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認識

2007-10-13 7:17 pm
1. 秋天的樹葉為什麼會變色?

2. 海水為什麼是鹹的?

回答 (2)

2007-10-13 7:22 pm
✔ 最佳答案
秋天的樹葉為什麼會變色:

為什麼到了秋天,樹葉就會染上色彩鮮艷、看了賞心悅目的
顏色呢?在此為您介紹為什麼秋天樹葉的顏色會產生變化…

秋天的樹葉分成紅色與黃色,伊呂波楓、百日紅、柿子和常
春藤等都是會變紅的葉子,銀杏、白楊、洋梧桐、洋槐樹等
都是會變黃的葉子;夏天過去,樹葉與樹枝之間,有一個稱
為「離層」的小細胞層,讓樹葉與樹枝的水分及養分不會互
相流通。

樹葉變紅的原因:殘留在葉中的養分因為「離層」的關係無
處可去,最後轉成了糖分及氨基酸聚積在葉片裏,所以產生
紅色素,這個紅色素會在葉片的細胞中擴散開來,讓樹葉變
紅。

樹葉變黃的原因:樹葉會變黃,並不是它本身所製造出來的
黃色素,而是葉子本身有黃色的色素,但平常都被葉綠素的
綠色所蓋住,等到樹木準備過冬的時候,葉綠素就會被破壞
掉,黃色就會顯現出來。

海水為什麼是鹹的:

海 水 是 鹹 的 , 其 原 因 是 海 水 中 含 有 各 種 鹽 分, 平 均 每 1000 克 海 水 中 含 35 克 鹽。 有 人 估 計 , 如 果 把 海 水 中 所 有 的 鹽 分 都 提 取 出 來,鋪 在 陸 地 上, 可 得 到 厚 153 米 的 鹽 層; 如 果 鋪 在 我 國 的 國 土 上 , 可 使 我 國 平 均 高 出 海 面 2400 米 左 右。

海 洋 剛 形 成 時 , 海 水 和 江 河 湖 水 一 樣 , 是 淡 的 。 後 來 , 雨 水 不 斷 地 沖 刷 岩 石 和 土 壤 , 並 把 岩 石 和 土 壤 中 的 鹽 類 物 質 沖 入 江 河 , 而 江 河 的 水 流 到 大 海 , 使 海 洋 中 的 鹽 分 不 斷 增 加 。 與 此 同 時 , 海 中 水 分 不 斷 蒸 發 ( 鹽 幾 乎 不 會 蒸 發 ), 這 就 使 鹽 的 濃 度 越 來 越 大 。 當 然 , 這 個 過 程 是 很 漫 長 的 。

這 麼 說 來 , 海 洋 一 定 會 越 來 越 鹹 了 。 含 鹽 量 高 達 25% 的 死 海 似 乎 肯 定 了 這 種 推 測 。 其 實 不 然 。 因 為 海 洋 也 通 過 以 下 幾 種 方 式 " 釋 放 " 鹽 分 、 把 鹽 分 " 歸 還 " 於 陸 地 :

1.海 洋 中 含 鹽 類 的 可 溶 性 物 質 的 濃 度 達 到 一 定 程 度 時 , 會 互 相 結 合 成 不 溶 性 化 合 物 , 沉 入 海 洋 的 底 部 。   


2.海 洋 中 的 生 物 體 內 吸 收 了 一 定 的 鹽 類 物 質 , 當 海 洋 生 物 死 去 後 , 它 的 屍 體 沉 到 海 底。   
3.颱 風 暴 發 時 , 狂 風 巨 浪 , 海 水 被 卷 到 陸 地 上 , 海 水 中 的 鹽 類 物 質 也 被 帶 到 陸 地 ; 從 漫 長 的 陸 地 變 遷 歷 史 看 , 在 海 洋 的 海 灣 地 帶 , 由 於 地 殼 的 升 高 而 與 海 洋 隔 斷 。 這 些 被 隔 離 的 地 帶 , 在 太 陽 光 的 " 肆 虐 " 下 , 變 成 陸 地 , 留 下 大 量 鹽 分 。

那 麼 , 海 水 會 不 會 越 變 越 淡 呢 ? 這 也 不 大 可 能 , 雨 水 和 江 河 湖 水 每 天 連 續 不 斷 地 流 入 海 內 , 海 水 的 鹹 度 會 保 持 相 對 的 平 衡 狀 態 。 當 然 , 這 不 排 除 在 某 一 個 海 域 某 一 段 時 間 , 海 水 會 變 鹹 或 變 淡 。
2007-10-13 7:24 pm
其實落葉對植物來說,是一種新陳代謝,植物的導管、篩管相當於動物的動脈,但它們沒有類似靜脈的導管以輸送廢棄物。所以像酵素渣和色素渣等大型分子無法排出體外,最後逼不得已,它們會採取壯士斷腕的方式落葉。若葉子廢棄物太多時,葉綠素會被分解,而其它色素(如胡蘿蔔素)就會使葉子變黃或紅,這時葉子雖漂亮,但已是夕陽近黃昏矣。隨時皆有可能飄落。溫帶的落業樹在進入冬眠時,為防止水分蒸發,會選擇晚秋時落葉,其實這也是一年一度的排泄作用,而常綠闊葉林、針葉林看似無落葉,其實只是逐漸凋零更新罷了
樹葉的主要功能是透過光合作用提供養分給樹木。樹葉的細胞含有葉綠素,這種化學物質讓細胞能吸收陽光,並利用吸收到的能源製造養分。每年都會脫落樹葉的樹木稱為落葉木(deciduous),它們透過一種複雜,且消耗大量能源的過程脫落葉子,這個過程稱為脫離(abscission)。秋季來臨時,由於日照時間縮短和溫度的變化,樹葉會停止製造葉綠素,葉子中剩餘的養分會被輸送到樹幹和樹根中儲存。因為葉綠素是綠色的,在停止製造葉綠素之後,樹葉中的其他化學色素就會顯露出來,如黃色和橘色等,所以樹葉會在此時變色。當糖分留存在樹葉中時,就會出現紅色和紫色。 F
同時,在葉梗部位的細胞會開始形成軟木膜,稱為分離層。等到所有的養分都離開樹葉後,分離層中的細胞會自行消化,而由於樹葉已經和樹幹隔離,所以待附著力消失後就會掉落。
根據麻州大學艾摩斯特分校的生物學教授伯納魯賓斯坦表示,所有的樹木都有不同的「脫離」速率和方法。舉例來說,橡樹的枯葉整個冬天都會留在樹幹上,因為分離層不會完全脫落。對同種樹木來說,樹齡較年輕者,樹葉留在樹幹上的時間也會比較久。由於日照減少是誘發「脫離」的因素,所以如果落葉樹位於街燈的人造光旁邊,落葉的速度就會比較慢。
松樹、雲杉、香柏和樅樹等常綠木的樹葉或針葉不會每年掉落。因為這些樹種的針葉上有一層厚厚的保護蠟,而且細胞內的汁液所含的物質可以抗凍。常綠木的針葉會不斷掉落及更新,而不是一次掉光,而且針葉的壽命甚至可達好幾年。h9:]g
我們很難明確解釋為什麼落葉木的葉子會每年掉一次,常綠木的葉子卻不會掉落得那麼頻繁,但可以確定的是,那是植物為了適應氣候的結果。魯賓斯坦認為,落葉木在冬天脫落樹葉,就可避免敏感的樹葉組織因低溫而死亡;至於常綠木則因通常生長在寒帶,所以對酷寒的耐受力比較強。
放眼望去,我們看到的樹葉幾乎都是綠的,因為它含有一種叫做葉綠素的物質。這種物質不溶於水,卻可溶於酒精中,所以你摘一片綠葉回家,放在酒裡煮一煮,結果你會發現葉子變白了,而酒卻變綠了
葉綠素不是單純的化合物,它是由藍綠色的葉綠素A,以及黃綠色的葉綠素B所組成。你可以再做個實驗,把藍色的顏料加上黃色的顏料調和好後,是不是就變成了綠色。

葉綠素能幫助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而陽光也是光合作用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葉子會將葉綠素較多的正面朝向陽光,而葉子正面的顏色,也會比背面深。
平常葉子中葉綠素的綠色會非常濃,但到了秋天,葉子中所含黃色的葉黃素就會增加了。這時,葉綠素慢慢被破壞,葉黃素把葉綠素完全遮蓋住,而葉子也就由綠色變成黃色了。

因為億萬年以來,不斷有風化岩石和剝蝕的山岩裏的鹽,給沖到海裏去,加上海洋裏的岩石也有鹽溶到海水中。鹽在海洋中再沒有別的去處,只有留在海水中。

2.土裡、水裡、岩石裡、小石子裡……地球上,到處都有或多或少的鹽。每當河流注入大海時,也就不停的把鹽帶到海裡。海水裡會有很多鹽,是因為水會蒸發掉,但是鹽卻留下來了。

3.因為海水中包含了一些鹽類物質。事實上,海水中的水只佔96.5%,其他的3.5%則為氯化鈉、氯化鎂等鹽類。這些鹽類在海水中的含量以鹽度來表示,鹽度指的是一公斤海水中所有溶解物質的總量,一般海水的鹽度約為35%0 (即一公斤海水中有35公克的鹽類) 。海水中的鹽是從哪來的?顯示陸地上的火山噴發,沙塵暴以及河流均會帶入大量的鈉、鎂、鈣、硫、碳、氯等元素進入海中,海底的中洋脊處也會輸入相當數量的鹽類元素。當然,如果只有鹽類元素不斷的輸入海洋,海水會變得越來越鹹 (水氣蒸發是不會帶走鹽類元素的) 。
-------------------------------------------------分隔線-----------------------------------------------------
一、
據說海的形成是在地球的年齡將近45億歲的時候。
因為海水中有鹽的成分,所以說海水是鹹的。不過,這種鹽份是在海開始形成的時候就已經有了。
似乎在開始形成熱地球的周圍,混雜著從地球底層噴出的水蒸氣,其中含有鹽酸的成分,當地球冷卻後就形成鹽酸海;鹽酸海從周圍的岩石中溶解了鉀和鈉,於是就出現了含有鉀和鈉這兩種成份的鹽了。
然而,為什麼湖水不是鹹的呢?因為蒸發到空氣中的水分,在經由雨、雪以及地下水的形成匯集到湖中,就成了湖水。而湖水的鹽份是海水的幾百分之一,所以我們感覺不到鹹味。
但是,如果是沙漠中的湖,湖水不斷的被蒸發,那麼湖中的水也會像海水一樣鹹了。瞧!那橫跨約旦和以色列的「死海」,不就是聞名於世的鹹水湖嗎?
------------------------------------------------------------------分隔線*----------------------------------
海 水 是 鹹 的 , 其 原 因 是 海 水 中 含 有 各 種 鹽 分, 平 均 每 1000 克 海 水 中 含 35 克 鹽。 有 人 估 計 , 如 果 把 海 水 中 所 有 的 鹽 分 都 提 取 出 來,鋪 在 陸 地 上, 可 得 到 厚 153 米 的 鹽 層; 如 果 鋪 在 我 國 的 國 土 上 , 可 使 我 國 平 均 高 出 海 面 2400 米 左 右。

海 洋 剛 形 成 時 , 海 水 和 江 河 湖 水 一 樣 , 是 淡 的 。 後 來 , 雨 水 不 斷 地 沖 刷 岩 石 和 土 壤 , 並 把 岩 石 和 土 壤 中 的 鹽 類 物 質 沖 入 江 河 , 而 江 河 的 水 流 到 大 海 , 使 海 洋 中 的 鹽 分 不 斷 增 加 。 與 此 同 時 , 海 中 水 分 不 斷 蒸 發 ( 鹽 幾 乎 不 會 蒸 發 ), 這 就 使 鹽 的 濃 度 越 來 越 大 。 當 然 , 這 個 過 程 是 很 漫 長 的 。

-----------------------------------------------分隔線-----------------------------------------------------
因為海水中有鈉離子再加上海水中的氯離子
就會組成氯化鈉
而氯化鈉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鹽的成份
所以海水的味道會有點鹹鹹的....


收錄日期: 2021-04-13 13:53:0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13000051KK0120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