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白色恐怖:一詞起源於法國大革命時期[1],它的現代用法起源於俄國共產革命時期的共產黨宣傳。在沙俄時代,白色是皇室的代表顏色,沙皇常被冠以「白色沙皇」之稱,白色並無任何貶義色彩。在1917年後的俄國內戰中,反共的俄國「白軍」與布爾什維克的「紅軍」相對。布爾什維克為了醜化對手,遂使用「白色恐怖」一詞來形容白軍的「殘暴」。後來,芬蘭、美國等國反對共產黨勢力擴張的行為有一部份被稱為「白色恐怖」。中共使用「白色恐怖」一詞來形容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反共行為,而行為中確實包括屠殺及迫害,在台灣「白色恐怖」一詞大多用來稱呼中華民國政府在1950年代的臺灣對共產黨及臺獨等政治運動及嫌疑者的迫害。
軟禁是指:的是用非暴力手段,把某人的活動範圍限制在一定的範圍中,在任何時間均受到監視,需要獲得批准才能出外。且未經批准的人不得與軟禁者有所接觸及連繫。與監獄比較,軟禁的情況比監獄稍微自由。有些被軟禁者的通訊(如電話、網際網路等)會受到限制甚至是被切斷。
昂山素姬:(Aung San Suu Kyi, 緬甸語: ,1945年6月19日- )生於緬甸仰光,是緬甸非暴力提倡民主的政治家。1990年她獲得薩哈羅夫獎,翌年又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她的父親昂山將軍於1947年為了緬甸獨立與英國談判,同年被政敵暗殺。她成長後就讀於英國牛津大學,並在此認識了她的丈夫Michael Aris(他們有兩個孩子)。她還曾在倫敦大學的亞非學院學習。
soRR~~整係搵到咁多~~我都要做呢個功課!!!我都搵緊~~~
2007-10-13 22:27:54 補充:
昂山蘇姬:(大陸譯昂山素季,港譯昂山素姬,馬新譯翁山淑枝,緬甸語: ,拉丁話:Aung San Suu Kyi,1945年6月19日-)生於緬甸仰光,是緬甸非暴力提倡民主的政治家,但現被緬甸軍政府軟禁於其寓所中。1990年她獲得薩哈羅夫獎,翌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1988年,她回到緬甸照顧生病的母親。同年,長期執政的「社會主義綱領黨」領袖吳奈溫將軍下臺,緬甸爆發大規模的民主遊行,但是遭到血腥鎮壓。新的軍政府隨後掌權。深受聖雄甘地的非暴力理論影響,翁山蘇姬開始參與政治,並致力於推行民選制度。1989年遭到軟禁,她拒絕了將她驅逐出境而獲自由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