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歷史功課…急!通識科

2007-10-14 12:42 am
試以文字或圖表說明北區的特色。(可從北區的歷史、發展過程、居民生活習慣、傳統風俗等各方面加以解釋)

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請請請請請請請請請請請請請請請請請請請
幫幫幫幫幫幫幫幫幫幫幫幫幫幫幫幫幫幫幫
忙忙忙忙忙忙忙忙忙忙忙忙忙忙忙忙忙忙忙
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
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
!!!!!!!!!!!!!!!!!!!!!!!!!!!!!!!!!!!!!!!!!!!!!!!!!!!!!!!!!!!!!!!!!!!!!!!!!!!!!!!!!

回答 (2)

2007-10-16 7:08 am
✔ 最佳答案
北區面積約14,000公頃,人口約為300,000人,其中約70%人口居於上水和粉嶺新市鎮的公營房屋。鄉郊居民人口約為40,000人,分布於區內111條村落。

北區包括上水、粉嶺、沙頭角和打鼓嶺四個分區,是目前最能保留傳統新界鄉郊特色的地區之一。

上水及粉嶺一帶古時名為"雙魚市",因為上水北面有一條"雙魚河"。自從廖氏一族於元末由福建遷來廣東南部以後,子孫漸漸散遷於今日新界的橫眉山、嶺下、小杬、雙魚、福田、上水一帶等地,並建成村落。直至七世祖廖南沙,主張族人應聚居在一起,子孫才會昌盛。於是根據風水學說追尋"龍脈",然後選定龍口地形像鳳的地方,合力鑿池(即所謂護城河)築城,建成"圍內村"並號召廖氏子孫盡量遷進圍內居住。由於圍內村正位於梧桐河之上,廖氏族人便稱之為"上水鄉",上水便逐漸成為附近一帶地區的名稱。

粉嶺名字的由來,與區內一座名叫大嶺山的地方有關。相傳山上有一塊石壁,雪白如粉,居於附近的鄉民,便稱之為"粉壁嶺",位於附近的鄉村,便成為粉壁嶺村。在天旱時,鄉民會帶備三牲酒禮,跑到壁前祈求天降甘霖。據說由於有求必應,村民漸漸稱這座山為"靈山",現在香港的地圖也有顯示靈山的位置。山既已改名,粉壁嶺村也被簡稱作"粉嶺村",粉嶺也就逐漸成為附近一帶的名稱。

沙頭角的得名來自一個典故﹔相傳清朝時代有一位大臣,一天來到沙頭角一帶巡視,抵達海濱時,面對著碧波盪漾的大鵬灣和銀白的沙灘,不禁雅興大發,吟起詩來﹕"日出沙頭,月懸海角"。自此這個區域便被稱為沙頭角了。

相傳打鼓嶺之得名和抵禦外侮有關。清朝以來,打鼓嶺六約居民,時常受到深圳河以北的黃背嶺村民欺壓,苦不堪言。由於黃背嶺村人多勢眾,打鼓嶺區的村落則人丁較少,無法抵擋黃背嶺村民的襲擊,於是在區內設一皮製大鼓,相約倘遭黃背嶺村民來犯,便立刻奮力擊鼓通知區內民眾,拿起武器,群起抗敵。由於擊鼓衛約成了本區的一大特色,"打鼓嶺"因而得名。

北區的早期居民均以務農為生,故此區內農田處處,郊野青?。今日的上水和粉嶺雖已逐漸發展為現代化的新社區,然而傳統的農業社會和鄉村在大時代的轉變下並沒有被淘汰。

由於與深圳只有一線之隔,北區的羅湖、文錦渡和沙頭角遂成為通往中國的重要陸上管道。
2007-10-15 12:37 am
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
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


收錄日期: 2021-04-13 19:41:3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13000051KK0311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