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殉是原始社會末期和奴隸制時代的普遍現象,即用活人為死去的氏族首領或奴隸主殉葬。這種現象一直延續到春秋戰國才轉變為俑葬。
大體說來,春秋戰國時期的俑多為奴僕形象,體型很小,最小的只有幾厘米,數量也不太多。
秦漢時期俑的數量大增,除秦陵兵馬俑外,漢代帝王陵和貴族墓中也有大量的陶俑或木俑。漢俑的體型比秦俑小,但造型卻比較生動,俑的形象有兵馬、侍女、樂隊等。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墓葬中有用陶瓷製成的奴僕俑、出行儀仗俑和重裝騎兵俑等。
隋唐時期,隨葬的俑群逐漸制度化,三彩俑開始流行。出土的三彩俑多為樂隊、騎吏、胡人和鎮墓獸等。
在宋以後的墓葬中,陪葬俑逐漸被紙製的陪葬器具所取代,俑的數量日益減少,出土的俑多為與堪輿迷信有關。
在歷代的陪葬俑中,秦始皇陵兵馬俑是最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