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蒙古和滿清的統治政策是迥然不同的, 皆因兩者的文化背景不同所致的. 兩者相比下, 當然滿清的統治手段較為高明. 現就兩朝的統治政策 (軍事征服除外)加以比較.
首先, 兩朝的統治原則和文化皆有不同.
蒙古由於是遊牧民族, 長期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因而文化不高, 自成吉思汗建立四大汗國後, 只誇耀其超卓的武功, 並沒有吸收被統治國家的文化, 只知用蒙古人的統治文化去統治, 結果一敗塗地. 他們並不是為統治而統治, 只是為了誇耀武功和到處聚斂錢財, 因此蒙古推行一系列的高壓政策, 例如分等級, 法律科舉不公平等, 激起漢人的反感, 加速其反元之心, 導致元朝速亡.
滿清其實是女真族的後裔 (宋時稱金, 明神宗萬曆年間時, 努爾哈赤建國號''後金'') , 他們長居中國東北的長白山, 黑龍江一帶, 過著半游牧半耕種的生活, 而且在明中葉後長期吸收漢文化, 因而獲得了優良的一套治術, 對後來建大清甚有幫助. 由於滿清吸收作為外族的元朝只知聚斂, 不知統治, 所以馬上失天下, 因此盡量吸取儒家治術, 取得漢人認同, 避免重演元滅亡的故事.
其次, 元朝的經濟衰敗, 而清代君主十分重視經濟改革
蒙古人重蹈前金覆轍, 入主中原後, 只知聚斂, 吞滅了南宋的半壁江山後, 加上又有四大汗國, 自感消化不下, 加上元代君主窮兵黷武, 因經費不足, 因而起用一些聚斂大臣, 例如阿合馬, 盧世榮和桑哥, 到處搜括民脂民膏, 使民窮財盡. 加上元代又巧立名目, 徵收重稅, 有''科差'', ''撲買''等, 而且又縱容喇嘛僧人到處強民田民宅, 元代大多田產都歸喇嘛和王公大臣所有, 人民無以為生, 最後只好走上叛亂之途, 例如元末群雄起義, 江南起義中斷江南對中央經濟的仰給. 除此之外, 元人文化不高, 不曉濫伐鈔票對物價造成上漲, 卻屢屢實行, 結果導致人民破產, 加上元代行鈔法, 破舊的鈔票不能兌換新鈔票, 使人民百上加斤, 加上又有奸吏私造偽鈔, 使鈔法大亂, 金融混亂.
清代由於吸收元明易代的教訓和漢文化, 因而重視國計民生. 例如在順康雍乾四朝, 君主都重視國計民生, 例如康熙重視河道的修理, 起用靳輔等大臣修理黃河, 重視農田水利, 使百姓生活安定, 康熙帝推行一系列保障工商業的政策. 清聖祖又頒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政策, 使經濟繁榮. 世宗雍正時, 又行攤丁入畝政策, 把康熙五十四年的總支出分攤到田畝上徵收, 是明代一條鞭法的深化和發展, 即是把人頭稅分攤到田租上徵收, 十分簡便. 雍正帝又行火耗歸公的政策, 早在明中葉後, 官員俸祿微薄, 加上當時官府要求人民納稅時需要把散錢鎔鑄成銀兩, 可是過程中有損耗, 銀兩成色不足, 稱''火耗''.官員就以此為藉口, 向人民多徵欠稅, 結果使百姓受累. 雍正帝規定官員需要把火耗錢歸公, 稱''耗羨歸公'', 然後把充公剩下的錢撥給官員, 稱''養廉銀'', 保障官員素質和百姓生活. 以上各舉, 使人民的生活安定, 減少反清的念頭, 然而由於清初 (順治至乾隆末)的人口激增, 土地不足, 卻導致清代的中衰, 然而在工商業方面, 仍然長足發展, 到了鴉片戰爭前, 清廷仍然是出超(出口貿易順差), 加上國庫充足, 從南京條約到辛丑條約的賠款合計, 所費不菲, 反映清廷國庫充足, 如果沒有這麼多大的錢財, 根本不能應付賠款, 所以清初的經濟發展達到頂峰.
其次, 清代的君主立儲制度較元代好, 所立之君主素質良好
元代的立儲制度, 並不是世襲制度, 而是由''忽烈而台''大會公推, 選出能有力統治蒙古族的當大汗, 然而,自從忽必烈破壞忽烈而台制度後, 元代歷朝君主易位不已, 骨肉相殘, 使政治敗壞, 導致滅亡.
而清朝的君主多吸收儒家的立儲制度, 君主每次退位前, 都做好準備, 例如擬定好最佳的人選, 避免紛爭不已, 最典型的是雍正帝死後, 他把立儲密摺秘密地放在故宮乾清宮上面那塊''正大光明'' 的匾額後面, 又把副本放在內務府, 以作核對, 此後清代多君主都仿照世宗的法, 避免了儲位之爭, 在此健全的制度下, 清代君主多是賢主, 例如康乾盛世便是最佳例子.
再者, 元代的文化不高, 清代君主十分重視漢文化
元代由於文化不高, 只知聚斂和炫燿武功, 因此大多政事都交給色目人和部分漢人處理, 而且元代君主不肯漢化, 不肯接受儒家的治術, 一味鎮壓漢人, 例如禁止他們聚眾買賣, 挾藏武器和狩獵, 又行宵禁令, 嚴重妨礙漢人的人身自由, 而且蒙古沒有統一的文字, 元代王官大臣不肯學習漢文, 造成中央與地方缺乏溝通, 缺乏統一的聯繫, 導致隔閡甚大, 間接加促滅亡.
清代十分重視漢文化, 例如入關後, 仿照明朝的考試, 法律, 任官, 中央和地方, 財經等制度, 使漢人減少又改朝換代的感覺, 例如清的的內閣, 行省, 科舉, 大清律例等, 都是明朝制度的複製本. 加上君主多肯學習漢文化, 例如聖祖康熙又敦勵理學, 表彰程(頤)朱(熹), 偏向宋儒的道問學, 窮盡知識以懂道理, 又下令修書, 例如命張廷玉修明史, 修康熙字典, 古今圖書集成, 全唐詩等, 豐富文化色彩. 乾隆時又詔紀昀(紀曉嵐)等修四庫全書, 開乾嘉史學的先河.
雖然如此, 但是清代君主也仿照明代行文字獄, 例如莊廷鑨的明史獄, 乾隆時徐述夔的一柱樓詩獄等, 牽連甚廣, 藉以樹立君主的權威, 間接導致考據學的產生, 使漢人不敢反抗, 的確為清帝國延長了國祚. 晚清不少愛國大臣受到清廷的壟絡, 也紛紛以經世致用之學, 投報國家, 例如魏源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 康梁的百日維新等, 對清帝國的挽救起了作用.
最後, 元代的只用高壓統治政策, 而清代的統治政策軟硬兼施
元代入主中原後, 便把全國人民分為四等, 分別為蒙古人(國人), 色目人 (西域各部族的人), 漢人 (北方漢人, 高麗人, 女真人)和南人(前南宋人民), 其中漢人南人的政治, 社會, 法律地位最低: 在政治方面, 漢人只能任副官, 重要職位例如部門首長, 皆由蒙古人擔任; 社會方面, 根據元代的陶宗儀之輟耕錄記載, 元廷把讀書人方在第九位, 僅次於娼妓和乞丐, 有意貶低漢儒的領導地位; 在法律方面, 規定蒙古人打死漢人, 只須賠錢, 如果漢人打死蒙古人, 就要夷族(誅九族)和賠錢, 而且奴婢被主人責罵和虐打, 奴婢不能反抗; 在考試方面, 蒙古人考右榜, 漢人考左榜, 左榜比右榜難. 從以上可見, 蒙古人只知欺壓漢人, 不懂憐憫人民, 反而加速了漢人的反抗之心, 令元朝滅亡.
清代入主中原後, 推行一系列的雙軌政策: 在懷柔方面, 清籠絡人心, 例如厚葬明思宗, 發喪三日, 又重用明遺臣, 例如文臣范文程 (北宋范仲淹後代), 吳三桂等, 而且又廢除明末的遼餉, 剿餉和練餉等, 兵過之處, 減稅一半, 而且又廢除明代的廠衛之類的特務機關, 減少百姓的憂慮和匱乏. 而且, 清代也重視文化, 例如康熙時修古今圖書集成, 明史等, 重視文化, 又以儒家道統自居, 標榜君臣大義, 敦勵忠孝, 使明人心悅誠服. 在高壓方面, 清廷為了確立其對中國的統治及鎮壓反清復明的人士, 便採取一系列的政策, 包括文字獄, 屠城 (如嘉定三屠, 江陰慘殺, 揚州十日等), 又大殺明遺臣, 如曾殺害一名所謂''朱三太子''及一家人. 然而, 清代雙軌政策卻能維繫長時間的國祚, 直至鴉片戰爭前, 清代仍是盛世, 可惜在西方列強的壓迫下, 清廷無法挽回國勢的傾頹, 最終滅亡, 然而其國祚比元朝多達170左右, 反映清在吸收中原源遠流長的文化下的成果, 清廷以史為鑑, 避過了馬上失天下的浩劫.
再最後, 元代重視宗教, 但不及清那麼成熟
元代君主好宗教, 無教不歡, 然而他們縱容喇嘛僧欺壓漢人, 例如喇嘛僧毆打官員和宮女, 又搶奪民田民宅, 敗壞了政治, 使元速亡.
清初對邊疆民族的統治政策, 十分湊效, 例如對新疆民族採''棄其教而離其人''政策, 清代不重視回教, 因而實施漢人與疆人的分化政策, 先令兩民的關係惡化, 再派官員鎮撫之, 相得益彰, 而且對蒙古族和西北民族也用類似的手段, 使政教分離, 取得了長期的國運.
綜合而言, 元清兩代的統治政策, 甚為不同, 除以上政策的不同外, 軍事政策也有所不同, 所以兩朝的國運也是不同的. 元清兩代的文化功力簡直是天壤之別, 清代吸收漢文化, 以儒家之術統治中國, 並以明智之舉, 高壓懷柔相兼, 使國家長治久安, 維持了268年的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