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今文學家!

2007-10-11 4:06 am
中國古今文學家!

回答 (2)

2007-10-12 1:13 am
✔ 最佳答案
唐宋古文八大家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學家。江西臨川(今江西撫州)人。慶曆二年(1042年)進士。早年為地方官。嘉祐三年(1058年),入朝任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誥,上萬言書於宋仁宗,建議全面改革宋朝法度,以扭轉積貧積弱的局面。宋神宗即位後,他又上《本朝百年無事札子》,再次提出改革政治、變法圖強的主張。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升任宰相,其變法主張得以推行。主持制定與實施農田水利、青苗、免役、均輸、市易、免行錢、礦稅抽分等一系列新法,對社會經濟進行廣泛而深刻的改革。同時,對軍事制度、科技與學校教育制度也進行改革。但變法受到很大阻力,他本人亦備受攻擊,遂於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次年再相,僅一年,又辭去相位。後封荊國公,世稱荊公,有文集兩種傳世。他的貢獻在於:(一)其改革思想為後人提供了許多有益的經驗教訓。(二)對中國哲學史和文學史的發展有所貢獻。所撰的《洪範傳》、《老子注》等哲學著作,發展了傳統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文章以論說見長,名列唐宋古文八大家;詩詞精絕,為世人所推崇。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5/52/52z/52z04/52z0417.htm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先後任大理評事、鳳翔府簽書判官、開封府推官等職。神宗熙寧中,因上書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杭州通判。後又調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元豐二年(1079年),他作詩諷刺新法被捕入獄。後降職為黃州團練副使。哲宗即位,司馬光任相,召他還朝,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因對盡廢新法有異議,出知杭州等地。以後,又幾次入朝任職和貶官外放。病逝於常州。其主要成就是文學,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詩詞豪放,除李白之外,幾無人可及。散文如行雲流水,自然流暢。書法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著述甚豐,有《蘇東坡集》等傳世。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5/52/52z/52z04/52z0416.htm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盧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進士。慶曆三年(1043年),任知諫院,支持范仲淹推行新政。新政失敗後,被貶官外任十一年。還朝後,於嘉祐三年(1058年)任參知政事。後因反對王安石推行青苗法,請求辭官。他文史兼通,造詣很深,對宋代文風的改革頗有貢獻,名列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史學也很有成就,編撰《五代史記》(《新五代史》),並與宋祁等修《唐書》(《新唐書》)。編輯和整理金石遺文上千卷,編為《集古錄》,並寫成《集古錄跋尾》十卷。另著有《歐陽文忠公集》、《六一詞》等。死後謚文忠。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5/52/52z/52z04/52z0414.htm



韓愈(768-824),字退之,世稱韓昌黎,河南人,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在中國散文發展史上地位崇高,蘇東坡稱讚他為”文起八代之衰”。他的文章氣勢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簡勁﹑邏輯嚴整﹑融會古今,無論是議論﹑事或抒情,都形成獨特的風格,達到前人不曾達到的高度。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東,生於長安,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傑出的文學家。 作為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和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反對六朝以來籠罩文壇的綺靡浮艷文風,提倡質樸流暢的散文。



蘇洵,字明允,號老泉眉。蘇洵和他兒子蘇軾、蘇轍被合稱為“三蘇”。他的散文主要是史論和政,他繼承了《孟子》和韓愈的議論文傳統,形成自己的雄健風格,語言明暢,理反复辨析,很有戰國縱橫家的色彩;有時不免帶有詭辨氣息,是其短處。著有《嘉集》。



蘇轍(1039-1112)字子由,晚年自號穎濱遺老。蘇軾之弟,“三蘇”之一,人稱“小蘇”。蘇轍是散文家,為文以策論見長,在北未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蘇軾的才華橫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蘇軾所說,達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著有《城集》。



曾鞏 (1019-1083),字子固,建昌軍南豐縣人,宋代新古文運動的重要骨幹,唐宋八大家之一。”十二歲能文,語已驚人”的曾鞏,資質警敏聰慧;成年後,因文才出,備受當時文壇領袖歐陽修賞識。曾鞏有濃厚的儒家思想,主張先道後文,極重視作家的道德修養。他的學術和文章,生前已傳譽遐邇,身後更盛名不衰。曾鞏散文作品甚豐,尤長於議論和記。他的議論文立論精策,不枝不蔓,紆徐曲折,從容敦厚;記文則思玫明晰,俯仰盡意,精練生動,耐人尋味。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42200825


近代些的有:魯迅、巴金、朱自清...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61202553
參考: me;)
2007-10-13 4:39 am
陶淵明,東晉(公元317—420年)大詩人,他的詩表現田園恬淡寧靜的生活性景,被人們稱為“田園詩人”。

南朝詩人謝靈運是山水詩派的開創者。

干寶的《搜神記》是魏晉南北朝誌怪小說的代表。

劉義慶編寫的《世說新語》是記錄魏晉南北朝時期一些人物言行和趣事的小品文,生動活潑,文筆簡潔。

鍾嶸的《詩品》是一部評論詩歌的著作,對後代詩歌評論有很大的影響。

唐代出現了很多偉大詩人,像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李商隱等。

唐代文學家韓愈和柳宗元發起了古文運動。

初唐四傑是盧照鄰、駱賓王、王勃、楊炯。

王勃寫了著名的《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

駱賓王7歲寫了著名的《詠鵝》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陳子昂是初唐四傑以後的著名詩人,他反對六朝綺麗之風,提倡古樸淡雅的詩風。

盛唐有名的田園山水詩人是孟浩然和王維。他們的詩歌表現祖國山河的壯麗和田園的自然質樸,詩中有畫。

盛唐有名的邊塞詩人是高適和岑參。他們的詩表現了祖國邊塞風光和唐人開拓進取的精神。

王昌齡,是寫七言絕句出名的詩人,《出塞》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非常有名氣,這首詩是這樣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告誡人們在取得成績之後要更加努力,才會實現更高的理想。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代最著名的詩人之一,年輕時到過中國很多地方,寫下了很多歌唱祖國的好詩。他的詩熱情浪漫,想像力很豐富,人稱“詩仙”。

韓愈,字退之,是中唐時期重要的文學家,他反對六朝以來綺靡的文風,提倡樸實的散文,氣勢雄偉。為“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著名的散文有《師說》、《馬說》、《原毀》等。

柳宗元,字子厚,他的散文中最有特色的是描寫山水的遊記,他的詩文與韓愈齊名,人稱韓柳。

晚唐著名的詩人李商隱和杜牧。人稱“小李杜”。李商隱的詩清新典雅,長於抒情,以七律為主。杜牧的詩俊邁雅潔,尤工七絕。

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既描寫了蓮花的美麗,又歌頌了蓮花的“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

范仲淹,字希文,宋代著名文學家,代表作是《岳陽樓記》,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句表靖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思想。

唐宋八大家是“韓愈、柳宗元、蘇洵、蘇軾、歐陽修、蘇轍、王安石、曾鞏”,前兩位是唐代人,後六位是宋代人。

歐陽修,字永叔。他的詩詞、散文和傳記都寫得很好。歐陽修領導其他作家一起完成詩文革新運動。

王安石,字介甫,是宋代的政治家、文學家。他有一首著名的詩《泊船瓜州》,其中有“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名句,句中一個“綠”字,將江南春色寫得淋漓盡致。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父子文學家,宋代的蘇洵、蘇軾、蘇轍就是其中的代表,尤以蘇軾的水平最高,蘇軾字子瞻,號東坡,他的詩詞、散文、書法、繪畫都有獨特的風格。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著名愛國詞人。他曾闖入敵營,擒拿叛徒,並曾策劃北伐大業。他的詞也屬豪放一派,“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是辛棄疾《鷓鴣天》中的名句。

李清照是宋代最著名的女詞人,她的詞風格獨特,極為世人所欣賞。

岳飛是南宋時期反抗異族侵略的著名戰將,精忠報國,為奸所害。他的《滿江紅》詞,至今為廣大人民所傳唱。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詞人。

楊萬里,號誠齋。他的詩平易自然,號誠齋體。范成大,號石潮居士,他出使金國,不辱使命。他的詩表現愛國主義,反映社會現實,獨創風格。

施耐庵的《水滸傳》是中國第一部表現農民起義的現實主義巨著,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特別是魯智深、林沖、李逵、武松、宋江等更是家喻戶曉。

吳承恩創作的百回長篇小說《西遊記》,寫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不怕艱險,去西方取佛經的故事。

許仲琳編輯的《封神演義》是一部著名的神魔小說。“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釣”是其中的情節。

蘭陵笑笑生所作的《金瓶梅》是中國第一部文人獨創的長篇小說,又是第一部以家庭生活為題材的長篇小說。

馮夢龍編選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說集,簡稱“三言”。

凌濛初所編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簡稱“二拍”。

《牡丹亭》是湯顯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國戲曲史上浪漫主義的傑作,劇中描寫了杜麗娘與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

清代(公元1644—1911年)詩壇人物甚盛。王士禛提倡神韻,沈德潛提倡格調,袁枚號召性靈,各樹旗幟,都有一定影響。

清代昆曲藝術的代表作品是洪昇的《長生殿》,寫的是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

孔尚任的《桃花扇》是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為線索,寫南明王朝興亡的一部歷史劇。

蒲松齡所著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誌異》以民間流傳的故事為基礎,以談鬼寫狐的表現方式,揭露和抨擊了封建社會的醜惡,讚美了作者心目中理想的愛情。

《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的長篇小說,這本書對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進行了深刻的諷刺和批判。

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研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的《老殘遊記》和曾樸的《孽海花》合稱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曹雪芹的長篇小說《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小說中最偉大的作品,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薛寶釵是《紅樓夢》中最成功的藝術形象。

紀昀,又叫紀曉嵐,清代學者、文學家,曾主持纂修《四庫全書》。

鄭燮,人們常稱鄭板橋,他書法、繪畫、詩歌都寫得很好。

黃遵憲,清末詩人,是當時“詩界革命”的一面旗幟,論詩主張“我手寫吾口”,反對模擬古人。

嚴復,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他反對頑固保守,主張學習西方,他翻譯的《天演論》中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對當時的思想界影響很大。

梁啟超,又號飲冰室主人,曾倡導“詩界革命”、“小說界革命”,全部著作匯編為《飲冰室合集》。

魯迅的《狂人日記》是現代文學的第一篇白話小說,它揭露了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阿Q正傳》是魯迅小說中最著名的一篇。作品突出地描繪了阿Q的“精神勝利法”。阿Q這個人物不僅是中國文學史上,也是世界文學史上的一個典型。


郁達夫是“五四”新文學運動中產生過重大影響的作家。他的第一部小說集《沉淪》是作者留日時期生活和思想的寫照。

徐志摩的抒情詩《再別康橋》把他對母校的深情溶進了別離時的形象和想像中。

老舍的作品很有北京味兒。他最著名的作品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話劇《茶館》。

巴金撰寫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他的早期代表作。

戴望舒是三十年代“現代派”的代表詩人。《雨巷》是他的代表作。

曹禺,現代著名劇作家,代表作有話劇《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錢鍾書的中篇小說《圍城》生動地描寫了戰時知識分子的精神面貌。

胡適是現代詩人,著名學者。他是積極推動白話詩的先驅者之一。他1917年發表的《文學改良芻議》,是倡導文學革命的第一篇文章。

周作人的散文追求知識,哲理,趣味的統一,風格淡平和。代表作有《烏蓬船》。

聞一多是現代著名詩人,學者。他提出了著名的“三美”原則:建築美、繪畫美、音樂美。他的作品大多表現愛國主義的思想內容。詩集《死水》是他的代表作。

李季的長篇敘事詩《王貴與李香香》全部用陝北民間流傳的“信天遊”寫成,節奏流暢明快,語言在樸素中具有形象美,音樂美。

豐子愷是一個有獨特藝術氣質的散文作家。代表作是散文集《緣緣堂隨筆》。

田漢是中國現代卓越的戲劇家,是“五四”後早期話劇運動的開拓者之一,《名優之死》是其代表作,他是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詞的作者。

朱自清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作品純正樸實,篇幅都極短小,有一種樸素的美。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

廬隱是與冰心齊名的女作家。她的小說充滿了悲哀,某些小說具有自傳性質。代表作有《海濱故人》。


收錄日期: 2021-04-13 13:51:1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10000051KK0327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