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簫
源自遠古時期的骨哨,是中國古老的吹奏樂器,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常用於獨奏、琴簫合奏或絲竹樂演奏。由最初的四孔發展為現在的六孔(前面五個按音孔,後面有一個吹音孔)。
在秦漢至唐,「簫」一詞主要用作指編管的排簫,唐以後方專指豎吹之笛--即直簫。
簫的品種很多,常見的有紫竹洞簫、九節簫、黑漆九節簫、玉屏簫等。
玉屏簫上雕刻的龍鳳圖案,據說就是取材於蕭史弄玉的愛情神話故事。
簫犖t奏技巧,基本上和笛子相同,可自如地吹奏出滑音、疊音等,但靈敏度遠不如笛,不宜演奏花舌等表現富有特性的技巧。但卻適合吹奏悠長、恬靜、抒情的曲調,表達幽靜,典雅的情感。
簫不僅適於獨奏、重奏,還用於江南絲竹、福建南音、廣東音樂、常州絲弦和河南板頭樂隊等民間器樂合奏,以及越劇等地方戲曲的伴奏。
橫笛直簫
照現代「橫笛直簫」之分野,此直笛正確來說應為簫。
笛子
相傳是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後帶回長安。宋朝以後,成為伴奏戲曲的重要樂器。
唐代以前,笛簫通常不分,那時稱為笛或長笛的樂器,其實指的大部份是直簫。漢代文人馬融寫過一首《長笛賦》,所詠的便是直簫。至唐代笛簫概念才基本分開。橫吹為笛,直吹為簫。這裡介紹的笛子指的是橫吹笛。
笛子一般以竹製成,共有六個按音孔、一個吹孔和一個膜孔。常用音域有兩個八度。
明清以後,橫吹笛開始分為南、北兩派︰
南派多用來伴奏南方崑曲,笛子名為「曲笛」或「崑笛」,笛身較長。代表人物︰陸春齡。
北派多指用來伴奏梆子戲曲的「梆笛」,笛身較短,定音比曲笛高四度。代表人物︰馮子存。
「青溪三弄」 - 據說東晉大將桓伊,曾以「柯亭笛」吹奏此曲給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聽,這就是直笛名曲「青溪三弄」的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