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人會放屁?

2007-10-13 6:49 am
人點解會放屁o既?
點解有d 屁係臭,有d又冇味o既?
同飲食有冇關架?

回答 (4)

2007-10-13 6:55 am
✔ 最佳答案
理論上,「放屁」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根據生理學的研究,在大腸存在著大約有100種以上約100萬億個細菌,這些細菌在食物分解過程中,會產生某些氣體。在正常情況下,胃腸道內氣體隨著腸道本身的蠕動而由肛門排出,即俗稱的「放屁」了。
腸氣主要的來源有兩種,其一60~70%是吞食進入的空氣,其一30~40%是某些較難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經由細菌消化而產生額外氣體。事實上,屁的成分中80%左右是「氮氣」,其次2~19%為「二氧化碳」,少數則為氫氣、甲烷、氧氣;而其中無臭氣氣體占了99%。健康人每天亦有不等次數放屁現象,其頻率由每天6至20次不等,其排氣量亦在每天500至21000毫升之間。
「甲烷」是臭屁的主要的成分,其餘則是氨、氧化硫、靛基質、糞臭素、揮發性胺、揮發性脂肪酸(只占 1%左右),主要是由於某些厭氣菌以及大腸桿菌等腐敗菌,在分解蛋白質時所產生惡臭的氣體。
基本上,屁的成分與個體所攝取的食物種類有關,如薯類或蘿蔔類食物在分解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所形成的屁往往響聲如雷但並不臭。反之,一旦食用動物蛋白質、蛋類、大蒜、豆類、花椰菜過多,則會產生硫化氫、糞臭素(甲基(口引)(口朵))及(口引)(口朵)(skatole及indole,兩者皆為蛋白質分解所形成的色氨酸衍生物)等惡臭氣體,也因此會放出奇臭難聞的屁。
此外,屁本身也會自行消失,一旦個體忍著不放屁,屁就會經由腸黏膜吸收入回血液循環中,然後經由尿液排泄出來。一個有趣的問題:「屁是否會向上從口中放出,即所謂的的打嗝?」;事實上,由於胃及十二指腸交界的幽門處括約肌,能夠防止「屁」由大小腸逆回到胃裡面,換言之「打嗝」並非「放屁」。
在臨床經驗上,「屁」亦常被作為評估胃腸蠕動功能的重要參考依據。在臨床上,有時放屁是一種好預兆,如在接受剖腹外科手術後的病患,外科醫生在巡房時總會問道:「屁放了沒?」。因為,手術病患有「放屁」的徵兆,即表示胃腸蠕動功能逐漸在恢復正常中;或許此時病患會感到輕微腹部脹痛,甚至可以聽到肚子裏有咕嚕咕嚕叫的胃腸蠕動聲,此時醫師或許會囑咐病患可以拔除鼻胃管並開始進食了。此外,在某些時候頻頻放屁也是排便的前兆,若個體好幾天不放屁也不排便,而伴隨著陣發性腹痛,或許是「腸阻塞」的先兆。
在臨床上,一旦罹患腸粘連、腸扭轉、腸套疊、腸內寄生蟲團等腸阻塞、或腹腔內臟器發生穿孔、炎症以及低鉀血症或酸中毒亦會合併腸麻痺的病症,此時病患會出現腹痛、腹脹甚至嘔吐及放屁不出來的主訴。事實上,病患通常在腹部手術後一至兩天內是不會放屁,主要是由於手術時麻醉藥物的作用、手術操作、冷空氣進入腹腔等原因,使腸道發生暫時性麻痺,而不能放屁。當腸道蠕動逐漸恢復時,病患可能會主訴輕微腹痛,甚至可以聽到肚子有咕嚕咕嚕叫的腸蠕動聲,或許是放屁的先兆;病患此時不應因腹痛而要求醫生給予腸道抗痙孿藥物注射。反之,如果在剖腹探查術後出現明顯腹部脹痛甚至絞痛,則應及時告知醫護人員,以便立即查明腹痛原因。如果術後數天還未能放屁,或許出現腸麻痺,由於胃腸道過度膨脹,亦會衍生腸粘連、腸道血液循環障礙、吻合處裂開的合併症。
如何促進腹部手術後能夠放屁順利?則必然是外科醫生最所期盼的。手術前一天應僅攝食易消化食物(如流質),在手術當天早上應禁食並浣腸,手術後不要求注射過多的止痛針;在病情以及體力許可之下,可在手術24小時後,在床上活動四肢,甚至可下床活動,但必需要留意腹部縫合傷口的裂開,如此可以減少或避免腸粘連的後遺症。此外,中醫師認為按壓某些穴道(如足三里)會有促進胃腸蠕動的功效,也不妨試之。
在日常生活中,要減少放屁(尤其是臭屁),應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如細嚼慢嚥、不狼吞虎嚥、不食過飽以及不要一時大量攝取能產生氣體的食物。常見能導致細菌發酵形成氣體的食物包括有乳糖、麥芽糖、果糖、啤酒、豆類、香蕉、玉米、白蘿蔔、馬鈴薯、蛋類,甚至大麥及燕麥;而植物性碳水化合物所產生的「屁」較不會有惡臭味;假若在臨床上,腹脹合併放屁並伴隨著腹瀉,甚至體重減輕,就要考慮是否存有潛在「消化吸收不良」的病症,甚至腸道癌症。
為何放屁會響?肛門括約肌主要功能是防止糞便的滲漏,當在排便時肛門括約肌會全力張開,但在放屁時其僅放鬆一點;而一旦個體在用力放屁時,就會使肛門黏膜振動,而發出較大響聲。屁聲大小則取決於排屁速度以及屁容量,老年人之所以排屁較多,主要是由於其肛門括約肌因老化而變得較為鬆弛罷了。
2007-10-13 7:38 pm
基本上,屁的成分與個體所攝取的食物種類有關,如薯類或蘿蔔類食物在分解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所形成的屁往往響聲如雷但並不臭。反之,一旦食用動物蛋白質、蛋類、大蒜、豆類、花椰菜過多,則會產生硫化氫、糞臭素(甲基(口引)(口朵))及(口引)(口朵)(skatole及indole,兩者皆為蛋白質分解所形成的色氨酸衍生物)等惡臭氣體,也因此會放出奇臭難聞的屁。

此外,屁本身也會自行消失,一旦個體忍著不放屁,屁就會經由腸黏膜吸收入回血液循環中,然後經由尿液排泄出來。一個有趣的問題:「屁是否會向上從口中放出,即所謂的的打嗝?」;事實上,由於胃及十二指腸交界的幽門處括約肌,能夠防止「屁」由大小腸逆回到胃裡面,換言之「打嗝」並非「放屁」。

在臨床經驗上,「屁」亦常被作為評估胃腸蠕動功能的重要參考依據。在臨床上,有時放屁是一種好預兆,如在接受剖腹外科手術後的病患,外科醫生在巡房時總會問道:「屁放了沒?」。因為,手術病患有「放屁」的徵兆,即表示胃腸蠕動功能逐漸在恢復正常中;或許此時病患會感到輕微腹部脹痛,甚至可以聽到肚子裏有咕嚕咕嚕叫的胃腸蠕動聲,此時醫師或許會囑咐病患可以拔除鼻胃管並開始進食了。此外,在某些時候頻頻放屁也是排便的前兆,若個體好幾天不放屁也不排便,而伴隨著陣發性腹痛,或許是「腸阻塞」的先兆。

在臨床上,一旦罹患腸粘連、腸扭轉、腸套疊、腸內寄生蟲團等腸阻塞、或腹腔內臟器發生穿孔、炎症以及低鉀血症或酸中毒亦會合併腸麻痺的病症,此時病患會出現腹痛、腹脹甚至嘔吐及放屁不出來的主訴。事實上,病患通常在腹部手術後一至兩天內是不會放屁,主要是由於手術時麻醉藥物的作用、手術操作、冷空氣進入腹腔等原因,使腸道發生暫時性麻痺,而不能放屁。當腸道蠕動逐漸恢復時,病患可能會主訴輕微腹痛,甚至可以聽到肚子有咕嚕咕嚕叫的腸蠕動聲,或許是放屁的先兆;病患此時不應因腹痛而要求醫生給予腸道抗痙孿藥物注射。反之,如果在剖腹探查術後出現明顯腹部脹痛甚至絞痛,則應及時告知醫護人員,以便立即查明腹痛原因。如果術後數天還未能放屁,或許出現腸麻痺,由於胃腸道過度膨脹,亦會衍生腸粘連、腸道血液循環障礙、吻合處裂開的合併症。


常放屁的原因大致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因常吃一些產氣的食物,例如地瓜、 洋蔥、高麗菜、豆類及其他豆制品,所以會有放屁的情形,另外則有可能罹患 「激躁性大腸症候群」,此症臨床上也會有腹痛、腹漲以及放屁等現象產生。在飲食上建議您少量多餐,不要暴飲暴食,吃東西時,宜細嚼慢咽,以免一起吃下太多空氣,而容易產氣的食物也要避免食用。每天喝杯優酪乳,有助于改變腸胃道細菌。

我們每天都要吃飯,而且每天都要大小便,這是人正常的生理現象。同樣,每個人都要放屁,屁是人體通過消化道排出臭氣。放屁也是一種每人都有的生理現象。假如一個人一天不排氣,肚子就會脹得很難受。

正常人的消化道是經常保持有120-150毫升的氣體。

但是由于氣體是不斷產生和不斷排出的,因此,每天通過消化道的氣體總量有時可達三、四千毫升。可見,一個人每天的排氣量真不少。

那麼,這麼多的氣體是從哪里來的呢?首先是我們呼吸、吃東西和講話時從鼻子或嘴巴進入體內的空氣;另外是我們吃入的食物在消化道里被細菌發酵分解而產生的氣體,特別是一些難以消化的食物產生的氣體就更多一些;再就是血液中攜帶的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也會向腸腔內擴散。

据研究,人體消化道里的氣體一部分在胃里,大部分在大腸里,小腸內的氣體較少,因為小腸有吸收氣體的功能。

胃里的氣體主要是從吞咽食物而來的。氣體的成分和空氣差不多。大腸里主要是氮氣和二氧化碳還有少量的氧、氫和甲烷,還夾雜有氨、硫化氫、吲哚和糞臭素。所以,大腸里的氣體是有臭味的。大腸里的氣體由肛門排出就是難聞的臭屁。

這是一個大家都想知道的問題,它的醫學用語是腸胃氣脹。所謂“氣”,主要是空氣與甲烷的混合,還有少量其他的氣體。造成其味道的主要是其他氣體,因為甲烷和空氣是無味的。
2007-10-13 7:34 pm
理論上,「放屁」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根據生理學的研究,在大腸存在著大約有100種以上約100萬億個細菌,這些細菌在食物分解過程中,會產生某些氣體。在正常情況下,胃腸道內氣體隨著腸道本身的蠕動而由肛門排出,即俗稱的「放屁」了。
腸氣主要的來源有兩種,其一60~70%是吞食進入的空氣,其一30~40%是某些較難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經由細菌消化而產生額外氣體。事實上,屁的成分中80%左右是「氮氣」,其次2~19%為「二氧化碳」,少數則為氫氣、甲烷、氧氣;而其中無臭氣氣體占了99%。健康人每天亦有不等次數放屁現象,其頻率由每天6至20次不等,其排氣量亦在每天500至21000毫升之間。
「甲烷」是臭屁的主要的成分,其餘則是氨、氧化硫、靛基質、糞臭素、揮發性胺、揮發性脂肪酸(只占 1%左右),主要是由於某些厭氣菌以及大腸桿菌等腐敗菌,在分解蛋白質時所產生惡臭的氣體。
基本上,屁的成分與個體所攝取的食物種類有關,如薯類或蘿蔔類食物在分解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所形成的屁往往響聲如雷但並不臭。反之,一旦食用動物蛋白質、蛋類、大蒜、豆類、花椰菜過多,則會產生硫化氫、糞臭素(甲基(口引)(口朵))及(口引)(口朵)(skatole及indole,兩者皆為蛋白質分解所形成的色氨酸衍生物)等惡臭氣體,也因此會放出奇臭難聞的屁。
此外,屁本身也會自行消失,一旦個體忍著不放屁,屁就會經由腸黏膜吸收入回血液循環中,然後經由尿液排泄出來。一個有趣的問題:「屁是否會向上從口中放出,即所謂的的打嗝?」;事實上,由於胃及十二指腸交界的幽門處括約肌,能夠防止「屁」由大小腸逆回到胃裡面,換言之「打嗝」並非「放屁」。
在臨床經驗上,「屁」亦常被作為評估胃腸蠕動功能的重要參考依據。在臨床上,有時放屁是一種好預兆,如在接受剖腹外科手術後的病患,外科醫生在巡房時總會問道:「屁放了沒?」。因為,手術病患有「放屁」的徵兆,即表示胃腸蠕動功能逐漸在恢復正常中;或許此時病患會感到輕微腹部脹痛,甚至可以聽到肚子裏有咕嚕咕嚕叫的胃腸蠕動聲,此時醫師或許會囑咐病患可以拔除鼻胃管並開始進食了。此外,在某些時候頻頻放屁也是排便的前兆,若個體好幾天不放屁也不排便,而伴隨著陣發性腹痛,或許是「腸阻塞」的先兆。
在臨床上,一旦罹患腸粘連、腸扭轉、腸套疊、腸內寄生蟲團等腸阻塞、或腹腔內臟器發生穿孔、炎症以及低鉀血症或酸中毒亦會合併腸麻痺的病症,此時病患會出現腹痛、腹脹甚至嘔吐及放屁不出來的主訴。事實上,病患通常在腹部手術後一至兩天內是不會放屁,主要是由於手術時麻醉藥物的作用、手術操作、冷空氣進入腹腔等原因,使腸道發生暫時性麻痺,而不能放屁。當腸道蠕動逐漸恢復時,病患可能會主訴輕微腹痛,甚至可以聽到肚子有咕嚕咕嚕叫的腸蠕動聲,或許是放屁的先兆;病患此時不應因腹痛而要求醫生給予腸道抗痙孿藥物注射。反之,如果在剖腹探查術後出現明顯腹部脹痛甚至絞痛,則應及時告知醫護人員,以便立即查明腹痛原因。如果術後數天還未能放屁,或許出現腸麻痺,由於胃腸道過度膨脹,亦會衍生腸粘連、腸道血液循環障礙、吻合處裂開的合併症。
如何促進腹部手術後能夠放屁順利?則必然是外科醫生最所期盼的。手術前一天應僅攝食易消化食物(如流質),在手術當天早上應禁食並浣腸,手術後不要求注射過多的止痛針;在病情以及體力許可之下,可在手術24小時後,在床上活動四肢,甚至可下床活動,但必需要留意腹部縫合傷口的裂開,如此可以減少或避免腸粘連的後遺症。此外,中醫師認為按壓某些穴道(如足三里)會有促進胃腸蠕動的功效,也不妨試之。
在日常生活中,要減少放屁(尤其是臭屁),應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如細嚼慢嚥、不狼吞虎嚥、不食過飽以及不要一時大量攝取能產生氣體的食物。常見能導致細菌發酵形成氣體的食物包括有乳糖、麥芽糖、果糖、啤酒、豆類、香蕉、玉米、白蘿蔔、馬鈴薯、蛋類,甚至大麥及燕麥;而植物性碳水化合物所產生的「屁」較不會有惡臭味;假若在臨床上,腹脹合併放屁並伴隨著腹瀉,甚至體重減輕,就要考慮是否存有潛在「消化吸收不良」的病症,甚至腸道癌症。
為何放屁會響?肛門括約肌主要功能是防止糞便的滲漏,當在排便時肛門括約肌會全力張開,但在放屁時其僅放鬆一點;而一旦個體在用力放屁時,就會使肛門黏膜振動,而發出較大響聲。屁聲大小則取決於排屁速度以及屁容量,老年人之所以排屁較多,主要是由於其肛門括約肌因老化而變得較為鬆弛罷了。
參考: 綱站
2007-10-13 7:07 am
當肛門排氣大大地超過平時,就是多屁。原因可以是消化不良、胃炎、消化性潰瘍等胃部疾病。有時攝入過多的澱粉類和蛋白質類的食物,或習慣性吞嚥動作過多,攝入較多的空氣,也會引來多屁。


收錄日期: 2021-05-02 14:00:1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12000051KK0418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