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有得e
結核病是一種常見及可致命的傳染病,由結核菌感染所引致,肺部最常受感染(肺結核,又被稱為肺癆),不過其它器官如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骨骼及關節也可受感染。
全球超過三分一人口在體內帶有結核菌,每一秒鐘新增一人受感染。[1]並非每個受感染者皆發病,無病徵者佔大多數。每十個無病徵的潛伏感染者中,有一人會發展至活性結核病,如果沒有適當治療,死亡率超過50%。在2004年,1460萬人有活性結核病,當中有890萬宗新症,並導致170萬人死亡,[1]大多數在發展中國家。已發展國家患上結核病的人數有上升趨勢,因為不少人的免疫系統因抑制免疫力藥物、物質濫用或愛滋病而受損。
愛滋病的蔓延及忽視結核病控制工作令結核病再次成為一種主要的傳染病,並出現了有抗藥性的結核菌。[2]世界衛生組織在1993年宣佈結核病是一件全球健康緊急事件,而「終止結核夥伴」(Stop TB Partnership)提出「全球結核病防治計劃」,其中一個目標是在2015年前把結核病死亡人數及流行程度減至1990年水準的一半。
[編輯] 徵狀
大約75%的活性結核病個案是肺結核。肺結核患者的病徵可分為全身性症狀、呼吸道症狀以及胸部X光的異常。全身性症狀如消瘦、厭食、疲乏、微熱以及夜間盜汗。呼吸道症狀最常見的是咳嗽(持續超過三星期)、吐痰、咳血、胸痛。
傳播
肺結核的傳染經由細小的飛沫,當病人講話、咳嗽、唱歌或大笑時產生飛沫,這些飛沫落在塵埃中,乾燥後飛揚在空中,傳染給親近的人。肺結核不會經由無生命的東西傳染,必須要直接或間接吸入飛沫才會得病。
診斷
診斷的方法可以依據臨床表現與X光,也可以參考結核菌素試驗、組織病理切片、耐酸性染色、結核菌培養、〔MTB PCR〕。
治療
Ein säurefestes Stäbchen in Ziehl-Neelsen-Färbung ist mit einem Pfeil markiert.
Elektronenmikroskopische Aufnahme der Tuberkelbakterien治療上通常只要口服抗結核藥物,但療程需時至少六個月,有時長達一年,使用的藥物與療程長短需要依照抗藥性與病人對藥物的反應與副作用來調整。
常用的抗結核藥物包括異煙肼(isoniazid, INH)、利福平(rifampicin, RIF)、吡嗪醯胺(pyrazinamide, PZA)、ethambutol(EMB)等。潛伏的結核病通常使用單一藥物,而活性的結核病最適宜同時服用數種藥物,減少病菌產生抗藥性的風險。[4]治好潛伏的結核病是為了防止將來演變為活性結核病。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不建議醫療人員使用利福平加上吡嗪醯胺去醫治潛伏的結核病,不過這兩種藥物仍可同時用於治療活性結核病。[
短程直接監督治療法
由於治療結核病所需時間長,約需時六個月,許多病人常常無法按醫囑確實服用藥物,造成近年來抗藥性結核菌株增加。因此1997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短程直接監督治療法」(directly-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或直接音譯為「都治計畫」,口號為「送藥到手、服藥到口、吞了再走」。由地方衛生機關指派觀察員送抗結核藥物給病患,使其務必能按時服用,根除結核病。
耐藥變種
由於病人漏服治療藥物,或在治療周期完成前終止治療而產生的結核病耐藥變種對治療藥物有不同程度的抗藥性。對利福平(rifampicin)和異煙肼(isoniazid)等一線藥物具抗藥性的結核稱作「多藥抗藥性結核」(MDR-TB)。多藥抗藥性結核中,對全部喹諾酮(quinolone)類藥物以及至少對二線治療結核藥物中卡那黴素(kanamycin), 卷曲黴素(capreomycin), 和阿米卡黴素(amikacin)之一具有抗藥性的結核病稱為廣泛耐藥結核(XDR-TB)。
耐藥結核具有死亡率高(MDR-TB死亡率與肺癌類似,XDR-TB更高出很多),傳染性低的特點,通常只由普通結核病人治療不當產生,只有在低免疫人群(如HIV普遍感染)中會出現人與人直接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