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納米比亞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Namibia)位於非洲西南部,北靠安哥拉和尚比亞,東連波札那,南接南非。海拔1000-2000米,乾旱少雨,屬亞熱帶、半沙漠性氣候。該國分為13個行政區和50個地方政府,首都溫得和克(Windhoek)。
納米比亞1990年3月21日從南非統治下獨立。現人口約200萬。
歷史
主條目:納米比亞歷史
最早居住在納米比亞乾燥的土地上的是布須曼人(Bushmen)、達馬拉族人(Damara)和納馬族人(Namaqua)。公元14世紀,班圖人自非洲中南部遷徙,其中少量人在今納米比亞一帶定居。1884年,德國佔領西南非洲沿海地區,宣佈該地區為德國殖民地,名為德屬西南非洲。1890年德國佔領西南非洲全境。1915年被南非佔領。1919年國際聯盟將西南非洲交給南非進行委任統治,1946年聯合國托管理事會要求南非將西南非洲作為聯合國托管領地,遭到南非政府拒絕。1949年4月南非議會通過《西南非洲事務修正法》,將西南非洲作為本國領土對待,並推行種族隔離政策。1958年至1964年,納米比亞黑人先後成立西南非洲民族聯盟、西南非洲人民組織和西南非洲民族統一民主組織,1966年起開始展開反對南非的游擊戰。1968年6月,聯合國大會決議將西南非洲更名納米比亞。
20世紀80年代,隨著國際社會壓力增大和南非逐漸實現民主化和種族平等,南非終於同意納米比亞獨立。1990年2月9日制訂了納米比亞憲法,3月21日,納米比亞宣佈獨立,努喬馬成為首任總統。
政治
納米比亞政治:
納米比亞國家元首是總統,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每五年舉行一次。政府由總理及其內閣組成,總理由總統任命產生。當年獨立運動的主要力量西南非洲人民組織(SWAPO,全寫為South-West Africa People's Organisation),已經脫離了其最初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但仍然是納米比亞最大的政黨。
納米比亞兩院由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和國民議會(National Assembly)組成。全國委員會有26個席位,每個地區委員會各有兩個名額,每屆任期6年。國民議會有78個席位,其中72名成員由選舉產生,另外6名成員由總統任命,每屆任期5年。
國民議會是國家的立法機關,而全國委員會則更多地擔任顧問的角色。國家最高司法機關是最高法院,法官由總統在司法諮詢委員會(the Judicial Service Commission)推薦的基礎上任命。
行政區劃
納米比亞行政區劃:
全國被劃分為13個行政區(Region):卡普里維(Caprivi)、埃龍戈(Erongo)、哈達普(Hardap)、卡拉斯(Karas)、奧卡萬戈(Kavango)、霍馬斯(Khomas)、庫內內(Kunene)、奧漢圭納(Ohangwena)、奧馬赫科(Omaheke)、奧姆沙蒂(Omusati)、奧沙納(Oshana)、奧希科托(Oshikoto)、奧喬宗蒂約巴(Otjozondjupa)。
地理
納米比亞地理:
納米比亞地形主要由中央高地組成,最高點為海拔2606米的布蘭德山(Brandberg)。中央高原從北向南綿延,與納米比沙漠(Namib Desert)接壤,西部是草原、南部是奧蘭治河(Orange River)、東部是喀拉哈里沙漠(Kalahari Desert)。
納米比亞屬亞熱帶沙漠氣候,通常燥熱而少雨。除了首都溫得和克在國家的中心,其他重要的城鎮包括港口城市鯨灣(Walvis Bay)和斯瓦科普蒙德(Swakopmund),還有Oshakati、赫魯特方丹(Grootfontein)、楚梅布(Tsumeb)和基特曼斯胡普(Keetmanshoop)。
經濟
納米比亞經濟
納米比亞的經濟以礦產出口為主。採礦業占了整個GDP的20%。主要礦產有鑽石、鉛、銅、鋅、銀、鎘、釩、鍺、鈾、天然氣。納米比亞是非洲第四大非燃料礦物出口國、世界第五大鈾生產國和南半球第二大鉛生產國。1997年鑽石產量為141萬克拉。
納米比亞約一半的人口以農業為生,且必須進口食品。雖然人均GDP是非洲貧窮國家人均GDP的五倍,但大多數的納米比亞人民還是生活在貧窮之中,原因是大範圍的失業、巨大的分配不均和外國人大量的財富。納米比亞經濟與南非關係密切。德屬西南非洲時期,德國總督林德奎斯特(von Lindequist)引進10頭卡拉庫爾羊,紫羔皮隨後成為納米比亞地區農牧業的主要出口項目,該地圖飼養的卡拉庫爾羊數目為世界第一位。工業有肉類加工、鞣皮、魚類加工和乳業。主要貿易對象為歐盟和美國。
2004年納米比亞國民生產總值為147.6 億美元,按購買力折算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7300美元。1998年失業率為35%。
人口和語言
一群在溫得和克的Herero族女人。
一群Himba族女人。
雖然英語是該國的官方語言,但納米比亞是個多語言的國家,這些標示以英語、德語、南非語和Ovambo語寫成。
鳥瞰首都溫得和克納米比亞的大部分人是非白種人(84%),其中大部分為奧萬博族(Ovambo),約占總人口的一半,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區。除了占大多數的黑人班圖族(Bantu)外,還有大群的科伊桑族(Khoisan,例如納馬族(Nama)和布希曼族),這些人都是南非原住民的後裔。科伊桑族人在外表上與班圖族人和白人分別頗大。另外還有共佔總人口約8%的「有色人」(Coloureds)和「巴斯特人」(Basters)。以擁有荷蘭人、德國人、英國人、法國人或葡萄牙人血統為主的白人佔納米比亞總人口的8%,這個比例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繼南非以後第二大的。
宗教方面有約80-90%的人信仰基督教,另外有10-20%的人信仰本地的土著信仰。
一半的納米比亞人將Oshiwambo作為第一語言,然而最通俗的語言是南非語。在新一代人中,最廣泛的語言是英語。南非語和英語都在公開場合交流使用。雖然官方語言是英語,但大多數白人使用南非語或德語。基督教是主要的宗教,信奉路德教(the Lutheran Church)的人是最多。
重要城鎮
納米比亞城市列表:
奧霍波霍(Ohopoho)
翁丹瓜(Ondangua)
楚梅布(Tsumeb)
赫魯特方拜(Grootfontein)
烏薩科斯(Usakos)
戈巴比斯(Gobabis)
溫得和克(Windhoek,國都)
鯨灣港(Walvis Bay)
馬林搭爾(Mariental)
呂德里茨(Luderitz)
浲海姆(Seeheim)
卡拉斯堡(Karasbu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