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這是否焦慮症

2007-10-14 10:06 pm
我有間歇性口吃, 因不知何時發生, 所以都很少說話, 日常生活都無問題。但最近參加咗家長教師會, 重比人選埋做主席, 推唔倒, 結果做咗1年。因要負責舉辦活動, 每當上台講話, 就好緊張, 心跳加速, 有時嗰腦一片空白, 說話唔夠氣, 時常出醜。又經常因此失眠, 這情況是不是焦慮症?點樣克服?我應否繼續做下去或辭職呢?

回答 (1)

2007-10-14 10:16 pm
✔ 最佳答案
香港人患經常焦慮症
為了解香港人患經常焦慮症的人口比例、症狀、求助行為以及此病症所帶來的經濟損失,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健康情緒中心於本年2月3日至15日以隨機抽樣形式,透過電話訪問了3,304位年齡介乎15至60歲的人士,當中1,577人為男性,1,727人為女性。
  在是次調查中,經常焦慮症的定義為在過去半年內曾出現經常擔心或緊張的情況。那些焦慮既比一般人?烈,亦難以自我控制。患者必須符合三項或以上持續出現的身體或情緒症狀,並認為它們造成困擾或影響其日常生活。調查發現有4.1%的受訪者符合經常焦慮症的定義,當中60.2%為女性,39.8%為男性。有21.9%的受訪者雖然未符合經常焦慮症的定義,但屬於容易焦慮者。以這個比率作參考,估計全港15至60歲的人口中有112,793人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經常焦慮症,當中65,541人為勞動人口。
  經常焦慮症患者對很多不同類型的事情也會產生焦慮感覺,有43.7%無緣無故也會焦慮。經常焦慮症患者常見的症狀有容易疲倦(84%)、難以集中精神(82.9%)、易發脾氣(80.8%)、失眠(76%)、周身痠痛/肌肉緊張(74.2%)及無法安靜下來(67%)等。有超過九成的患者覺得這些焦慮症狀對他們造成困擾。有超過六成的患者曾因為經常焦慮而感到情緒低落,亦有超過四成患者曾出現不想做人的念頭。
  外國有不少調查均指出,經常患慮症所導致的經濟損失非常龐大。是次調查中,九成的患者認為經常焦慮症對他們的工作造成影響,其中超過五成認為如果焦慮症狀消失,他們的事業發展會比現在最少好五成。根據統計,他們平均每人每月因患有經常焦慮症而損失$5,740的生產力。以這個數值估計,平均每年香港因經常焦慮症所損失的生產力則高達四十五億一千四百萬港元。這個數字實在遠超治療所需要的費用。我們估計,若香港能有效解決經常焦慮症這個問題,那便能為香港帶來每年最高達四十億八千一百萬的經濟效益。所以,投放更多資源在治療經常焦慮症上是非常值得的。
  有過半數的患者曾進行各類型的身體檢查,例如驗血(43.5%)、X光檢查(35.8%)、心電圖(25.6%)或腦掃瞄(11.8%)等,但當中約八成人表示即使身體檢查結果大致正常,他們仍會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調查又發現有患者曾嘗試以飲酒或吸煙(34.7%),甚至服用可被濫用的藥物(6.3%)來減輕焦慮。
  雖然經常焦慮症對患者帶來生活上的困擾,有近六成的患者並沒有求診,這反映市民對經常焦慮症的認識不足,也不知道怎樣尋求有效的治療。求診者中,有約一半人曾到家庭醫生求診。接受治療後,只有約兩成人有明顯好轉或痊癒。向醫生求診的患者中,有45.4%是服用鎮靜劑或安眠藥,而服用能有效治療經常焦慮症的血清素調節劑者卻只有3.5%。
  由於患者的焦慮比一般人?烈,不少患者也有被醫生(46.7%)、家人或朋友(51.5%)否定其焦慮感覺的經驗。有85.1%的患者家人曾對他們說「想開點便可」或 「不要想那麼多便可」,亦有75.6%的醫生對他們說過類似的說話。這些否定的說話不但不能給予患者支持,更會令患者認為他們不了解自己的感受而選擇把感受藏於心裡,不再向他人傾訴(73.4%)。
  是次調查反映出經常焦慮症在香港十分普遍,它為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及導致功能受損(包括生產力的損失),但市民對此病認識並不足夠,而且病症一般也不在醫療保險的保障範圍內,以致大部份的患者得不到適當的治療。政府及有關當局應為家庭醫生提供有關的訓練,令更多家庭醫生能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療。另外,經常焦慮症所帶來的經濟損失,遠比治療所需的費用還要高,所以,政府、非政府組織或其他僱主是值得為其僱員提供經常焦慮症的測試,並鼓勵有經常焦慮症問題的僱員及早接受治療,例如心理及藥物治療、僱員支援計劃或壓力管理工作坊等。

是次調查中經常焦慮症的定義

認為自己是一個容易擔心或緊張的人

在過去6個月曾出現經常擔心或緊張的情況

出現的擔心或緊張較一般人多

出現的擔心或緊張是難以自我控制的

在過去6個月,很多時出現以下最少三項的情況:
a. 無法安靜下來
b. 容易覺得疲倦
c. 易發脾氣
d. 難以集中精神
e. 周身痠痛或肌肉緊
f. 失眠

覺得這些擔心或緊張的症狀帶來困擾 或 覺得這些症狀對工作、學業、家庭、做家務或社交生活帶來影響。

肚瀉或便秘未必是感染了細菌、病毒,有機會是由於腦部的血清素不足,引致一種名為腸胃焦慮的病症。中文大學的調查指出,有5.4%受訪者患有腸胃焦慮症,估計全港約有28萬人受該病困擾,而他們同時患上經常焦慮症的風險更是一般人的6.1倍。

中大健康情緒中心於今年7月委託中大亞太研究所,利用電話訪問了2,005名年齡由15至65歲,結果發現5.4%的受訪者在過去一年有出現「腸胃焦慮症」的徵狀,4%則有「經常焦慮症」的徵狀。

香港情緒中心主管李誠指,腸胃焦慮症並不是真正的腸生病,而是控制情緒的神經出現問題。他表示,腸胃焦慮症病人同時患有焦慮症的風險,是一般人的6.1倍,而經常焦慮症的人中,兩成二人亦會同時患上腸胃焦慮症,顯示兩者之間有著一定關係,若未獲正確治療,嚴重可演變成抑鬱症。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臨床副教授胡志遠解釋,腸胃內的神經細胞,與控制腦部情緒的神經傳訊物血清素相同,一旦血清素分泌不足就可引致腸胃不適、反覆出現肚瀉及便秘、排便次數改變,如三天一次或一天三次等,情況若持續3至6個月,並可被介定為患上腸胃焦慮症。

家庭醫生認識不足

不過,面對以上症狀,大部分家庭醫生也未必有正確的認知,造成誤診。胡志遠表示:「曾經有一名患有嚴重便秘的病人,期間接受了大腸切除手術,但依然未能了解病因,最後因抑鬱而跳海自殺。如能及早依循正確方法治療病人,輔以治療情緒病的血清素治療,病人根本無須切除大腸。」李誠呼籲市民正確認識焦慮症和腸胃病之間的關係,如發現腸胃病持續而沒有明顯生理原因,應及早求醫。 (都市)



個案二:現年32歲的伍小姐,自小就出現焦慮症徵狀,至7年前更開始經常感到腸胃不適,每早起來、未進食任何早餐便嚴重肚痛,曾向30多名醫生求醫,惟只表示是患有腸胃炎等病症。三年前,伍小姐的情況愈趨嚴重,被轉介至精神科後確診患有腸胃焦慮症,醫生輔以血清素等藥物治療下,終成功將腸胃不適問題治癒。

收錄日期: 2021-04-15 22:20:1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14000051KK0239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