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景點的由來?

2007-10-13 1:10 am
我要下面十個景點的由來。
禾坑私塾鐘蓉書院、龍躍頭、龍山寺、長山古廟、鹿頸紅樹林、蓬瀛仙館、雲泉仙館、松嶺鄧公祠、荔枝窩客家村、八仙嶺及春風亭。

回答 (2)

2007-10-13 1:54 am
✔ 最佳答案
龍躍頭為新界五大族之一的鄧氏聚居之地,其族原籍江西吉水。龍躍頭鄧族與宋朝皇室淵源最深,南宋(一一二七至一二七九)末年,宋室皇姬南逃,嫁與錦田鄧氏族人鄧惟汲,其長子於元朝末年遷居龍躍頭。自後開村立業,子孫繁衍,始分遷鄰近地區,另立村莊,數百年間,成為今日的五圍六村。

 五圍即老圍、麻笏圍、永寧圍、東閣圍(又稱嶺角圍)及新圍(又稱覲龍圍);六村即麻笏村、永寧村(又稱大廳)、祠堂村、新屋村、小坑村及覲龍村。
龍躍頭文物徑是政府於新界設立的第二條文物徑。這條文物徑的構思源自古物諮詢委員會,經古物古蹟辦事處籌備多年,在當地居民、北區區議會,及多個政府部門如建築署、北區民政事務處,其他機構如香港賽馬會、奕信勳爵文物信託及香港旅遊發展局的鼎力支持下,於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四日正式開放,供市民遊覽。

龍躍頭,俗稱龍骨頭,亦稱龍嶺,位於香港新界粉嶺聯和墟東北面。該處有山名龍躍嶺,自古相傳,有龍跳躍其間,因而得名。

龍躍頭為新界五大族之一的鄧氏聚居之地,其族原籍江西吉水。龍躍頭鄧族與宋朝皇室淵源最深,南宋 (一一二七至一二七九年) 末年,宋室皇姬南逃,嫁與錦田鄧氏族人鄧惟汲,其長子於元朝末年遷居龍躍頭。自後開村立業,子孫繁衍,始分遷鄰近地區,另立村莊,數百年間,成為今日的五圍六村。


五圍即老圍、麻笏圍、永寧圍、東閣圍 (又稱嶺角圍) 及新圍 (又稱覲龍圍);六村即麻笏村、永寧村 (又稱大廳)、祠堂村、新屋村、小坑村及覲龍村。

該區鄧氏至今仍保留農村風俗,除春秋二祭及天后神誕外,該族於正月十五,仍有為初生之男丁舉行開燈儀式;於二月初一祭祖及設齋宴;並舉行十年一屆的太平清醮。屆時闔族及鄰近的村民,齊來參加慶典,甚為熱。

龍躍頭還保存不少典型中國傳統建築,例如松嶺鄧公祠及天后宮等,而區內一些圍村,如老圍及新圍等,其圍門及圍牆甚至村內部分民居,至今仍保存原來風貌,見証過往的歷史和社會發展。
由於當初艋舺環境險惡,清乾隆三年(1738年)泉州三邑移民,就將福建晉江安海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至台灣,合資興建龍山寺。

清仁宗嘉慶年間台北發生大地震,龍山寺毀損嚴重,曾進行重修。1867年,又遭受暴風雨侵襲,再次大規模修復,此次修復後,龍山寺的建築格局與同年建造的艋舺清水祖師廟相類似。
龍山寺
日治時期,龍山寺部分空間被佔用作為學校以及臨時辦公處所。1919年,龍山寺住持福智法師見到龍山寺老舊破損,空間被充為公用,便與鄉紳進行募款重建,推舉辜顯榮為重建事務的董事長。隔年展開重建,聘請當時頂尖的木匠師傅,為今日龍山寺樣貌的基礎。龍山寺的大殿在昭和二十年(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全毀,戰後才修復。

龍山寺也在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上,有一席之地。1986年,黨外人士在龍山寺舉行519綠色行動,其訴求是抗議國民黨政府利用「戒嚴」來箝制台灣人民的自由,行獨裁統治之實。當年參加的人士,後來幾乎都在政壇上嶄露頭角,如:為爭取言論自由而自焚的鄭南榕、民進黨創黨主席江鵬堅、前行政院長謝長廷、行政院長張俊雄、現任總統陳水扁、立法委員尤清等...。內政部七四台內民字第三三八O九號公告龍山寺為國家二級古蹟、所屬艋舺地藏庵為三級古蹟。長山古寺是香港一座寺廟,位於新界粉嶺坪輋,現存結構建於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於1998年起已成為香港法定古蹟。長山古寺於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由打鼓嶺區的村落共同興建,原名長生庵,供奉佛祖、觀音及地藏王。寺廟對出的山徑當時是來往沙頭角的必經之路,所以長山古寺也一度作為旅客中途歇腳的地方,並供應茶水。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長山古寺重建,改為現時的兩進式設計。
參考: internet
2007-10-22 1:08 am
雲泉仙館
歷史 :一九三八年,日軍蓆捲廣州地區,駐兵西樵山。抗戰期間 , 香港淪陷, 交通阻塞,其弟子未能返南海西樵山祖館賀誕參拜,故在香港設立分館,以接續道教活動,及救濟施賑善舉。
特色:館內以仿古宮殿建築群為主體,更有石林、荷花池、湖心亭、呂祖字碑、道德經臺樓榭、齋堂等。自1986年起,每年秋天更舉行菊花展,吸引市民一家大小前來賞菊。
為不牟利有限公司 ,一切館務由值理會負責執行 。一九七五年,購入粉嶺坪輋新館址 ,至一 九八六年擴建「純陽殿」落成,並舉行第一屆菊花展,從此香火日隆,其後每年皆有舉辦菊展。

中英街
歷史 :中英街本名中興街,原來是一條乾涸的河道。1898年當英國租借新界之時,以潮漲時河流的最高水位作為兩地的分界線。不過,由於沙頭角一帶的河床比較淺,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已經完全乾涸。當時,港英政府並未限制居民往返香港與中國內地,所以河床變成了一條天然的街道,商店都紛紛在河床兩岸設立。
特色:由於中英街位於香港邊境禁區,香港人要進入中英街,必須事先申請通行證。過去從深圳邊界方面進入中英街比較容易,但後來為了有效打擊跨境走私活動,華界方面亦加強了管制外人進入中英街。
意義: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深圳市共管,為陸上邊界一部分。街上中央豎立了界石,標明香港與中國大陸的分界。
龍躍頭
龍躍頭位於香港新界粉嶺聯和墟以北,龍山山腳,麻笏河以東。俗名龍骨頭或龍嶺,該地有山名龍躍嶺,相傳有龍跳躍其間而得名。
龍躍頭是新界五大家族之一鄧氏的聚居處,鄧族原籍江西吉水。鄧季琇(外號松嶺)於元朝末年遷移到龍躍頭,開村(即老圍)立業至今歷800多年,因子孫繁衍而在附近另立村莊,成為現時的五圍六村。龍躍頭的五圍是指老圍、麻笏圍、永寧圍、東閣圍(或稱嶺角圍)和新圍(或稱覲龍圍),六村則是麻笏村、永寧村(或稱大廳)、祠堂村、新屋村、小坑村和覲龍村,五圍六村給沙頭角公路從中分隔。
新界鄧氏是中原士大夫之後,在晉永嘉年間因五胡亂華而南遷,次第經江西吉水、廣西南雄、廣東東莞等地移居到寶安。寶安鄧氏始祖鄧符協於宋徽宗崇寧四年(1105年)進士及第,獲授陽春縣令,官至南雄倅。卸任後舉家落籍寶安岑田退隱田園,建立「力瀛齋書院」,教化一方。再傳四代分為五大房:元英、元禧、元禎、元亮及元和,在東莞興建宗祠「都慶堂」,設置祠產。隨年月推進,各房子孫開枝散葉,分散到東莞、茂名,甚至廣西一帶。元禎及元亮兩房人丁興旺,子孫大部分留駐寶安(後成新安),元禎一系聚居在元朗屏山一帶。而元亮一系除第二房(鄧杞)遷居東莞石井外,其餘各房分佈於新界的龍躍頭、錦田、廈村、大埔頭、萊洞等地。鄧元亮號銑,正六品承德郎,曾任江西贛縣縣令,相傳在靖康建炎間提兵勤王,在亂軍中救出南逃的「幼宗姬」,後將她許配給兒子鄧自明(號惟汲),原來此女是高宗之女、孝宗之姊。光宗即位後,終尋獲其下落,以「皇姑」相稱,追封鄧自明為「稅院郡馬」,並賜地於東莞。皇姑生有四子:林、杞、槐、梓,長子鄧林獲授「迪功郎」,其餘三人為「舍人」。林和杞隨母遷居東莞莫家洞,槐和梓留守寶安。皇姑終年87歲,卜葬於東莞石井獅子嶺。南宋覆亡,元朝統一天下,對前朝遺臣加以迫害,以宋室自居的鄧氏首當其衝,長房鄧林之曾孫鄧季琇(號松嶺),乃四兄弟中的老么,為人耿直,遭迫害變得一無所有,隻身離開東莞,潛逃到龍躍頭圖謀發展。鄧季琇胼手胝足的開墾,開闢了百多畝良田,更將彭氏逐離龍躍頭。鄧季琇中年喪妻後,直到60歲才在龍躍頭續弦再娶,晚年得兩子,只有實安一子存活。明朝洪武年間,國是初定,在全國進行丈量土地以明徵錢糧,鄧季琇被東莞伯何真誘騙,將名下的土地用何真的名義申報以獲取豁免賦徭,當朝廷核實地權時,何真將全部土地侵吞。其後何真因一宗叛逆案被株連,鄧氏才得以收回原有的土地,但鄧季琇早已作古了。

廖萬石堂
廖萬石堂位於香港新界上水上水鄉門口村與中心村之間,為上水廖族最大的祠堂,建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在清光緒十七年曾經重修。「萬石」之名相傳廖氏遠祖廖剛及其四名兒子先後於北宋時出任高官,每人俸祿各二千石,合一萬石,後人遂將祠堂命名廖萬石堂以為紀念。
結構特色:廖萬石堂位處龍脈之首,萬石挻拔,翠竹環繞,龍氣集中,分瀉兩旁,廖族於東西方分建顯承堂(應龍廖公家塾)及明德堂(應鳳廖公家塾)兩所分祠。廖萬石堂是傳統三間三進二院式建築,三進分別是前廳、過廳及後廳三部分,分別座落在不同高低的台基上,廳堂由兩個天井分隔。前門外築有照壁(風水牆)以阻擋太陽直射祖先木主,又有風水擋煞的作用,門前有廣闊的院落。大門是褐色,因按《大清律例》老伯姓是不可用朱紅色的大門,門上有門神及如意、吉祥的銅鋪首,大門兩側設有鼓臺,大門兩旁的牆壁用紅粉石製成,具防潮的功能。屋頂以青色瓦片鋪蓋,屋頂之下有精美的木雕簷板,正脊以灰雕和一對鰲魚裝飾,承托的七架樑及斗拱雕刻精美,下以石柱及木柱支撐,整座建築物滿佈華麗的彩塑、木刻、壁畫及泥塑。第一進為「前廳」,台基相對較低,用於接待客人及擺放雜物。前廳正中是由一對高門組成的「檔中」,用以保障祠內私隱,只有在貴賓光臨時才「大開中門」。第二進為「過廳」,上有「澤綿萬石」的牌匾,是議事、慶祝、宴會的地點。中央有四支直柱,內裹稱為「明間」。過廳兩旁的頂部繪有壁畫及詩詞。神龕設於「後廳」,台基最高,供奉祖先牌位,中堂(正廳)上座供奉宋丞相大學士廖光景,中座供奉上水鄉開基祖廖仲傑至四世祖,排列次序是左昭右穆,下座供奉中霤之神。兩翼為「配賢祠」及「配享祠」,分別供奉有功名的祖先及對建祠有功人士的靈位。
用途:每年二月初二鄉中父老齊集廖萬石堂中舉行春祭典禮,春祭後在祠堂外「分豬肉」。下午的盤宴在後廳舉行,只有廖族61歲以上的長者方可參與。平日則用作議事、飲宴、婚喪喜慶等用途,是鄉中社交活動的中心。祠堂必須早晚上香,族例由族中年長男性負責,現已改由上水鄉鄉公所承擔。廖萬石堂近年已定時對外開放給公眾參觀。
鏡 蓉 書 院
鏡蓉書院是少數專為教學用途而建的書室,位於沙頭角上禾坑的客家村內,是該 區李姓客家人於清初建成。初期僅是一所供二、三十人就讀的私塾,至乾隆年間(一七三六至一七九五年)始再行重建,改名為鏡蓉書屋。由於專供教學之用,所以建築頗為簡單但實用,建築物只有兩個廳堂和閣樓,分別用作課室和宿舍。 書屋外形呈長方形,牆身用青磚砌築,屋內用未經燒製的泥磚和夯土作間隔。書 屋於一九九一年被列為法定古蹟後由政府進行全面修復工程,現已開放供市民參觀。
蓬 瀛 仙 館
蓬瀛仙館建成,所以祀全真宗龍門派。仙館源起於自修龍門正宗道人何近愚、陳鷥楷與廣州三元宮主持麥星階道長昔年同遊香江,訪粉嶺安樂村本立園主人李道明,其間遙見眾山疊翠、環繞萬松,地名為雙魚洞、百福村。於朝曦初照時,半山中有五色祥雲浮起 ,有如天然仙境。其 時彼此因感世道之淪胥,此身之遲暮,非尋得淨土無以助潛修。非提倡道教無以挽頹俗,乃發起創建龍門正宗道觀之議。回省後,約同道友梁綺湄、周朗山、蘇壽祺、蘇耀宸、阮禪卿等湊集巨資,籌款購地,向道友馮耀卿戚友讓得雙魚洞山麓,建築道院取名蓬瀛僊館。初期供奉太上老君,純陽祖師,繼後加增供奉邱長春祖師。從此開啟玄宗,闡道揚經。
建館初期,房舍零落,設備簡陋,後得道董阮禪卿、蘇耀宸助以巨款,於一九二九年歲次己巳, 築建東齋為靜室,作修道之所。又於一九五一年春增建西齋,同年冬羅宗虛道長將其靜室讓回仙館,更名南齋。數年間,再增建梅、蘭二亭,俾遊人作遮陽避雨之所,設永思堂俾後人追遠。此其時僊館已為最具規模之香港道教叢林之一。
一九五零年歲次庚寅,採用理監事制,管理道觀,隨即向政府申領得後山地段,增闢園林,在一九五二年歲次壬辰,道侶集資建八角樂善亭
一九五四年歲次甲午,道長張玉階捐建積厚亭。一九五五年歲次乙未年,同人倡議建蓬萊閣、喜雨亭。一九六五年歲次乙巳冬道長麥從福哲嗣捐資建從福亭以紀念先德。一九六六年歲次丙 午,館友踴躍捐輸設建明臺。此時起,蓬瀛僊館由一所私人潛修之道堂蛻變進展為政府註冊不牟利慈善及宗教團體,繼後更修改章則,兼收坤道,建設坤堂,俾女道侶得以入駐潛修功果,更擴建永思堂入祀先靈,建永樂堂、永福堂、積厚堂、先悟堂、永念堂等安厝骨灰龕,歲時誦經禮懺,庶使陰安陽樂。
參考: me tmms student 6e (6)


收錄日期: 2021-04-13 13:52:3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12000051KK0196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