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首先我不贊成燕雲十六州不是在宋朝時失去就說不是失地。燕雲十六州由秦始皇統一中國至石敬塘割讓予遼人以來都是中國故有領土,居民都是漢人為主,怎可說因為大宋未立國前失去就說成不是失地,難道一國的政權轉移後前政權的失地就完全不關事嗎?那麼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應討回滿清的失地香港,這是說不通的。
但我認為,所有以收回失地為原因而發動的戰爭,收復失地只是個表面原因,該地對國家有重要經濟及戰略利益才是最重要。
以北宋為例,燕雲十六州不是宋代唯一失地,宋代失地包括大理人控制的雲南,還有是自漢武帝時代與兩廣一同併入中國的安南。尤其是北宋初年宋太祖任由安南這塊成為中國郡縣成千多年的領土獨立,更封安南人丁部領為交趾郡王,間接令越南不再為中國領土。可見宋初趙匡胤的軍事行動已非常保守,較偏遠的失地沒有出兵爭取。
北宋連大理人安南人都不啟動戰爭收復失地,但為何要挑戰比大理安南強大得多的遼國呢?原因只是燕雲十六州太重要,中國傳統抵抗北方外敵的防線有兩條,第一條是在今日內蒙古境內,河套以北的陰山,另一條是則是長城,遼人早已控制陰山,而佔領燕雲十六州則擴展至長城以南,與無任何天然屏障的華北平原接境,當時北宋的首都汴梁就在華北平原南面,遼國騎兵可以在宋遼邊境出發無遮無掩地直攻汴京,遼人佔領燕雲十六州,就等於將把刀架在北宋頸項上,北宋點都要想辦法取回燕雲十六州。
況且北宋與遼人開戰,最早不是因為燕雲十六州,而是為了北漢。當時北漢割據山西,與遼國結盟,對北宋的國防威脅比燕雲十六州更甚,北宋就算不取燕雲十六州,也不可以不取回北漢控制的山西,北宋一北伐北漢,北漢就招來遼人兵馬對付宋軍,既然宋遼就算不因燕雲十六州也會因北漢開戰,故不如同遼人玩舖大,取回燕雲十六州。
其實領土地位重要,是不是該國故有領土,什麼道義都會放在一旁,例如克什米爾,本來印巴分治時雙方決定是以一省一邦的人口是印度教徒或回教徒為多數決定歸印度或歸巴基斯坦,克什米爾以回教徒人口較多,理應歸巴基斯坦,但由於克什米爾俯瞰整個印度次大陸,故印度人也不顧協議而不肯讓克什米爾全歸巴基斯坦,才會出現印巴三次戰爭。就算中國不肯讓台灣西藏獨立,兩地對中國海陸國防的重要性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故燕雲十六州對北宋國防太重要,才令北宋放棄以往保守的軍事方針,向遼國開戰。
既然小弟唔係胡亂cope的無料,試下就咁獻醜.不過小弟對十六州的知識只從維基和4年幾前f.2中史得知.有錯請指出!
由於北未都有百幾年,小弟就以北宋初期的情況為例吧.
北宋未北伐前己表態想贖回十六州但遼國沒答應,小弟斷估那裡對遼國應該也很重要,而遼亦意識宋對十六州有興建,應該有一定防範
北未重文輕武人,地方力弱人所共知,這點已可以說北宋不該挑釁遼國.
一來遼國兵力當時也不羽,二來遼國擁有大量騎兵,而十六州的天險屏障以南都是平原,以步兵為主的宋兵已吃了虧.小弟不熟悉戰事,但斷估宋兵要將遼兵趕到天險屏障以北才有用,但就算宋兵在華北平原擊敗遼兵,殘存的遼兵很有可能憑險固守等援軍,要完全奪回恐怕太難.不要忘記當時北未剛統一不久,大批軍隊北上有潛在危險,而且地方軍隊力弱,就算唔籠裡雞作反,萬一那些禁軍受到重創,怎可擋住遼的乘勝追擊?
至於北未算唔算侵略,如果在大話兄所說十六州是前朝割了出是外國領土,那北宋在這程度當然是侵略.
不過十六州原是漢人領地,人口以漢人為主,在那裡的漢人在不願意下將十六州給予外族和漢人不想歸順遼國的話,北宋奪回十六州也可在這程度上說成是解放十六州
2007-10-13 21:53:21 補充:
很不好意思,小弟在網上找到的資料只查到未大祖儲了大量財富打算贖回十六州,至於有冇和遼國進行交涉郤找不到資料.(請原諒小弟用詞不太恰當)如果大話兄手上有宋史可以看看順便告訴小弟.至於軍事方面,宋初的軍力的確不弱,要不是都不能統一了.但強的是禁軍,廂軍根本不可靠,禁軍失利就很大件事.而且汴京距離邊境有段離,遼兵可以以逸代勞(除非宋兵可出奇不意)小弟還有一點講漏,就是宋代以文人領兵,換言之軍隊就算強,但缺乏領兵之才,和強悍的遼兵爭戰要贏真的難上加難.北宋北伐史實表明,就算有第一代楊家將都可以慘販,可想而知這些文人多不可靠.說起上來,這些文人的表現比之前所講的戰略情形更不利北伐.
2007-10-13 22:15:47 補充:
至於後世對於北宋在盛世不北伐會怎樣寫,可能寫北宋軍力弱,不敢和遼國對抗,而後者可以說是正確的(那宋軍真的挑戰遼國嘛,也令大多人都誤以宋軍真的太弱),誰叫強榦弱枝的政策不作改動(其實小弟覺得北宋要北伐,最重要就是變通一些軍事政策先,起碼要多任用些有實力的武將).除非...遼國入侵,但北宋十分成功地抵抗,也許不說宋軍弱.當然要看寫的人如何,如果寫這歷史由老作家或保羅兄和那些「勝利者」寫的分別當然大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