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劉邦生平?

2007-10-12 2:08 am
我想知劉邦生平?

回答 (8)

2007-10-12 2:12 am
✔ 最佳答案
劉邦生平

劉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說為小名),漢朝(西漢)開國皇帝,廟號為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為高祖,後世多習用之),諡號為高皇帝(諡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所以史稱太祖高皇帝、漢高祖或漢高帝。出身平民階級。成為皇帝之前又稱沛公、漢中王。
早期生涯

劉邦出生於沛縣豐邑中陽里,今江蘇省豐邑沛縣的一個農戶家裡,父劉執嘉,母王含始。傳說,劉母是與蛟龍交合才產下劉邦的。年少時的劉邦並不喜歡幫家人生產作業,長大後初始是作為泗水亭長。曾在秦都咸陽見到秦始皇出遊,發出了「嗟乎,大丈夫生當如此也」的感嘆。與呂公叔平結識,娶其女呂雉為妻。後擔任沛縣亭長。
反秦戰爭

一次押解犯人的途中,由於氣候因素延誤行程。劉邦知道延誤行程的結果會是被處死刑,在「沒有任何損失」的情況下,劉邦決定謀反抗變,「斬白蛇起義」,攻佔沛縣等地,抵抗秦朝, 而這次所押的犯人就成了他早期的兵力核心。

秦二世二年,燕﹑趙﹑齊﹑魏皆自立為王。項梁也在吳地起事,劉邦投靠項梁。後者擁立楚懷王之孫為王,亦稱懷王。等項梁死後,楚懷王封項羽為長安侯,隨宋義北上與秦軍主力對抗,救援趙國;另外又封劉邦為武安侯,令其向西略地入關。並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由於秦軍受到項羽牽制,劉邦輕鬆地進入關中,逼近咸陽,趙高殺秦二世,子嬰被立為秦王。子嬰在殺死趙高後,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劉邦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史記˙卷八˙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使咸陽很快恢復社會秩序。
楚漢相爭


在入咸陽前,項羽屯駐在鴻門時,曾邀請劉邦赴宴,也就是有名的鴻門宴,然而項羽未聽從亞父范增之計,使得劉邦逃過一劫。項羽進入咸陽,火燒阿房宮,自稱西楚霸王,儼然天下共主,分封群臣。項羽將劉邦分封到巴蜀漢中一帶為漢王,卻將楚懷王先前許諾的關中之地封給三個秦朝降將(其中封章邯為雍王,管轄關中西部,封司馬欣為塞王,管轄關中東部,封董翳為翟王,管轄關中北部)。項羽的分封無法服眾,各國起兵叛變,劉邦趁項羽出外平亂出兵關中,甚至連項羽的根據地彭城也被他佔領。

經過楚漢之間長期的拉鋸戰,在蕭何、張良、韓信等的協助下,劉邦所率領的漢軍逐漸坐大。楚漢兩國協議以鴻溝為界,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互不侵犯。但是當項羽遵守諾言退兵,並放回曾被扣為人質的劉邦的父母妻子之後,劉邦卻背信偷襲。項羽退到垓下,劉邦用四面楚歌之計瓦解楚軍軍心,最後項羽走投無路,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只好自刎於烏江邊。這場歷時五年(高祖元年(前206年)元月至五年(前202年)十二月)的楚漢戰爭,終以一代霸王的屍身慘遭五分,劉邦一統天下而告結束。


建立漢朝

劉邦在推翻了秦朝與消滅了項羽等勢力之後,高祖六年(前202年)正月甲午,於泛水之陽稱帝,定都洛陽(不久遷至長安),定國號為漢,史稱西漢。並立呂雉為后。

即位後,劉邦採取了許多重要措施,例如分封天下諸侯,減輕賦稅,「與民休息」,凡民以饑餓自賣為奴婢者,皆免為庶人,士兵複員,免其徭役等。

秦亡以後,漠北的匈奴乘機南下騷擾漢朝北方邊境。前201年,韓王信投降匈奴。前200年,在北伐匈奴時,劉邦自己亦被冒頓單于30萬騎圍於白登(今山西省大同)。後用陳平之計,賄賂匈奴閼氏才得以脫險。又接受婁敬之策,開始了與匈奴的和親政策。

在評論自己為何能打敗項羽奪得天下時,劉邦曾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但是,「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在奪得天下之後,劉邦為了各避免異姓王坐大犯上,以叛亂的罪名,先後誅滅了韓信、彭越等有功之臣。

劉邦早年放蕩不羈,輕視儒生,稱帝後,仍認為讀書無用。陸賈提醒其「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於是命陸賈著述秦亡之理,以之為戒,並實施行仁義、休養生息、無為而治的政策;又命蕭何參照秦朝法律「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即「漢律九章」。

晚年,劉邦寵幸愛姬戚夫人而疏遠了呂后,多次想廢黜呂后所生太子劉盈(漢惠帝),而改立戚氏之子趙王劉如意。因群臣特別是諸呂的反對,只得作罷。劉邦晚年還曾返回故鄉沛縣,與父老子弟飲酒,席間作《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在討伐英布叛亂時,為流矢所中。在安排完生後事不久,即於四月甲辰駕崩長樂宮中。五月葬長陵。

劉邦死後,呂后立劉邦次子盈為帝,是為孝惠帝。


項羽生平


項羽(前232年—前202年),名籍,字羽,古代中國著名將領及政治人物,秦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秦末時被楚懷王羋心(又名熊心)封為魯公,在前207年的決定性戰役巨鹿之戰中統率楚軍大破秦軍,秦亡後自封「西楚霸王」,統治黃河及長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後在楚漢戰爭中為漢高祖劉邦所敗,在烏江(今安徽和縣)自刎而死。

家世
項羽的祖父項燕是楚國名將,在秦滅楚的戰爭中陣亡,其祖先項氏多人也是楚國將領。

早期的項羽
《史記﹒項羽本紀》說項羽「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其叔父項梁因此不滿他,羽說﹕「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教他兵法,但項羽學了一點後便不肯繼續學習下去。後來項梁因為殺了人,連同項羽逃亡到吳中(今江蘇南部)躲避仇人。秦始皇巡遊會稽時,項羽跟項梁一起旁觀皇帝出巡,羽說「彼可取而代也」,嚇得項梁急掩其口,從此項梁對羽另眼相看。

起兵反秦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起兵反秦,到了九月,會稽太守打算反秦,找項梁商議,但項梁和項羽殺了會稽太守,自行舉兵反秦,不久便召集了精兵八千人。項梁自任為會稽守,項羽則任裨將。 後來項梁率領八千人渡過長江,得到一些反秦軍隊的歸附,兵力增至六七萬人,進駐下邳。項梁採納范增的建議,在民間找到楚懷王的孫羋心,立他為楚王,仍號懷王,以爭取楚人民心。

巨鹿之戰
項梁後來在定陶之戰中被秦將章邯殺死,章邯其後率軍攻趙,大敗趙軍,趙王趙歇退至巨鹿(又名鉅鹿)。楚懷王自定陶之敗後遷至彭城,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率兵救趙,並封項羽為魯公。宋義軍到達安陽後停止前進,在當地停留了四十六日。項羽建議進兵,但宋義不接納,項羽便殺了宋義,楚軍諸將不敢反抗項羽,擁立羽為假上將軍。項羽派人稟報懷王,懷王便任命項羽為上將軍。項羽進兵巨鹿,在前207年的巨鹿之戰中大敗秦軍,其他反秦諸侯軍望風歸附。項羽成為諸侯上將軍,為各路諸侯軍隊的統帥。秦將章邯其後率所部向項羽投降,項羽擔心降兵可能生變,於是命楚軍在一夜間在新安城南殺掉秦降兵二十餘萬人,但沒有殺章邯、秦長史司馬欣和都尉董翳。

進入關中
項羽繼續向關中進軍,但沛公劉邦已經搶先一步佔領秦都咸陽,劉邦的部下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向項羽說「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大怒。當時項羽統率四十萬軍隊,而劉邦只得十萬人。范增遊說項羽鏟除劉邦,項羽在鴻門宴請劉邦,但席間沒有殺他,劉邦平安離去,後世稱此宴為「鴻門宴」。前206年,項羽進入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

自立為王
這時有人勸說項羽留駐關中,可成就霸業,但項羽沒有留在關中的打算。雖然項羽名義上是楚懷王的臣下,這時的懷王已不能約制項羽。項羽尊楚懷王為義帝,另自行分封天下,把一些有功的部下和其他反秦軍將領封為王,劉邦被封為漢王,秦降將章邯、司馬欣和董翳三人亦受封為王,各有其領土。項羽又改動以前六國的王的領土和封號。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統治梁楚九郡,定都彭城。 項羽不久把義帝徙至長沙郴縣,暗中命人在半途殺死他。項羽改動六國封地的舉動,令一些人不服,齊、趙等國在分封不久便發生動亂。

楚漢戰爭及項羽之敗亡
前206年,漢王劉邦出兵佔領關中,項羽因在齊地用兵,沒有全力攻擊劉邦。前205年,漢軍會同五國諸侯軍隊共五十六萬人攻楚,佔領彭城,項羽自齊率三萬精兵回救,大敗漢軍,漢軍損失數十萬人,劉邦僥倖逃脫。項羽率兵向西追擊,漢軍堅守滎陽,令楚軍無法再向西前進。前204年,楚軍攻下滎陽,此後楚漢兩軍在今河南省地區成拉鋸局面,然而韓信所率漢軍在黃河以北地區屢勝,形勢開始對項羽不利。前203年,楚漢議和,平分天下,以鴻溝為界,西歸漢,東歸楚。項羽率軍東歸,劉邦不久背約,出兵攻楚,前202年在垓下大敗項羽。項羽率八百餘人突圍,漢軍緊追不捨,項羽退至烏江,不肯渡過長江,力戰漢軍,殺數百人後自刎而死。 項羽死後,西楚其餘地方皆向漢投降,漢王在穀城以魯公禮安葬項羽。

後人評說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詩贊云:「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參考: Yahoo!
2007-10-12 2:30 am
劉邦生平

劉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說為小名),漢朝(西漢)開國皇帝,廟號為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為高祖,後世多習用之),諡號為高皇帝(諡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所以史稱太祖高皇帝、漢高祖或漢高帝。出身平民階級。成為皇帝之前又稱沛公、漢中王。
早期生涯

劉邦出生於沛縣豐邑中陽里,今江蘇省豐邑沛縣的一個農戶家裡,父劉執嘉,母王含始。傳說,劉母是與蛟龍交合才產下劉邦的。年少時的劉邦並不喜歡幫家人生產作業,長大後初始是作為泗水亭長。曾在秦都咸陽見到秦始皇出遊,發出了「嗟乎,大丈夫生當如此也」的感嘆。與呂公叔平結識,娶其女呂雉為妻。後擔任沛縣亭長。
反秦戰爭

一次押解犯人的途中,由於氣候因素延誤行程。劉邦知道延誤行程的結果會是被處死刑,在「沒有任何損失」的情況下,劉邦決定謀反抗變,「斬白蛇起義」,攻佔沛縣等地,抵抗秦朝, 而這次所押的犯人就成了他早期的兵力核心。

秦二世二年,燕﹑趙﹑齊﹑魏皆自立為王。項梁也在吳地起事,劉邦投靠項梁。後者擁立楚懷王之孫為王,亦稱懷王。等項梁死後,楚懷王封項羽為長安侯,隨宋義北上與秦軍主力對抗,救援趙國;另外又封劉邦為武安侯,令其向西略地入關。並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由於秦軍受到項羽牽制,劉邦輕鬆地進入關中,逼近咸陽,趙高殺秦二世,子嬰被立為秦王。子嬰在殺死趙高後,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劉邦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史記˙卷八˙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使咸陽很快恢復社會秩序。
楚漢相爭


在入咸陽前,項羽屯駐在鴻門時,曾邀請劉邦赴宴,也就是有名的鴻門宴,然而項羽未聽從亞父范增之計,使得劉邦逃過一劫。項羽進入咸陽,火燒阿房宮,自稱西楚霸王,儼然天下共主,分封群臣。項羽將劉邦分封到巴蜀漢中一帶為漢王,卻將楚懷王先前許諾的關中之地封給三個秦朝降將(其中封章邯為雍王,管轄關中西部,封司馬欣為塞王,管轄關中東部,封董翳為翟王,管轄關中北部)。項羽的分封無法服眾,各國起兵叛變,劉邦趁項羽出外平亂出兵關中,甚至連項羽的根據地彭城也被他佔領。

經過楚漢之間長期的拉鋸戰,在蕭何、張良、韓信等的協助下,劉邦所率領的漢軍逐漸坐大。楚漢兩國協議以鴻溝為界,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互不侵犯。但是當項羽遵守諾言退兵,並放回曾被扣為人質的劉邦的父母妻子之後,劉邦卻背信偷襲。項羽退到垓下,劉邦用四面楚歌之計瓦解楚軍軍心,最後項羽走投無路,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只好自刎於烏江邊。這場歷時五年(高祖元年(前206年)元月至五年(前202年)十二月)的楚漢戰爭,終以一代霸王的屍身慘遭五分,劉邦一統天下而告結束。


建立漢朝

劉邦在推翻了秦朝與消滅了項羽等勢力之後,高祖六年(前202年)正月甲午,於泛水之陽稱帝,定都洛陽(不久遷至長安),定國號為漢,史稱西漢。並立呂雉為后。

即位後,劉邦採取了許多重要措施,例如分封天下諸侯,減輕賦稅,「與民休息」,凡民以饑餓自賣為奴婢者,皆免為庶人,士兵複員,免其徭役等。

秦亡以後,漠北的匈奴乘機南下騷擾漢朝北方邊境。前201年,韓王信投降匈奴。前200年,在北伐匈奴時,劉邦自己亦被冒頓單于30萬騎圍於白登(今山西省大同)。後用陳平之計,賄賂匈奴閼氏才得以脫險。又接受婁敬之策,開始了與匈奴的和親政策。

在評論自己為何能打敗項羽奪得天下時,劉邦曾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但是,「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在奪得天下之後,劉邦為了各避免異姓王坐大犯上,以叛亂的罪名,先後誅滅了韓信、彭越等有功之臣。

劉邦早年放蕩不羈,輕視儒生,稱帝後,仍認為讀書無用。陸賈提醒其「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於是命陸賈著述秦亡之理,以之為戒,並實施行仁義、休養生息、無為而治的政策;又命蕭何參照秦朝法律「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即「漢律九章」。

晚年,劉邦寵幸愛姬戚夫人而疏遠了呂后,多次想廢黜呂后所生太子劉盈(漢惠帝),而改立戚氏之子趙王劉如意。因群臣特別是諸呂的反對,只得作罷。劉邦晚年還曾返回故鄉沛縣,與父老子弟飲酒,席間作《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在討伐英布叛亂時,為流矢所中。在安排完生後事不久,即於四月甲辰駕崩長樂宮中。五月葬長陵。

劉邦死後,呂后立劉邦次子盈為帝,是為孝惠帝。

劉邦的故鄉沛縣,戰國時代曾是宋國的領土,但在劉邦出生前三十年,宋國被齊國所滅,但齊滅宋後並非全部宋國國土併入齊國,部份宋國國土被楚國同魏國所佔,而劉邦出生沛縣,則被楚國所佔。很多記述劉邦生平的傳記,皆指劉邦出生地沛縣為楚國邊城,所以,劉邦同項羽一樣,是楚國人,這也可解釋劉邦斬白蛇起義後,很快加入楚懷王的大軍.
參考: Yahoo
2007-10-12 2:19 am
劉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說為小名),漢朝(西漢)開國皇帝,廟號為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為高祖,後世多習用之),諡號為高皇帝(諡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所以史稱太祖高皇帝、漢高祖或漢高帝。出身平民階級。成為皇帝之前又稱沛公、漢中王。自封黑帝。





目錄[隱藏]

1 早期生涯
2 反秦戰爭
3 楚漢相爭
4 建立漢朝
5 消滅異姓王
6 子女

6.1 嫡子女
6.2 庶子女
7 評價
8 參考文獻



[編輯] 早期生涯
劉邦出生於沛縣豐邑中陽裡,今江蘇省豐邑沛縣的一個農戶家裡。其父母名字沒有記載,稱之劉太公、劉媼。傳說中劉母與蛟龍交合而產下劉邦,但此說應為後人附會。
年少時的劉邦性格豪爽,不喜歡讀書,但對人很寬容,也不喜歡從事農事,所以被他的父親訓斥為『無賴』,並說他不如自已的哥哥,但劉邦還是我行我素。長大後考試做了泗水亭長(亭長即大約是今天的里長),和縣裏的官吏們混得很熟,在當地也小有名氣。在秦都咸陽見到秦始皇出遊,發出了「嗟乎,大丈夫生當如此也」的感歎。與呂公叔平結識,娶其女呂雉為妻。後擔任沛縣縣長。

[編輯] 反秦戰爭
一次押解犯人的途中,由於氣候因素延誤行程。劉邦知道延誤行程的結果會是被判死刑,在「沒有任何損失」的情況下,劉邦決定謀反抗變,「斬白蛇起義」,攻佔沛縣等地,抵抗秦朝, 而這次所押的犯人就成了他早期的兵力核心。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燕﹑趙﹑齊﹑魏皆自立為王。項梁也在吳地起事,擁立楚懷王之孫羋心為王,亦稱懷王。劉邦投靠項梁。項梁死後,羋心封項羽為長安侯,隨宋義北上與秦軍主力對抗,救援趙國;另外又封劉邦為武安侯,令其向西略地入關。並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由於秦軍主力受到項羽牽制,前206年,劉邦輕鬆地進入關中,逼近咸陽,趙高殺秦二世,子嬰被立為秦王。子嬰在殺死趙高後,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劉邦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1]。使咸陽很快恢復社會秩序。

[編輯] 楚漢相爭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8/86/Wanzu1-1-.gif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留侯-張良


主條目:楚漢戰爭
在入咸陽前,項羽屯駐在鴻門時,曾邀請劉邦赴宴,也就是有名的鴻門宴,然而項羽未聽從亞父范增之計,使得劉邦逃過一劫。項羽進入咸陽,火燒咸陽宮,自稱西楚霸王,儼然天下共主,分封群臣。項羽將劉邦分封到巴蜀漢中一帶為漢王,卻將楚懷王先前許諾的關中之地封給三個秦朝降將(史稱三秦)。項羽的分封無法服眾,各國起兵叛變,劉邦趁項羽出外平亂出兵關中,甚至連項羽的根據地彭城也被他佔領。
經過楚漢之間長期的拉鋸戰,在蕭何、張良、韓信等的協助下,劉邦所率領的漢軍逐漸坐大。楚漢兩國協議以鴻溝為界,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互不侵犯。但是,當項羽遵守諾言退兵,並放回曾被扣為人質的劉邦的父母妻子之後,劉邦卻背信偷襲。項羽退到垓下,劉邦用四面楚歌之計瓦解楚軍軍心,最後項羽走投無路,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只好自刎於烏江邊。這場歷時五年(高祖元年(前206年)元月至五年(前202年)十二月)的楚漢戰爭,終以劉邦一統天下,項羽徹底敗亡而告結束。

[編輯] 建立漢朝
項羽敗亡後,高祖六年(前202年)正月甲午,劉邦於泛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洛陽(不久遷至長安),定國號為漢,史稱西漢。並立王后呂雉為皇后,立太子劉盈為皇太子。
劉邦稱帝後,採取了許多重要措施,例如分封天下諸侯,減輕賦稅,「與民休息」,凡民以飢餓自賣為奴婢者,皆免為庶人,士兵復員,免其徭役等。
秦亡以後,漠北的匈奴乘機南下騷擾漢朝北方邊境。前201年,韓王信投降匈奴。前200年,在北伐匈奴時,劉邦自己亦被冒頓單于30萬騎圍於白登(今山西省大同)。後用陳平之計,賄賂匈奴閼氏才得以脫險。又接受婁敬之策,開始了與匈奴的和親政策。
在評論自己為何能打敗項羽奪得天下時,劉邦曾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劉邦早年放蕩不羈,輕視儒生,稱帝後,仍認為讀書無用。陸賈提醒劉邦:「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劉邦於是命陸賈著述秦亡之理,以之為戒,並實施行仁義、休養生息、無為而治的政策;又命蕭何參照秦朝法律「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即「漢律九章」。
晚年,劉邦寵幸愛姬戚夫人而疏遠了呂后,多次想廢黜呂后所生太子劉盈(漢惠帝),而改立戚氏之子趙王劉如意。因群臣特別是諸呂的反對,只得作罷。劉邦晚年還曾返回故鄉沛縣,與父老子弟飲酒,席間作《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編輯] 消滅異姓王
「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奪得天下之後,劉邦為了各避免異姓王坐大犯上,以叛亂的罪名,先後誅滅了陳豨、韓信、彭越等有功之臣,開後世殺功臣之首例。
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在討伐英布叛亂時,為流矢所中。在安排完身後事不久,即於四月甲辰駕崩長樂宮中。五月葬長陵。
劉邦死後,呂后立劉邦次子盈為帝,是為孝惠帝。
2007-10-12 2:14 am
劉邦出生於沛縣豐邑中陽裡,今江蘇省豐邑沛縣的一個農戶家裡。其父母名字沒有記載,稱之劉太公、劉媼。傳說中劉母與蛟龍交合而產下劉邦,但此說應為後人附會。

年少時的劉邦性格豪爽,不喜歡讀書,但對人很寬容,也不喜歡從事農事,所以被他的父親訓斥為『無賴』,並說他不如自已的哥哥,但劉邦還是我行我素。長大後考試做了泗水亭長(亭長即大約是今天的里長),和縣裏的官吏們混得很熟,在當地也小有名氣。在秦都咸陽見到秦始皇出遊,發出了「嗟乎,大丈夫生當如此也」的感歎。與呂公叔平結識,娶其女呂雉為妻。後擔任沛縣縣長。


[編輯] 反秦戰爭
一次押解犯人的途中,由於氣候因素延誤行程。劉邦知道延誤行程的結果會是被判死刑,在「沒有任何損失」的情況下,劉邦決定謀反抗變,「斬白蛇起義」,攻佔沛縣等地,抵抗秦朝, 而這次所押的犯人就成了他早期的兵力核心。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燕﹑趙﹑齊﹑魏皆自立為王。項梁也在吳地起事,擁立楚懷王之孫羋心為王,亦稱懷王。劉邦投靠項梁。項梁死後,羋心封項羽為長安侯,隨宋義北上與秦軍主力對抗,救援趙國;另外又封劉邦為武安侯,令其向西略地入關。並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由於秦軍主力受到項羽牽制,前206年,劉邦輕鬆地進入關中,逼近咸陽,趙高殺秦二世,子嬰被立為秦王。子嬰在殺死趙高後,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劉邦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1]。使咸陽很快恢復社會秩序。


[編輯] 楚漢相爭

留侯-張良主條目:楚漢戰爭
在入咸陽前,項羽屯駐在鴻門時,曾邀請劉邦赴宴,也就是有名的鴻門宴,然而項羽未聽從亞父范增之計,使得劉邦逃過一劫。項羽進入咸陽,火燒咸陽宮,自稱西楚霸王,儼然天下共主,分封群臣。項羽將劉邦分封到巴蜀漢中一帶為漢王,卻將楚懷王先前許諾的關中之地封給三個秦朝降將(史稱三秦)。項羽的分封無法服眾,各國起兵叛變,劉邦趁項羽出外平亂出兵關中,甚至連項羽的根據地彭城也被他佔領。

經過楚漢之間長期的拉鋸戰,在蕭何、張良、韓信等的協助下,劉邦所率領的漢軍逐漸坐大。楚漢兩國協議以鴻溝為界,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互不侵犯。但是,當項羽遵守諾言退兵,並放回曾被扣為人質的劉邦的父母妻子之後,劉邦卻背信偷襲。項羽退到垓下,劉邦用四面楚歌之計瓦解楚軍軍心,最後項羽走投無路,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只好自刎於烏江邊。這場歷時五年(高祖元年(前206年)元月至五年(前202年)十二月)的楚漢戰爭,終以劉邦一統天下,項羽徹底敗亡而告結束。


[編輯] 建立漢朝
項羽敗亡後,高祖六年(前202年)正月甲午,劉邦於泛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洛陽(不久遷至長安),定國號為漢,史稱西漢。並立王后呂雉為皇后,立太子劉盈為皇太子。

劉邦稱帝後,採取了許多重要措施,例如分封天下諸侯,減輕賦稅,「與民休息」,凡民以飢餓自賣為奴婢者,皆免為庶人,士兵復員,免其徭役等。

秦亡以後,漠北的匈奴乘機南下騷擾漢朝北方邊境。前201年,韓王信投降匈奴。前200年,在北伐匈奴時,劉邦自己亦被冒頓單于30萬騎圍於白登(今山西省大同)。後用陳平之計,賄賂匈奴閼氏才得以脫險。又接受婁敬之策,開始了與匈奴的和親政策。

在評論自己為何能打敗項羽奪得天下時,劉邦曾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劉邦早年放蕩不羈,輕視儒生,稱帝後,仍認為讀書無用。陸賈提醒劉邦:「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劉邦於是命陸賈著述秦亡之理,以之為戒,並實施行仁義、休養生息、無為而治的政策;又命蕭何參照秦朝法律「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即「漢律九章」。

晚年,劉邦寵幸愛姬戚夫人而疏遠了呂后,多次想廢黜呂后所生太子劉盈(漢惠帝),而改立戚氏之子趙王劉如意。因群臣特別是諸呂的反對,只得作罷。劉邦晚年還曾返回故鄉沛縣,與父老子弟飲酒,席間作《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編輯] 消滅異姓王
「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奪得天下之後,劉邦為了各避免異姓王坐大犯上,以叛亂的罪名,先後誅滅了陳豨、韓信、彭越等有功之臣,開後世殺功臣之首例。

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在討伐英布叛亂時,為流矢所中。在安排完身後事不久,即於四月甲辰駕崩長樂宮中。五月葬長陵。

劉邦死後,呂后立劉邦次子盈為帝,是為孝惠帝。


[編輯] 子女

[編輯] 嫡子女
二子劉盈,呂后所生

[編輯] 庶子女
庶長子劉肥,齊王,高祖微時外婦曹氏所生
三子劉如意,趙王,戚夫人所生,被呂后害死
四子劉恆,代王,後為文帝,薄夫人所生
五子劉恢,先梁王,後趙王,殉情自殺
六子劉友,先淮陽王,後趙王,被呂后害死
七子劉長,淮南王,漢文帝六年(前174年)謀反事敗自殺,劉邦的侍妾趙姬所生
八子劉建,封燕王,早逝

[編輯] 評價
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將其一生歸納為:

高祖初起,始自徒中。言從泗上,即號沛公。
嘯命豪傑,奮發材雄。彤雲郁碭,素靈告豐。
龍變星聚,蛇分徑空。項氏主命,負約棄功。
王我巴蜀,實憤於衷。三秦既北,五兵遂東。
氾水即位,咸陽築宮。威加四海,還歌大風。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創始人和前領導人毛澤東對劉邦的評價是「老粗出人物」、「封建皇帝裡邊最厲害的一個」。1964年毛澤東更借題發揮,指出:自古以來,能幹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漢朝的劉邦是封建皇帝裡邊最厲害的一個——劉敬勸他不要建都洛陽,要建都長安,他立刻就去長安;鴻溝劃界,項羽引兵東退,他也想到長安休息,張良說,什麼條約不條約、要進攻,他立刻聽了張良的話,向東進;韓信要求封假齊王,劉邦說不行,張良踢了他一腳,他立刻改口說,我媽的,要封就封真齊王,何必要假的。……南北朝宋、齊、梁、陳,五代梁、唐、晉、漢、周,很有幾個老粗。文的也有幾個好的,如李世民。
2007-10-12 2:14 am
公元前210年, 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到達平原津(今山東平原縣附近),突然
一病不起。此時,秦始皇也知道自己的大限將至.於是,連忙召丞相李斯,要李斯
傳達秘詔,立扶蘇為太子。當時掌管玉璽和起草詔書的是宦官頭兒趙高。趙高早有
野心,看準了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故意扣壓秘詔,等待時機。

幾天後,秦始皇在沙丘平召(今河北廣宗縣境)駕崩。李斯怕太子回來之前,
政局動盪,所以秘不發喪。趙高特此去找李斯,告訴他,皇上賜給扶蘇的信,還扣
在我這裡。現在,立誰為太子,

我和你就可以決定。狡猾的趙高又對李斯講明利害,說,如果扶蘇做了皇帝,
一定會重用蒙恬,到那個時候,宰相的位置你能坐得穩嗎?一席話,說得李斯果然
心動,二人合謀,製造假詔書,賜死扶蘇,殺了蒙恬。

趙高未用一兵一卒,只用偷梁換柱的手段,就把昏庸無能的胡亥扶為秦二世,
為自己今後的專權打下基礎,也為秦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呂後殺韓信,歷史眾說紛紜。歷史上的是非功過,不是一下子說得清楚的。這
裡並不想作什麼評價,僅用此例,再次說明「偷梁換柱」的計謀,在歷史上也往往
發揮政治權術作用。

楚漢相爭,以劉邦大勝,建立漢朝為結局。這時,各異姓王擁兵自重,是對劉
氏天下潛在的威脅。翦滅異姓諸王,是劉邦日夜考慮的大事。異姓諸王中,韓信勢
力最大。劉邦借口韓信袒護一叛將為由,把他由楚王貶為淮陰侯,調到京城居住,
實際上有點「軟禁」的味道。韓信功高蓋世,忠於劉邦。當年楚漢相爭,戰鬥激烈
之時,謀士蒯徹曾建議韓信與劉邦分手,使天下三分。韓信拒絕了蒯徹的建議,輔
佐劉邦奪得天下。而今卻落得這樣的下場,心中怨恨至極。

公元前200年, 劉邦派陳烯為代相,統率邊兵,對付匈奴。韓信私下裡會見陳
烯,以自己的遭遇為例,警告陳烯,你雖然擁有重兵,但並不安全,劉邦不會一直
信任你,不如乘此機會,帶兵反漢,我在京城裡接應你。兩個人秘密地商量好,決
定伺機起事。

公元前197年, 陳烯在代郡反漢,自立為代王。劉邦領兵親自聲討陳烯。韓信
與陳烯約定,起事後他在京城詐稱奉劉邦密詔,襲擊呂後及太子,兩面夾擊劉邦。
可是,韓信的計謀被呂後得知。呂後與丞相陳平設下一計,對付韓信。

呂後派人在京城散佈:陳烯已死,皇上得勝,即將凱旋。韓信聽到這個消息,
又沒有見到陳烯派人來聯繫,心中甚為恐慌。一日.丞相陳平親自到韓信家中,謊
稱陳烯已死,叛亂已定,皇上已班師回朝,文武百官都要入朝慶賀,請韓信立即進
宮。韓信本來心虛,只得與陳平同車進宮。結果被呂後逮捕,囚繫在長樂宮之鐘室。
半夜時分,韓信被殺。後世稱「未央官斬韓信」。蓋世英名的韓信至死也不知道,
陳烯已死的消息,完全是謊言。陳烯叛亂,是在韓信死了兩年之後才平定的。


參考資料:
我只係找到陳烯的一件事...
2007-10-12 2:13 am
劉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說為小名),漢朝(西漢)開國皇帝,廟號為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為高祖,後世多習用之),諡號為高皇帝(諡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所以史稱太祖高皇帝、漢高祖或漢高帝。出身平民階級。成為皇帝之前又稱沛公、漢中王。自封黑帝。

目錄 [隱藏]
1 早期生涯
2 反秦戰爭
3 楚漢相爭
4 建立漢朝
5 消滅異姓王
6 子女
6.1 嫡子女
6.2 庶子女
7 評價
8 參考文獻



[編輯] 早期生涯
劉邦出生於沛縣豐邑中陽裡,今江蘇省豐邑沛縣的一個農戶家裡。其父母名字沒有記載,稱之劉太公、劉媼。傳說中劉母與蛟龍交合而產下劉邦,但此說應為後人附會。

年少時的劉邦性格豪爽,不喜歡讀書,但對人很寬容,也不喜歡從事農事,所以被他的父親訓斥為『無賴』,並說他不如自已的哥哥,但劉邦還是我行我素。長大後考試做了泗水亭長(亭長即大約是今天的里長),和縣裏的官吏們混得很熟,在當地也小有名氣。在秦都咸陽見到秦始皇出遊,發出了「嗟乎,大丈夫生當如此也」的感歎。與呂公叔平結識,娶其女呂雉為妻。後擔任沛縣縣長。


[編輯] 反秦戰爭
一次押解犯人的途中,由於氣候因素延誤行程。劉邦知道延誤行程的結果會是被判死刑,在「沒有任何損失」的情況下,劉邦決定謀反抗變,「斬白蛇起義」,攻佔沛縣等地,抵抗秦朝, 而這次所押的犯人就成了他早期的兵力核心。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燕﹑趙﹑齊﹑魏皆自立為王。項梁也在吳地起事,擁立楚懷王之孫羋心為王,亦稱懷王。劉邦投靠項梁。項梁死後,羋心封項羽為長安侯,隨宋義北上與秦軍主力對抗,救援趙國;另外又封劉邦為武安侯,令其向西略地入關。並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由於秦軍主力受到項羽牽制,前206年,劉邦輕鬆地進入關中,逼近咸陽,趙高殺秦二世,子嬰被立為秦王。子嬰在殺死趙高後,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劉邦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1]。使咸陽很快恢復社會秩序。


[編輯] 楚漢相爭

留侯-張良主條目:楚漢戰爭
在入咸陽前,項羽屯駐在鴻門時,曾邀請劉邦赴宴,也就是有名的鴻門宴,然而項羽未聽從亞父范增之計,使得劉邦逃過一劫。項羽進入咸陽,火燒咸陽宮,自稱西楚霸王,儼然天下共主,分封群臣。項羽將劉邦分封到巴蜀漢中一帶為漢王,卻將楚懷王先前許諾的關中之地封給三個秦朝降將(史稱三秦)。項羽的分封無法服眾,各國起兵叛變,劉邦趁項羽出外平亂出兵關中,甚至連項羽的根據地彭城也被他佔領。

經過楚漢之間長期的拉鋸戰,在蕭何、張良、韓信等的協助下,劉邦所率領的漢軍逐漸坐大。楚漢兩國協議以鴻溝為界,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互不侵犯。但是,當項羽遵守諾言退兵,並放回曾被扣為人質的劉邦的父母妻子之後,劉邦卻背信偷襲。項羽退到垓下,劉邦用四面楚歌之計瓦解楚軍軍心,最後項羽走投無路,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只好自刎於烏江邊。這場歷時五年(高祖元年(前206年)元月至五年(前202年)十二月)的楚漢戰爭,終以劉邦一統天下,項羽徹底敗亡而告結束。


[編輯] 建立漢朝
項羽敗亡後,高祖六年(前202年)正月甲午,劉邦於泛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洛陽(不久遷至長安),定國號為漢,史稱西漢。並立王后呂雉為皇后,立太子劉盈為皇太子。

劉邦稱帝後,採取了許多重要措施,例如分封天下諸侯,減輕賦稅,「與民休息」,凡民以飢餓自賣為奴婢者,皆免為庶人,士兵復員,免其徭役等。

秦亡以後,漠北的匈奴乘機南下騷擾漢朝北方邊境。前201年,韓王信投降匈奴。前200年,在北伐匈奴時,劉邦自己亦被冒頓單于30萬騎圍於白登(今山西省大同)。後用陳平之計,賄賂匈奴閼氏才得以脫險。又接受婁敬之策,開始了與匈奴的和親政策。

在評論自己為何能打敗項羽奪得天下時,劉邦曾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劉邦早年放蕩不羈,輕視儒生,稱帝後,仍認為讀書無用。陸賈提醒劉邦:「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劉邦於是命陸賈著述秦亡之理,以之為戒,並實施行仁義、休養生息、無為而治的政策;又命蕭何參照秦朝法律「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即「漢律九章」。

晚年,劉邦寵幸愛姬戚夫人而疏遠了呂后,多次想廢黜呂后所生太子劉盈(漢惠帝),而改立戚氏之子趙王劉如意。因群臣特別是諸呂的反對,只得作罷。劉邦晚年還曾返回故鄉沛縣,與父老子弟飲酒,席間作《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編輯] 消滅異姓王
「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奪得天下之後,劉邦為了各避免異姓王坐大犯上,以叛亂的罪名,先後誅滅了陳豨、韓信、彭越等有功之臣,開後世殺功臣之首例。

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在討伐英布叛亂時,為流矢所中。在安排完身後事不久,即於四月甲辰駕崩長樂宮中。五月葬長陵。

劉邦死後,呂后立劉邦次子盈為帝,是為孝惠帝。


[編輯] 子女

[編輯] 嫡子女
二子劉盈,呂后所生

[編輯] 庶子女
庶長子劉肥,齊王,高祖微時外婦曹氏所生
三子劉如意,趙王,戚夫人所生,被呂后害死
四子劉恆,代王,後為文帝,薄夫人所生
五子劉恢,先梁王,後趙王,殉情自殺
六子劉友,先淮陽王,後趙王,被呂后害死
七子劉長,淮南王,漢文帝六年(前174年)謀反事敗自殺,劉邦的侍妾趙姬所生
八子劉建,封燕王,早逝

[編輯] 評價
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將其一生歸納為:

高祖初起,始自徒中。言從泗上,即號沛公。
嘯命豪傑,奮發材雄。彤雲郁碭,素靈告豐。
龍變星聚,蛇分徑空。項氏主命,負約棄功。
王我巴蜀,實憤於衷。三秦既北,五兵遂東。
氾水即位,咸陽築宮。威加四海,還歌大風。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創始人和前領導人毛澤東對劉邦的評價是「老粗出人物」、「封建皇帝裡邊最厲害的一個」。1964年毛澤東更借題發揮,指出:自古以來,能幹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漢朝的劉邦是封建皇帝裡邊最厲害的一個——劉敬勸他不要建都洛陽,要建都長安,他立刻就去長安;鴻溝劃界,項羽引兵東退,他也想到長安休息,張良說,什麼條約不條約、要進攻,他立刻聽了張良的話,向東進;韓信要求封假齊王,劉邦說不行,張良踢了他一腳,他立刻改口說,我媽的,要封就封真齊王,何必要假的。……南北朝宋、齊、梁、陳,五代梁、唐、晉、漢、周,很有幾個老粗。文的也有幾個好的,如李世民。

2007-10-11 18:13:59 補充:
http://zh.wikipedia.org/wiki/刘邦
2007-10-12 2:13 am
劉邦的故鄉沛縣,戰國時代曾是宋國的領土,但在劉邦出生前三十年,宋國被齊國所滅,但齊滅宋後並非全部宋國國土併入齊國,部份宋國國土被楚國同魏國所佔,而劉邦出生沛縣,則被楚國所佔。很多記述劉邦生平的傳記,皆指劉邦出生地沛縣為楚國邊城,所以,劉邦同項羽一樣,是楚國人,這也可解釋劉邦斬白蛇起義後,很快加入楚懷王的大軍
2007-10-12 2:13 am
劉邦生平

劉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說為小名),漢朝(西漢)開國皇帝,廟號為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為高祖,後世多習用之),諡號為高皇帝(諡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所以史稱太祖高皇帝、漢高祖或漢高帝。出身平民階級。成為皇帝之前又稱沛公、漢中王。
早期生涯

劉邦出生於沛縣豐邑中陽里,今江蘇省豐邑沛縣的一個農戶家裡,父劉執嘉,母王含始。傳說,劉母是與蛟龍交合才產下劉邦的。年少時的劉邦並不喜歡幫家人生產作業,長大後初始是作為泗水亭長。曾在秦都咸陽見到秦始皇出遊,發出了「嗟乎,大丈夫生當如此也」的感嘆。與呂公叔平結識,娶其女呂雉為妻。後擔任沛縣亭長。
反秦戰爭

一次押解犯人的途中,由於氣候因素延誤行程。劉邦知道延誤行程的結果會是被處死刑,在「沒有任何損失」的情況下,劉邦決定謀反抗變,「斬白蛇起義」,攻佔沛縣等地,抵抗秦朝, 而這次所押的犯人就成了他早期的兵力核心。

秦二世二年,燕﹑趙﹑齊﹑魏皆自立為王。項梁也在吳地起事,劉邦投靠項梁。後者擁立楚懷王之孫為王,亦稱懷王。等項梁死後,楚懷王封項羽為長安侯,隨宋義北上與秦軍主力對抗,救援趙國;另外又封劉邦為武安侯,令其向西略地入關。並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由於秦軍受到項羽牽制,劉邦輕鬆地進入關中,逼近咸陽,趙高殺秦二世,子嬰被立為秦王。子嬰在殺死趙高後,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劉邦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史記˙卷八˙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使咸陽很快恢復社會秩序。
楚漢相爭


在入咸陽前,項羽屯駐在鴻門時,曾邀請劉邦赴宴,也就是有名的鴻門宴,然而項羽未聽從亞父范增之計,使得劉邦逃過一劫。項羽進入咸陽,火燒阿房宮,自稱西楚霸王,儼然天下共主,分封群臣。項羽將劉邦分封到巴蜀漢中一帶為漢王,卻將楚懷王先前許諾的關中之地封給三個秦朝降將(其中封章邯為雍王,管轄關中西部,封司馬欣為塞王,管轄關中東部,封董翳為翟王,管轄關中北部)。項羽的分封無法服眾,各國起兵叛變,劉邦趁項羽出外平亂出兵關中,甚至連項羽的根據地彭城也被他佔領。

經過楚漢之間長期的拉鋸戰,在蕭何、張良、韓信等的協助下,劉邦所率領的漢軍逐漸坐大。楚漢兩國協議以鴻溝為界,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互不侵犯。但是當項羽遵守諾言退兵,並放回曾被扣為人質的劉邦的父母妻子之後,劉邦卻背信偷襲。項羽退到垓下,劉邦用四面楚歌之計瓦解楚軍軍心,最後項羽走投無路,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只好自刎於烏江邊。這場歷時五年(高祖元年(前206年)元月至五年(前202年)十二月)的楚漢戰爭,終以一代霸王的屍身慘遭五分,劉邦一統天下而告結束。


建立漢朝

劉邦在推翻了秦朝與消滅了項羽等勢力之後,高祖六年(前202年)正月甲午,於泛水之陽稱帝,定都洛陽(不久遷至長安),定國號為漢,史稱西漢。並立呂雉為后。

即位後,劉邦採取了許多重要措施,例如分封天下諸侯,減輕賦稅,「與民休息」,凡民以饑餓自賣為奴婢者,皆免為庶人,士兵複員,免其徭役等。

秦亡以後,漠北的匈奴乘機南下騷擾漢朝北方邊境。前201年,韓王信投降匈奴。前200年,在北伐匈奴時,劉邦自己亦被冒頓單于30萬騎圍於白登(今山西省大同)。後用陳平之計,賄賂匈奴閼氏才得以脫險。又接受婁敬之策,開始了與匈奴的和親政策。

在評論自己為何能打敗項羽奪得天下時,劉邦曾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但是,「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在奪得天下之後,劉邦為了各避免異姓王坐大犯上,以叛亂的罪名,先後誅滅了韓信、彭越等有功之臣。

劉邦早年放蕩不羈,輕視儒生,稱帝後,仍認為讀書無用。陸賈提醒其「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於是命陸賈著述秦亡之理,以之為戒,並實施行仁義、休養生息、無為而治的政策;又命蕭何參照秦朝法律「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即「漢律九章」。

晚年,劉邦寵幸愛姬戚夫人而疏遠了呂后,多次想廢黜呂后所生太子劉盈(漢惠帝),而改立戚氏之子趙王劉如意。因群臣特別是諸呂的反對,只得作罷。劉邦晚年還曾返回故鄉沛縣,與父老子弟飲酒,席間作《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在討伐英布叛亂時,為流矢所中。在安排完生後事不久,即於四月甲辰駕崩長樂宮中。五月葬長陵。

劉邦死後,呂后立劉邦次子盈為帝,是為孝惠帝。


收錄日期: 2021-04-20 00:36:2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11000051KK0228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