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991-1997的香港政治氣候
主權移交之前
1991年前的政治背景
1989年中國大陸發生六四事件,香港社會開始疑慮中國政府將如何處理香港政權的問題。1990年4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正式接納《香港基本法》,作為主權移交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性文件。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國領導人以及《基本法》均表明,香港的社會制度等方面將於主權移交後「50年不變」。而港英政府為了讓北京政府在主權移交後不影響香港的自治權,訂立了一些邁向民主的政策方案。
1991年-1997年
1991年,香港立法局57席中的18席劃為由直選產生,其中17席由支持民主的議員當選。
1992年7月,彭定康在同年英國大選失去巴斯(Bath)的議席,獲派到香港接替衛奕信,成為香港最後一位總督。彭定康主張香港在主權移交之前推行民主,改變了立法議員及市政議員的選舉制度。
北京政府對彭定康此舉大為震怒,公開怪責了彭定康、支持政策的議員和官員。北京政府也對跨越1997年的計劃表現不合作,不過這態度在1994年出現了逆轉,改為同意赤鱲角機場的興建。1994年,北京政府宣佈香港立法局將在主權移交後予以廢除,並建立香港臨時立法會(臨立會),以反擊彭定康對1995年改組立法局的建議。以香港民主黨為主的泛民主派議員及部分獨立議員,譴責建立臨時立法會是違法行為。臨立會於香港主權移交之前在深圳舉行工作會議,因此身兼立法局以及臨立會的議員,當時經常奔走於港深兩地。
1996年,董建華獲選為香港首屆行政長官。該次選舉被視為深受北京政府的影響甚至控制。
主權移交儀式
1997年7月1日子夜,主權移交儀式在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英國國旗及殖民地旗幟降下,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昇起,標誌著香港由英國的殖民地管治,移交到中國的管治。
參加主權移交儀式的包括查理斯王子殿下、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香港最後一位總督彭定康、及首位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
主權移交儀式完結後,香港正式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董建華成為首位行政長官,職位取代了香港總督彭定康。
主權移交之後
主權移交之後,香港最高等法律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基本法》是香港的憲制性文件,賦予並保證香港擁有高度自治權,居民享有行政、立法、司法權利。
1991-1997的香港經濟氣候
亞洲金融風暴
香港恆生指數在主權移交時期波動頗大。1996年中,恆生指數約為10000點;到1997年8月7日達至16820.3點,創下歷史性新高。投機者認為大量熱錢會從中國大陸流入香港市場,以造成香港主權移交到中國時期市況繁華的景象。中資企業股以及和中國相關的股票均大幅攀升。
不過與此同時,外圍對沖基金也注意到了香港股市的情況。1997年7月,泰國政府決定讓泰銖價值自由浮動,引發成亞洲金融風暴。其後,新台幣、韓圓、印尼盾均大幅貶值。亞洲大部分股市都受到襲擊,然而香港的投資者卻不認為香港市場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外圍對沖基金看中港元聯繫匯率的弱點,將香港定為下一個目標。1997年10月,對沖基金突然大量移走香港大量資金,讓銀行同業拆息大幅飆升。股票市場對利息波動十分敏感,恆生指數從10月20日報13473點,下挫到10月23日的10426點,一週內共下跌2413點。1997年10月23日最低曾一度報9766點,被視為黑色星期五。
1991-1997的香港移民潮
1989年六四事件的發生,造成不少香港居民對即將接手的中國共產黨政權感到憂慮。根據聯合國科教文組織1997年發表關於香港人口轉移的報告,1990年計有62,000名香港居民移民外國,即當時總人口1%。1992年則有66,000人;1993年53,000人,1994年62,000人。其中不少香港人透過居英權計劃移民往英國,也有移民到澳洲、加拿大、美國的家庭。
移民的不單止是普通居民,也包括不少城內富豪大亨。當中,怡和集團率先宣佈從香港撤資,改以新加坡為集團第一上市地區。之後,匯豐集團亦宣佈在倫敦成立匯豐控股,並對匯豐集團進行全面收購,變相遷冊倫敦。此外,香港的娛樂界鉅子邵逸夫家族亦把資產移往加拿大。
同時間也有眾多移居至香港的人口,主要原因歸納如下:
中國大陸移民:港英政府允許從中國大陸合法移居至香港的人數,由1994每日75至105名,逐步增加到1995年的每日150名。當局希望逐步增加每日配額,有助避免主權移交後大量人口湧入香港。但另一方面,由於香港對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並沒有審批權,內地不少省市的公安部門都設法透過這個漏洞獲利。其中,有不少國內原公安單位利用這個機會移民到香港,並以商人的身份掩飾,待取得香港的永久居留權後再回到內地,並藉助雙重身份之便而在香港非法執勤。
外地專才:指持有工作簽證移居至香港的人,這類人移居香港並沒有配額。
外籍家庭傭工:外籍家庭傭工數字穩步上揚。1987年前人數只有每年9,000名;1992年升至28,000名;1993年升至32,000名。主要來自菲律賓,也有不少來自印尼和泰國。
輸港勞動人口:1980年代下旬,香港同時面臨出生率急劇下降、人口老化和經濟發展等狀況,社會勞動人口短缺。港府於是開始實行勞動人口輸入政策,允許僱主申請輸入各行業的技術人員、操作人員等。1994年共填補了11,000個職位。
非法入境者:1994年計有35,000名中國大陸非法入境者被拘捕並遞解出境。數字從1993年的44,000名出現了下降。
移民迴流者:據官方估計,獲得外國護照或居留權後迴流香港的人數佔約12%。
1991-1997的香港娛樂事業
1991年至1998年期間左右,四位香港男歌手穩佔香港音樂市場。張學友、劉德華、黎明和郭富城被冠以四大天王的美譽。張學友和黎明在事業發展初段主要以翻唱日本流行曲為主;到1990年代中期,市場渴望香港原創作品。1993年,香港商業電台宣佈只會播放本地編寫的音樂,以鼓勵本地音樂家創作。
1990年代,香港流行音樂及電視文化進一步引入台灣及中國大陸材料。例如王菲生於北京,到港後開始以廣東話演唱,期後隨著事業發展開始以普通話及粵語演唱。另外,《還珠格格》電視劇於台灣拍攝,主角是來自中國大陸的趙薇,1999年在香港的亞洲電視本港台播出時廣受歡迎,同年9月,無線電視以電波少女硬擊亞姐。
香港電影業在1990年代發生了不少變化。其中以周星馳電影作品為代表的無厘頭文化,成為1990年代早期香港電影的標誌。有評論指這些作品有助舒緩香港社會當時面對主權移交所感到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