲烷、氨、氫和水的混合經過放電後,會變成許多的有機化合物包含生命必需的成份——胺基酸。



[編輯] 現今大氣
主要成份為氮、氧、氬、二氧化碳、水……等,組成比率因時地不同,而有所差異,其中以二氧化碳變動率最大。大氣不是密度均勻,是以海平面的密度最大,往上密度漸小,大氣約50%集中在海拔5.6公里內,約80%集中在海拔13公里以內。





氣體
佔有量 (體積比)
對生物的好處

氮氣
78.084 %
維持植物生長

氧氣
20.946 %
呼吸作用原料、幫助燃燒

水氣
0 % ~ 4 %
形成天氣現象、使生物能夠存活

氬氣
0.934 %


二氧化碳
0.0383 %
光合作用原料,提供溫室效應

其它氣體

臭氧
0.000004 %
抵擋有害的紫外線輻射

氦氣
0.000055 %


翻譯:Earth's atmosphere
<未完成>



[編輯] 大氣壓力
由地心引力對地球表面的一群混和氣體所作的作用力即為大氣壓力,故以在地表最大,愈往高處壓力愈小。氣壓在海平面的平均值約1.01×105帕(或稱巴斯卡,Pascal,簡稱Pa,國際單位制中的壓力單位,1帕=1牛頓/米2),相當於76公分汞柱,也就是一般所稱的一大氣壓。

大氣壓力依高度遞減,在低空中每上升5.5公里,壓力約減一半。



[編輯] 大氣層垂直結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e/Top_of_Atmosphere.jpg/180px-Top_of_Atmosphere.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相對其他顏色的光而言,大氣中的氣體散射藍色光較多。所以從外太空來看,地球就有一層藍色光暈。正是因為如此,天空大多數時候也是藍色的。
大氣層垂直結構大致可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氣層、游離層及外氣層,分述如下:



[編輯] 對流層
最接近地面的大氣層稱為對流層,平均高度約10公里。顧名思義,對流層是對流最旺盛的區域,也是天氣現象發生的地方。大氣中的水氣,約有80%存在於對流層,因此它也是蒸發、雲、雨、……最經常出現的區域。每上升100公尺,溫度下降約0.6℃。



[編輯] 平流層
含有臭氧,具有吸收紫外線功能,保護地表免於陽光中強烈紫外線的侵襲,又叫:臭氧層。每升高100公尺,溫度上升約0.65℃,所以又稱:溫暖層。



[編輯] 中氣層
此層主要成份有臭氧、氧、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這些部份是由光化學作用引起之產物,故又稱:光化層。



[編輯] 游離層
又稱:增溫層、電離層,空氣極稀薄,而離子特別多。溫度相當高,且隨高度升高而升高溫度。



[編輯] 外氣層
外太空的起點,含元素中最輕的二種氣體:氦(He)及氫(H2)。
空氣污染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f/Air_.pollution_1.jpg/180px-Air_.pollution_1.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在裝置硫氧化物過濾器前,這座在新墨西哥州的發電廠排放了過量的二氧化硫。
指大氣中某些物質超過一定的限量,或多出每些物質的現象。空氣污染的程度取決於污染源、大氣的轉移及接受物。

[編輯] 污染源

碳的氧化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燃燒石化燃料所產生的物質是空氣污染最主要的來源,因為燃燒所產生的二氧化碳若是過多,會引起溫室效應。汽車引擎中,汽油燃燒不完全會旁放出一氧化碳,當一氧化碳進入肺部,它比氧更容易與血紅素形成穩定的化合物,降低血液運送氧氣的功能,嚴重的的話會造成窒息死亡。

硫的氧化物:如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氮的氧化物:如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烴類:如苯、汽油等。
塵埃與浮游物

[編輯] 大氣的轉移
意謂大氣減輕空氣污染的天然程序;雖然大氣能夠減輕污染,但有其極限,並不是無止盡的清除。

[編輯] 接受物
指對污染接受的程度,接觸污染物的歷程很重要,有些生物體內的功能,可以排除某些污染物,然而也有的污染物會積存在身體內,導致生病或死亡。
參考: wikipedia


收錄日期: 2021-04-23 22:21:5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15000051KK0264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