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文學作品/電影,是表達藝術的一種。在不損害公眾利益和安全的前提下,藝術的普及應是無限制的。有了自由的氛圍,藝術家才可充份地發揮和創造心目中的意象。
回到問題,"色,戒"並無政冶/道德不正確;藝術屬於主觀美學,是應有大是大非的良知,而不必固守於眼前短暫的道德及政治標準。例如現代欣賞的古希臘文明藝術的肉體美感,若放在中國封建時代,便是不知廉恥;又如西施為祖國做卧底而滅吳國,後代中國人當是千古佳話,並褒揚她忍辱負重,但當年吳國百姓(也是中國人),會否恨她是奸細、亡國禍水呢?假設西施當日走上了王佳芝的路,真心愛上了夫差,改寫了歷史/野史,會否又成了另一個燴炙人口的故事? 古代四大美人的傳說也是文學藝術,又應否說推廣流傳這些誤國故事(除了 王昭 君)是政治、道德不正確呢?而大眾又會否因為這些傳說的深入民心,而埋沒大原則下的基本良知呢?
其實正常大眾在客觀的善惡是非抉擇時,會用心中固有的社會標準;而在判斷藝術哲學類事件方面,則會套用主觀的個人取向。客觀和主觀在適當的情况得到平衡,世間才會美好和偕。即如學佛修行,過於刻苦或懶怠都會失於中道,而犯了執著。
“色,戒”作者張愛玲,開宗明義標明自己是冷漠、無同情心的小市民,從不想有偽善的虛榮,即使在自己的感情生活上,也我行我素,不理外間評價。作者的私生活,自有因果。而作為讀者,我們主要是欣賞作者獨樹一幟的文筆、尖刻見血的人物塑造、以及奇特華麗蒼凉的意象所營造的美感。
由於剛出差回港,尚未去看電影版,故在此討論一下原著。 “色,戒”通篇以王佳芝的心理描寫為主線,讀完之後,只覺作者所寫的是有血有肉有淚有笑的人性,而不是高高在上完美至善的聖賢傳奇。王佳芝和她的同伴都是亂世中無數犧牲者之一,她們先憑一腔熱血,出錢出力策劃暗殺行動,王佳芝甚至交出貞潔之身為求做戲神似。然而機關算盡,算漏了人性,於是滿盤皆落索。她在不知不覺中愛上了 易 先生。 易 先生是漢奸,也愛玩女人,但他對王佳芝總也多少付出了真心,便是那少許真心便使從未嘗試過真愛的王佳芝動了情意,最後更死在他手上。
整篇的心理描寫,可用 “掙扎”二字概括。是、不是?要、不要?怎麽辦?怎麽辦……,十分傳神地描寫了一個平凡女子為心中的理想獻身時,卻犯了色戒大忌的進退維谷心態。就連題目 “色,戒”二字,也暗示了主觀與客觀、現實和想像的掙扎。
張愛玲自述喜歡描寫小市民的題材,又愛用参差對照的手法。她筆下沒有至善至惡之人,就連漢奸之輩也曾用真心對人(但愛意又比不上自身安全和前途),烈士也會動私情,而這就是現實的人性,也是使張愛玲的冷峭尖刻作品在當時社會流行的濫情新白話文學脫穎而出的原因之一。
至於現在仍有言論評價此文鼓吹漢奸,便可能是小部份人的思想仍停留於濫情新白話文學的時代,以為大部份平常人都不會分辨藝術與現實,忽略了大眾的是非判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