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天水圍新市鎮位於新界西北面,於1987 年開始發展。天水圍佔地約430 公頃,主要來自填平低窪的土地。位於新市鎮南面的發展區面積為220 公頃,供約200,000 萬人居住,並具備基本建設及各類社區設施,以應付居民的需要。輕便鐵路天水圍支線、以及把該區與主幹公路網連接的新道路使來往元朗、屯門及市區各處更加方便。
新市鎮北面的預留區佔地約210 公頃,區內的主要基礎配套工程已於1998 年7 月展開,由2000 年開始至2004 年分期完工,以配合居民遷入預留區內的房屋發展。西鐵及伸展至預留區內的輕便鐵路已於2003年年底通車。在新市鎮的東北,一幅人工濕地現已建成以作為預留區發展及米埔自然保護區之間的緩衝區。人工濕地已發展為濕地公園,並於2006年5月開放給公眾使用。天水圍新市鎮的總計劃人口約為306 000而目前的人口約為270 000。
天水圍原本是元朗的一條圍村。周邊的地方前身如南生圍一樣,是一大片魚塘(基圍)。1970年代末,以長江實業為首的天水圍發展有限公司取得了天水圍的土地資產,並打算自行把天水圍以新市鎮的形式進行發展。1982年該公司與香港政府達成協議。政府宣佈收購天水圍的全部土地,並改由政府發展天水圍新市鎮。1980年代末,政府展開了天水圍新市鎮的發展。周邊的魚塘被填平並發展成為以住宅為主的新市鎮。1992年,天水圍第一個公共屋邨天耀邨落成。而天瑞邨則於1993年落成。在1991年至1998年間,由長江實業發展的嘉湖山莊各期相繼入伙。早期,樂湖居和天耀邨一帶是天水圍的中心區。隨著嘉湖銀座及嘉湖海逸酒店於1999年開幕,天水圍公園及嘉湖銀座一帶成為了新的市鎮中心。同年,大欖隧道正式通車,天水圍居民從此不需要依靠屯門公路或大老山隧道來往市區。天水圍南部發展大致完成,現在已經成為非常繁榮的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