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黑洞數?

2007-10-09 3:01 am
什么是黑洞數?為什么卡普耶卡恆數是黑洞數?

回答 (2)

2007-10-14 2:38 am
✔ 最佳答案
黑洞数
黑洞数又称陷阱数,是类具有奇特转换特性的整数。 任何一个数字不全相同整数,经有限“重排求差”操作,总会得某一个或一些数,这些数即为黑洞数。"重排求差"操作即组成该数得排后的最大数去重排的最小数。

-----------------------------------------------------------------------------------------
举个例子,三位数的黑洞数为495

简易推导过程:随便找个数,如297,三个位上的数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各排一次,为972和279,相减,得693

按上面做法再做一次,得到594,再做一次,得到495

之后反复都得到495

再如,四位数的黑洞数有6174


神秘的6174-黑洞数

随便造一个四位数,如a1=1628,先把组成部分1628的四个数字由大到小排列得到a2=8621,再把1628的四个数字由小到大排列得a3=1268,用大的减去小的a2-a1=8621-1268=7353,把7353按上面的方法再作一遍,由大到小排列得7533,由小到大排列得3357,相减7533-3367=4176
把4176再重复一遍:7641-1467=6174。
如果再往下作,奇迹就出现了!7641-1467=6174,又回到6174。
这是偶然的吗?我们再随便举一个数1331,按上面的方法连续去做:
3311-1133=2178 8721-1278=7443 7443-3447=3996 9963-3699=6264
6624-2466=4174 7641-1467=6174

好啦!6174的“幽灵”又出现了,大家不妨试一试,对于任何一个数字不完全的四位数,最多运算7步,必然落入陷阱中。

这个黑洞数已经由印度数学家证明了。

在数学中由有很多有趣,有意义的规律等待我们去探索和研究,让我们在数学中得到更多的乐趣。
苏联的科普作家高基莫夫在他的著作《数学的敏感》一书中,提到了一个奇妙的四位数6174,并把它列作“没有揭开的秘密”。不过,近年来,由于数学爱好者的努力,已经开始拨开迷雾。

6174有什么奇妙之处?

请随便写出一个四位数,这个数的四个数字有相同的也不要紧,但这四个数不准完全相同,例如 3333、7777等都应该排除。

写出四位数后,把数中的各位数字按大到小的顺序和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将得到由这四个数字组成的四位数中的最大者和最小者,两者相减,就得到另一个四位数。将组成这个四位数的四个数字施行同样的变换,又得到一个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两者相减……这样循环下去,一定在经过若干次(最多7次)变换之后,得到6174。

例如,开始时我们取数8208,重新排列后最大数为8820,最小数为0288,8820—0288=8532;对8532重复以上过程:8532-2358=6174。这里,经过两步变换就掉入6174这个“陷阶”。

需要略加说明的是:以0开头的数,例如0288也得看成一个四位数。再如,我们开始取数2187,按要求进行变换:

2187 → 8721-1278=7443→7443-3447=3996→9963-3699=6264→6642-2466=4176→7641-1467=6174。

这里,经过五步变换就掉入了“陷阱”——6174。

拿6174 本身来试,只需一步:7641-1467=6174,就掉入“陷阱”祟也出不来了。

所有的四位数都会掉入6174设的陷阱,不信可以取一些数进行验证。验证之后,你不得不感叹6174的奇妙。

任何一个数字不全相同整数,经有限次“重排求差”操作,总会得某一个或一些数,这些数即为黑洞数。"重排求差"操作即组成该数得排后的最大数去重排的最小数。

黑洞数的性质及应用

【摘要】本文提出建立了黑洞数的概念,分别对整数黑洞数、模式黑洞数、方幂余式黑洞数的一般性质做了阐述。并给出了二元一次方程 ax- by- c =0的求根法则。

【关键词】 黑洞数、 整数黑洞数 、 模式黑洞 数 、方幂余式黑洞数。

【引言】 在日常学习计算中,化简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或方程经常会得到x-x=0之结果。此前,人们只是把这种情况定义为“此算式没有意义”而终结。黑洞数理论的出现 ,让人们看到了代数式或方程中未知数可任意取值时的另一层含义。本文提出证明的方幂余式黑洞数定理,揭示出a, m不互素条件下的余数循环规律,它将与欧拉余数定理互为补充,构造出全体整数的方幂式除法余数运算法则。本文给出的二元一次方程ax-by-c=0的求根公式,将成为余数新理论应用的一个范例。

定义1、在含有未知数变量的代数式中,当未知数变量任意取值时其运算结果都不改变,我们把这时的数字结果叫黑洞数。根据运算性质的不同,我们把黑洞数分为以下三种类型:Ⅰ、整数黑洞数 Ⅱ、模式黑洞数 Ⅲ、方幂余式黑洞数

Ⅰ、整数黑洞数
Ⅱ、模式黑洞数
Ⅲ、方幂余式黑洞数
2007-10-09 7:52 pm
1955年,卡普耶卡(D.R.Kaprekar)研究了对四位数的一种变换:任给出四位数k0,用它的四个数字由大到小重新排列成一个四位数m,再减去它的反序数rev(m),得出数k1=m-rev(m),然后,继续对k1重复上述变换,得数k2.如此进行下去,卡普耶卡发现,无论k0是多大的四位数, 只要四个数字不全相同,最多进行7次上述变换,就会出现四位数6174.

例如:
k0=5298, k1=9852-2589=7263, k2=7632-2367=5265, k3=6552-2556=3996, k4=9963-3699=6264,
k5=6642-2466=4176, k6=7641-1467=6174.
后来,这个问题就流传下来,人们称这个问题为"6174问题",上述变换称为卡普耶卡变换,简称 K 变换.
一般地,只要在0,1,2,...,9中任取四个不全相等的数字组成一个整数k0(不一定是四位数),然后从k0开始不断地作K变换,得出数k1,k2,k3,...,则必有某个m(m=&lt;7),使得km=6174. <br />
更一般地,从0,1,2,...,9中任取n个不全相同的数字组成一个十进制数k0(不一定是n位数),然后,从k0开始不断地做K变换,得出k1,k2,...,那么结果会是怎样的呢?现在已经知道的是:

n=2,只能形成一个循环(27,45,09,81,63).例如取两个数字7与3,连续不断地做K变换,得出:36,27,45,09,81,27,...出现循环.

n=3,只能形成一个循环(495).

n=4,只能形成一个循环(6174).

n=5,已经发现三个循环53855,59994), (62964,71973,83952,74943), (63954,61974,82962,75933).

n=6,已经发现三个循环642654,...), (631764,...), (549945,...).

n=7,已经发现一个循环8719722,...).

n=8,已经发现四个循环:(63317664), (97508421), (83208762,...), (86308632,...)

n=9,已经发现三个循环:(864197532), (975296421,...), (965296431,...)

容易证明,对于任何自然数n≥2,连续做K变换必定要形成循环.这是因为由n个数字组成的数只有有限个的缘故.但是对于n≥5,循环的个数以及循环的长度(指每个循环中所包含数的个数)尚不清楚,这也是国内一些数学爱好者热衷于研究的一个课题


收錄日期: 2021-04-19 20:30:1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08000051KK0294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