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為什麼能為了治水工作十三年,更三過家門不入?

2007-10-16 2:33 am
禹為什麼能為了治水工作十三年,更三過家門不入?
難道他沒有親情?只為了工作?因公忘私?

回答 (5)

2007-10-21 11:09 pm
✔ 最佳答案
Q:禹為什麼能為了治水工作十三年,更三過家門不入?
A:對於禹三過家家門而不敢入,曾於不同文學中出現,如以下:
《孟子·滕文公上》載:“禹疏九河……三過家門而不入。”

而為什麼三過家門而不入?
從以下記載中可看到一般人認為的原因:
*《尚書·皋陶謨》記載禹說:“娶于塗山,辛壬癸甲,啓呱呱而泣,予弗子,唯荒度土功。

*《呂氏春秋》記載:“禹娶塗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複往治水。”
他在娶妻及兒子出生時都不敢留在家裡一會,而要立刻繼續前往治水,就成了大家認為禹因公忘私,捨己為人的觀點。
然而,他真的只是因公忘私而離家十三年?
司馬遷的《史記》裡就提出了我認為較人性化的原因。
《史記·夏本紀》裡曾這麽寫:“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薄衣食,至孝于鬼神。卑宮室,致費于溝淢”。重要的一點,不是禹不想入,而是不敢入。
先想大禹的父親鯀因為治水九年無功而被舜處死,天下人也都覺得鯀死得應該,“天下皆以舜之誅爲是”。父親治水不成而被殺,一直都可能在禹心中存下陰影。然而,禹後來又被四岳舉薦治水,禹即使想推脫,終究是推不過了,只好硬著頭皮上了。他當然想到,如果自己重蹈父親的覆轍,又有可能再有“天下皆以舜之誅爲是”。叛君如叛虎,這是歷代不能變之事;就算再賢明的君主如堯舜,也難保有一天不會在自己項上開刀。
從這我們可以想見他是在一種什麽樣心境下治水的,弄不好就要付出生命的,這樣我們就能順利的理解他爲什麽過家門而 “不敢入” 了,爲什麽要“薄衣食”、“卑宮室”了。他是提著自己的腦袋在治水的,還敢有半點分神之舉嗎?
何況他“自明”,明白自己的身份地位跟市舜無法相比,自己的千言總及不上舜的一句話;只要舜說你為了私人事而亡記公事,那你項上人頭可又有不保了(或又被祝融殛死)。由於他不願意“以卑觸尊”,即使他是有機會進家門,但他不願意“觸尊”;因爲身不由己,不能進,也不會進。若他治水不成,更有可能禍及妻兒,所以保住全家大小的性命是重要的,亦不是代表其對家人無情。
而且事在緊迫,上頭授予了一項可能會送命的任務,自然不敢殆慢。《淮南子-原道訓》中曾說:“禹之趨時也,履遺而弗取,冠挂而弗顧,非爭其先也,而爭其時也。”,他的鞋子和帽子丟了,都顧不上伸手去撿起來,甚至顧不上看上一眼,就是爲了去爭取時間,趕緊把水治好!可見他是要爭分奪秒,連撿鞋子和帽子的時間都沒有,那有時間在家逗留。他還要經常“勞身焦思”,想出治水的對策。
可見他不是完因公忘私,只是為勢所迫下不敢忘公;亦見不出他曾有漠視親情之舉,只是無時間盡天論之樂而已。
至於為什麼能為治水工作十三年?
他的父親鯀用九年都未治水成功,更何況臨時接下工作的禹。十三年用來治水,其實很正常而已。
參考:
(1)《史記·夏本紀》

(2http://www.wms.edu/blog/u/44/archives/2006/20061221162840.html
(3)http://www.1history.cn/redirect.php?tid=143013&goto=lastpost

2007-10-26 6:31 am
Marco這題的答案比我另一題的強太多了!
2007-10-26 6:24 am
MARCO兄很正!
2007-10-16 2:46 am
因公忘私是主要的原因,

當然也可能有其它原因

例如他可能知道自己一踏進家門,便會不捨得家人,不會工作下去。
2007-10-16 2:39 am
因為他想幫大眾服務吧
或者他想做善事
積點陰德吧
以上各人想法
參考: 自己


收錄日期: 2021-04-13 13:56:1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15000051KK0259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