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郭沫若
[編輯首段]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位於北京什剎海西岸前海西街18號郭沫若故居內的郭沫若坐像郭沫若(原名郭開貞,字鼎堂,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是中國現代具影響力的詩人、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劇作家、社會活動家,甲骨學四堂之一。曾任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文聯首任主席、中國科大首任校長。
目錄 [隱藏]
1 生平
1.1 早年
1.2 流亡日本
1.3 抗戰
1.4 建國後
2 家庭情況
3 主要著作
4 參見
5 注釋
6 參考文獻
7 外部連結
[編輯] 生平
[編輯] 早年
郭沫若是四川樂山人,少年曾就讀於成都石室中學。父親郭朝沛經營家業。母親杜遨貞,是一個沒落的官宦人家的女兒。
1914年,郭沫若留學日本,在九州帝國大學學醫。1921年發表第一本詩集《女神》,書中洋溢著強烈的浪漫主義氣息,受當時青年學子廣泛歡迎;同時又與郁達夫等人一同創立上海文學學社「創造社」,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旗手。
1922年3月15日《創造季刊》問世。1926年到1927年任國立武昌中山大學籌備委員會委員。
1927年他就任蔣介石總司令指揮下的北伐軍總政治部主任。安慶「三二三慘案」之後,蔣介石著手清黨,郭沫若在朱德的家裡,寫下了聲討蔣介石的檄文《請看今日之蔣介石》,指出「蔣介石是流氓地痞、土豪劣紳、貪官污吏、賣國軍閥、所有一切反動派——反革命勢力的中心力量」,是「一個比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張宗昌等還要凶頑、還要狠毒、還要狡獪的劊子手」。隨後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加入中國共產黨。蔣旋即通緝郭沫若,1928年2月郭只好到日本避難。
[編輯] 流亡日本
旅居日本的郭沫若開始研究甲骨文、金文。1930年撰寫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通過引用當時的歷史文獻資料與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學發展規律的論斷,證明中國同樣經歷過原始社會、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這個説法現在受到海外學者的爭議)。隨著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綱領的中國共產黨走上執政舞臺,該書被當作今後相當一段時間內中小學課本的參考教材之一。
[編輯] 抗戰
郭沫若在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回國。儘管他有一個日本籍妻子,這個妻子沒有跟隨他來中國。回國後前往南京拜謁汪精衛、蔣介石,要求蔣原諒從前的事情,並擔任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期間,組織了聲勢浩大的武漢抗戰文化運動,發動歌詠、話劇、電影等各界一同宣傳抗戰。他本人也創作了大量話劇劇本,鼓舞民心士氣,包括《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南冠草》、《孔雀膽》、《高漸離》等六齣悲劇作品。
1948年國共內戰期間郭沫若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編輯] 建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歷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委員、中日友好協會名譽會長等職。
1951年獲頒蘇聯列寧和平獎。
1957年5月27日在回答《光明日報》記者問「言者有罪還是無罪」時,他說:「無罪者的言者無罪,有罪者的言者還是有罪的。」
1958年郭沫若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9年,郭沫若創作了以「翻案」為主旨的歷史劇《蔡文姬》與《武則天》,極力美化曹操與武則天的歷史形象。許多人認為這是為了迎合毛澤東而創作的。
1962年,為了紀念鄭成功逝世三百週年,郭沫若創作了電影劇本《鄭成功》,但因不久後即爆發文化大革命,未能拍攝。
1966年文革爆發,郭沫若發表談話:「在一般的朋友、同志們看來,我是一個文化人,甚至於好些人都說我是一個作家,還是一個詩人,又是一個什麼歷史學家。幾十年來,一直拿著筆桿子在寫東西,也翻譯了些東西。按字數來講,恐怕有幾百萬字了。但是,拿今天的標準來講,我以前所寫的東西,嚴格地說,應該全部把它燒掉,沒有一點價值。」這段談話常被後人指責:郭沫若只顧自保,為全盤否定歷史的極「左」思潮推波助瀾。
文革當中的1971年,郭沫若發表學術論著《李白與杜甫》。書中過於美化李白,貶低杜甫,為人詬病。
郭沫若以毛澤東的詩友著稱,和毛時有詩詞唱和。他曾高度讚頌毛澤東的詩詞和書法[1];也曾賦詩讚美史達林[2]。郭沫若在文革初期被批判,很快就得到了特別保護[3];他寫了許多讚美文化大革命的詩作,包括直接讚美江青的詩[4],在整個70年代基本安然無恙。1976年5月12日,郭沫若寫了《水調歌頭•慶祝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十周年》[5],但過了僅僅五個月零九天,四人幫被逮捕之後,他立即又賦一首《水調歌頭》抨擊「四人幫」[6]:這也是後來他的政治人格受到質疑的主要原因。
1978年3月,郭沫若發表了《科學的春天》的書面報告(內容實為原中宣部國際宣傳處幹部胡平起草),號召知識分子鑽研學術。6月12日在北京逝世。根據其遺囑,郭的骨灰灑在山西昔陽縣大寨人民公社的梯田中。
在中國許多名勝地點都可以看到郭沫若的書法作品。
[編輯] 家庭情況
1912年,郭沫若與張瓊華(1890年-1980年))在父母的包辦下結婚,五天後郭沫若離家,兩人沒有離異,以後68年張瓊華一直守在郭沫若老家。
1916年,郭沫若在日本與安娜(原名佐藤富子,1893年-1994年)同居,安娜為此斷絕了與父母的關係。他們生有五個子女:長男郭和夫,次男郭博,三男佛生,女兒淑瑀,四兒志鴻。1937年,郭沫若不辭而別離開日本,與安娜斷絕了聯繫。抗日戰爭結束後,安娜帶著孩子來到中國,當他知道郭已另有家庭後,選擇了離開,以後中共為他們提供了生活上的幫助。
1938年,郭沫若跟於立群(1916年-1979年)同居,並於1939年夏補辦婚禮。共生四男二女,兒子漢英、世英、民英,女兒庶英、平英,另一小兒子姓名不詳。1967年,郭民英自殺。1968年,郭世英年被北京農業大學的紅衛兵抓去刑訊逼供,不久從四樓墜下而死。1979年,於立群縊死於北京故居[來源請求]。
另外郭沫若還有多位情人,包括彭漪蘭、於立忱(1912年-1937年),於立群的胞姊)、黃定慧(黃慕蘭,1907年- )等。
郭在私人生活上的一些事實,譬如先後與多人結婚,對於立忱的始亂終棄(而間接甚或直接導致其自殺[7]),為不少世人所詬病不齒。
郭沫若與安娜所生之女郭淑瑀,後來與林愛信結婚,生一女林叢。林叢後留學日本,歸化為日本籍,改名藤田梨那,現任日本國士館大學文學部中國文學教授,參與創立日本郭沫若研究會。
[編輯] 主要著作
考古、歷史研究
《甲骨文字研究》
《卜辭通纂》
《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
《中國古代史的分期問題》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
《李白與杜甫》
《英詩譯稿》
《甲申三百年祭》(1944年)
《青銅時代》
《十批判書》
《奴隸制時代》
主要詩集
《女神》
《星空》
《前茅》
主要劇作
《卓文君》
《王昭君》
《棠棣之花》
《屈原》
《虎符》
《孔雀膽》
《蔡文姬》
《武則天》
《鄭成功》
以上作品集結為《郭沫若全集》38卷,分為文學編(20卷,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歷史編(8卷,人民出版社出版)、考古編(10卷,中國科學出版社出版)。
[編輯] 參見
郭沫若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