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謝謝樓主的來信,樓主您問“夏啟為什麼建都陽城?”
不過這問題還真不易答。
陽城一帶一直是夏部落的根據地
陽城位於嵩山腳下,夏部族最早就生活在中嶽嵩山地區。三國時期的學者韋昭說:"崇、嵩字,古通用,夏都陽城,嵩山在焉。"
夏部族的祖先鯀和禹,史書又稱之為"崇伯鯀"《國語:周語》和"崇禹"《逸周書:世俘解》,說明他們曾是崇山即嵩山地區的部族首領,他們所在的部族當然也是生活於古代崇山即嵩山地區的主要居民。
禹即天子位前,《孟子》記載:"舜薦禹於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喪畢,禹避舜之子於陽城,天下之民從之。"意思是說:前任首領大舜年老力衰,舉薦夏禹為接班人。十七年之後,大舜壽終正寢。三年守喪結束,禹想讓舜的兒子商均繼任首領,而自己躲避到陽城居住,但是廣大人民群眾卻心向大禹,各部落首領也紛紛前往陽城朝請大禹。禹於是乃不負眾望,在陽城正式擔當起部族首領的重任。
* * *
為什麼禹要選陽城為都城呢?
舜帝的舊都平陽,有一部分人還同情商均,不甘心的商均一有機會就蠢蠢欲動,因此,大禹就產生了遷都陽城的想法。禹又派人大造嵩山位居九州之中,物產富饒的輿論,並說平陽偏居一隅,如果遷都陽城,也有利於各方國進貢。因此禹定都陽城就在各部落同意下成事了。
後來啟承父位,陽城又是父祖三代經營下來的都城,啟即位初期定都陽城,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 * *
陽城今地
1977年,考古工作者在登封市告城鎮西發現了王城崗遺址(就是樓主提及的地點),一些專家認為這裏極有可能是夏禹之都陽城。但王城崗小城規模太小,東西兩城的面積加起來只有幾萬平方米,一些學者對“禹都陽城”之說提出異議。隨著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工作的展開,2005年王城崗的考古發掘工作獲得突破性進展, 考古人員在該地新發現一座面積約30萬平方米的規模龐大的城址和城壕,在發掘中,考古人員還發現了河南龍山文化晚期的祭祀坑、玉石琮和白陶器等,並在遺址中部偏北處發現幾處大面積夯土基址,測年樣本也表明該城的年代已接近或進入夏紀年的範圍之中,這為確定“禹都陽城”提供了更為有力的證據。
* * *
啟曾遷都
但是啟即位不久以後,就從陽城遷都了。一般認為原因是在禹退位之後,啟為打破禪讓舊例,與益發生戰爭,陽城都城受到戰爭的破壞而摧毀了,所以啟需要遷都往新的地點。
《穆天子傳》記載:‘天子南游於黃台之丘,以觀夏啟之所居,乃宿於啟室。’這一表述告訴我們,夏啟之居在黃台之丘或黃台之丘的視線之內。而《水經注》中提到“洧水又東南,赤澗水注之。水出武定岡,東南流,經黃台岡下,又曆岡東,東南流注於洧”。這裡明確提到黃台之丘的地望,就在鄭州市與新密市之間的新砦城遺址附近。100萬平方米的新砦城遺址,是目前考古發現的夏初最大的城址。據推測,新砦城遺址可能就是夏啟之都。”
王城崗、新砦城,一個在嵩山之南,一個在嵩山之東。禹、啟之都,皆在嵩山之麓。
參考資料:
http://www.songshanfeng.com/News_View.asp?NewsID=254
http://www.cnr.cn/hnfw/zt/dengfeng/ywh/200707/t20070718_504517798.html
http://read.cuiweiju.com/files/article/html/52/52896/2917456.html
http://news.socang.com/person/museum/20060420/1255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