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讓學生從「認知」開始,進而「反思」、「認同」, 最後做到「實踐」,相信這是推動「國民教育」、培養學生對「國民身份認同」的不二法門。踏入 回歸十周年,通過常規課程和聯課活動,學界推動 國民教育的工作已漸見成效。 學友社自 2002 年開始進行「中學生國民身份認同調查」,以觀察和了解本港中學生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情況。五年以來的調查發現,本港中學生對中國的認同程度有上升之趨勢,他們會認同自己中國人的身份,同時也認同自己愛中國。除了來自內地的中學生,超過六成半本地出生的中學生表示「為回歸而感到高興」,反映本地出生的學生對回歸及中國的感覺亦有正面的改變。
推行國民教育是一項「細水長流」的工作,藉著「回歸十周年」這大好時機,配合校內外、社區機構的活動,讓學生對回歸祖國進行思考及體驗國民身份。
香港主權移交,或簡作香港回歸,多指香港主權於1997年7月1日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移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事。
英國對香港的管治源於第一次鴉片戰爭,當時清朝戰敗後於1842年簽訂的《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1860年,清朝再於第二次鴉片戰爭被英法聯軍打敗,簽訂《北京條約》將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部份割讓交由英國管治。1898年,清朝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99年,至1997年6月30日期滿。這三個條約均為不平等條約。該三條約決定了今日香港的範圍。1982年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英國政府開始舉行談判香港前途問題,最後在1984年簽訂《中英聯合聲明》,決定1997年7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對香港島、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新界等一切曾由英國管治的土地,恢復行使主權。
雖然《南京條約》與《北京條約》皆明文寫道香港島與界限街以南的九龍永久割予英國,但此舉未使兩地永久成為英國屬地,而是連同新界一併交返中國。香港島、九龍少有平地,水食等物資多由新界或中國大陸供應,難以自給自足。而香港也並沒有因三條條約的分別而妨礙她的整體發展。因此,英國難以不把整個香港交還;而英國政府在確定香港主權將移交中國後,也只有極力爭取維持在香港的利益 。
行政長官 曾蔭權在立法會 發表連任後首份施政報告。曾蔭權表示,回歸十年以來,我們曾走過崎嶇不平的路,遇過困難,也捱過苦,到重新站起來的時候,我們已經跟以前不一樣,我們對未來更堅定,目標更明確,信心更充沛。
人民網香港7月1日電 (特約記者揚子江攝影報道)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大型慶祝活動《幻彩詠香江暨煙花匯演》今晚八時在維多利亞港上空舉行。絢麗的煙花將香港夜空照耀得璀璨如畫,市民歡呼聲此起彼伏。警方估計有37萬人觀賞。
這是香港歷來最大規模的煙花匯演,共分10幕,歷時30分鐘,31888枚煙花彈在4艘躉船上發射,最高上升到300米高空。整個匯演色彩絢麗、氣勢磅礡,令市民心花怒放。
http://hm.people.com.cn/BIG5/42273/5933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