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耶穌
[編輯首段]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耶穌)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c/Emblem-important.svg/40px-Emblem-important.svg.png
此條目的準確性有爭議。
掛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討論頁說明此文準確性有爭議的原因,以便讓各編輯者討論和改善。
在編輯之前請務必察看討論頁。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a/Translation_arrow_zh.svg/60px-Translation_arrow_zh.svg.png
此條目仍有文字未被翻譯成中文,條目是根據其他語言維基百科的內容進行翻譯的。(2007年10月)
歡迎您協助翻譯與校對以改善這篇條目。
長期閒置的非中文內容可能會被移除。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0/0d/Ac-christ.jpg
不同時代的藝術家受當時的文化和宗教影響,對耶穌基督的詮釋各有不同。這幅12世紀拜占庭的肖像強調了耶穌神的本質。現存於伊斯坦堡的索菲亞大教堂
聖經人物或地方名稱
天主教譯名
耶穌
基督教譯名
耶穌
伊斯蘭教譯名
爾撒
希伯來語
ישוע
希伯來語轉寫
Yeshua
古希臘語
Ιησούς
希臘語轉寫
Iēsous
阿拉伯語
عيسى
阿拉伯語轉寫
`Īsā
耶穌(公元前8年 / 2年 至 公元 29年 / 36年)是基督教的中心人物,他也被稱為拿撒勒的耶穌,或耶穌基督。耶穌2字音譯自希臘文「Ίησους,英文譯為「Jesus」,是希臘文「Ίησους (Iēsous)」英語化後的寫法,而「Ίησους」本身則是由希伯來語「יהושע (Yehoshua)」或希伯來亞拉姆語(亞蘭語;阿拉米語;阿拉美語)「ישוע (Yeshua)」希臘語化後而來,「יהושע」或 「ישוע」 的意思是 「耶和華是救世主」,音譯為「約書亞」。「基督」2字源自希臘文Χριστός(拉丁化的寫法是Christós),源自音譯為「彌賽亞」的希伯來文מָשִׁיחַ(阿拉米語是משיחא,阿拉伯語是المسيح,伊斯蘭教漢譯為「麥西哈」),意思是「擦油淨身的人」,或譯「受膏者」、「受傅油者」、「受傅者」,也就是「被膏油澆灌的人」,「膏立」或「傅油」(也就是把膏油倒在「受膏」或「受傅」的人頭上)是古希伯來冊立君王的神聖儀式,細節詳見《舊約·撒母耳記》先知撒母耳膏立掃羅和大衛做王;「彌賽亞」和「基督」都是頭銜、尊稱,在《舊約·以賽亞書》和《舊約·但以理書》等多部先知書中,「彌賽亞」是先知所預言的解救萬民的救主。
耶穌基督有非常多的頭銜:人子、中保(保惠師)、大祭司、君王、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大醫生、神的兒子、羔羊、好牧人(善牧)、明亮的晨星(曉明)、大衛的兒子(大衛的子孫)、大衛的根、老師(音譯「拉比」或「拉波尼」)等
Earl Doherty 認為「耶穌」和「基督」兩詞都是頭銜,所以不會是一個人的名字。
在景教裡,耶穌被譯為移鼠。
在伊斯蘭教裡,耶穌漢譯為「爾薩(Isa)」,阿拉伯文為 عيسى,他是伊斯蘭神(真主)最愛和最重要的先知,更是六大聖之一,被稱為「真主的靈氣」,但穆斯林(回教徒)不信耶穌釘十字架,也不信耶穌有神性,但承認耶穌的母親是馬里亞(伊斯蘭教漢譯為「麥爾彥」或「瑪爾嫣」)。
一些學者質疑耶穌在歷史上是否真正曾經存在,理由是因為新約聖經不是耶穌死後馬上寫的,加上可供考證的文件只有極小部分並且在歷史上出現的只是旁證。
目錄[隱藏]
1 生平
1.1 降生為人
1.2 生平事跡
1.2.1 猶大出賣
1.2.2 死裡復活
1.2.2.1 復活意義
1.3 死裡復活後
2 誕生年分
2.1 人口普查時
2.2 屠殺嬰兒前
3 史實性
3.1 利用法證專業重組耶穌的平日生活
3.2 經文史實性
3.3 更早期經典的可能性
3.4 可信度
3.5 福音受外界的影響
3.6 福音書以外的記載
3.6.1 公元93年左右的《猶太古史》
3.6.2 公元112年的一封信
3.6.3 公元115年的《編年史》
3.6.4 斯維都尼亞(公元69年/75年 - 公元130元)的《革老丟傳》
3.6.5 第二世紀的《塔木德‧密西拿》
4 耶穌的種族
5 伊斯蘭教中的耶穌
6 注釋
7 參考及注腳
7.1 其他參考文獻
8 參見
9 外部連結
9.1 歷史的和懷疑的觀點
[編輯] 生平
宗教系列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7/Christian_cross.svg/50px-Christian_cross.svg.png
基督教
基督宗教
基督教歷史
基督教發展時序
基督教文明
耶穌基督
耶穌十二門徒
大公會議
大分裂
十字軍東征
宗教改革與反對教
三位一體
聖父
聖子
聖靈
基督教神學
基督教會
禮拜
聖恩 · 救贖
山上寶訓
十誡
聖經
舊約
新約
次經
偽經
基督教派
天主教
東正教
新教(更正教)
摩門教 (爭議性高)
中國基督教
中國基督教史
顯示▼隱藏▲東方基督教派
東正教 · 東方正統教會 ·
東方禮天主教 · 東方亞述教會
顯示▼隱藏▲西方基督教派
拉丁禮天主教 · 基督新教 ·
信義宗 · 歸正宗 · 聖公宗 ·
浸信宗 · 循道宗 · 五旬節派 ·
福音派 · 基要派 ·
再洗禮派 · 一位論派 ·
自由主義派 ·
基督教科學派 · 基督教合一派
顯示▼隱藏▲復原教派
復臨派 · 基督兄弟派 ·
基督堂教會派 ·
耶和華見證人派 · 摩門教
基督教運動
耶穌生平的主要資料來源於新約聖經的四部福音書。基督教的學者一般認為這四部福音書是符合歷史而且準確無誤的,而其他(非基督教)的學者則不認同這四部福音書的史實性。
[編輯] 降生為人
根據路加福音的說法,天使加百列 (Gabriel) 奉神的差遺去一個童女馬利亞家,跟她說主和你同在了 路1:28,又叫她不要害怕,馬利亞之後便照天使的話成就在她身上,之後天使便走了,當時馬利亞起身後路1:39,也急忙往另一地方去了。根據馬可福音的說法,約瑟是娶了馬利亞,但並沒和她同房,而是等她生下兒子馬1:25。耶穌在出世八天後,便行了割禮路1:59。基督宗教的信條認為耶穌是童貞女瑪利亞受聖神感孕[1],約翰福音則認為,「道 (Word,又譯作「聖言」) 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約 1:14。
耶穌基督在養父若瑟的祖籍、當時羅馬帝國猶太行省的白冷出生,其後為逃避當時猶太的長官黑落德王的追殺令而遠走埃及,至到黑落德王死後才回到約瑟的居住地、加里肋亞的拿撒勒定居(另一說「拿撒勒」這個地名是耶穌死後才命名的)。後來接受洗者若翰的施洗,開始在加里肋亞一帶開展傳道工作,並在信徒當中親自揀選了12人成為入室的宗徒。
(耶穌幼年遭追殺的描述僅見於馬太福音,同樣記錄耶穌出生的路加福音毫無類似記錄,疑似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