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可唔可以睇相,睇風水,占卜?

2007-10-07 7:06 am
基督徒可唔可以睇相,睇風水,占卜?

回答 (3)

2007-10-07 9:08 am
✔ 最佳答案
術數命理真能趨吉避凶?

「趨吉避凶」佈道會吳宗文牧師破除迷信

曾為風水術數師的Eric分享術數給他帶來的「恐怖和擔心」,信耶穌之後才獲得自由。

對民間信仰有深入研究的吳宗文牧師剖析風水命理的真相,並告訴大家信靠耶穌才是真正「有吉星拱照」,因爲生命由神掌握必然豐盛。

年近嵗晚,風水命理的玄學家頻頻出現媒體,大談世界大局並預測香港運程,並預測人們生肖的吉凶忌宜,還教導如何加旺或化煞的做法。究竟風水命理可信不可信?上週六下午香港影音使團在中華基督教會望覺堂舉行一場「趨吉避凶」佈道會,由曾為風水術數師的Eric分享術數給他帶來的「恐怖和擔心」,然後由播道會港福堂主任吳宗文牧師剖析風水命理不可信,並告訴大家何為真平安、真福氣。

Eric指出,學術風水命理給人在選擇時提供參考,並未能扭轉命運。他從中學時在圖書館讀了一本書以爲是數學書的《紫微斗數》開始,對術數產生濃厚的興趣,沉迷學習術數命理。他為自己預測也爲朋友他人預測,但是術數不能幫助人改命,他因而陷入痛苦和抑鬱中。他進而學習風水,但是他發現「大多數出名的風水師傅,都要做一些透過邪靈的工作,才能改變事情的發生。」

神對Eric的呼喚扭轉了他的生命,信主之後他漸漸遠離術數,並自然地遠離生活了壞習慣。這名曾是術數風水大師的Eric告訴大家:「術數經傳媒的過度渲染,術數師爲了賺錢,將其誇張成爲可改變生命的工具,其實研究過術數的人都知道,學術不是真的。比如新年之後许多人去拜太歲,但是其實在術數裏面根本沒有太歲。」

對民間信仰有深入研究的吳宗文牧師表示,每逢春節,人們都趨向於去改運,此心態是可以理解的,因爲人們在新一年帶著新的盼望,希望在一年之始預掌先機,以致人們多趨向去了解術數。但是仔細想想,撥一下風車能夠轉運?在新年全盒取一粒糖講一句吉祥的話,就能願望達成?更荒謬是,最近領帶也成為擋煞的工具,某個生肖的人戴某一種動物圖案的領帶,其實這些只是人的一個期望。

術數未必能逢凶化吉,消災解禍,吳宗文牧師說,據報刊報道,前特首可能因中銀大廈如利刀直砍港督府而改在家居中辦公,又找香港著名曆法師為他擇吉時坐落辦公桌上,但是香港並沒有因而興旺,反而帶來了從未有過的連續7年的衰落,這是上天給香港的一個很大幽默。「風水不可靠的,」吳牧師說,「認識真理的人就知道,怎麽能夠為著一個有生命的活人求問死人呢?」

外國有對風水的研究,但只在於風水對生態環境平衡的建築規劃,比如陽光和風向如何使一個建築物能冬暖夏涼、更加善用能源。但當以陰陽五行介入,來判定今年地運、流年方向或坐向等方面之禍福吉凶,就進入了偽科學、玄學和術數信仰的世界觀。比如電視上術數師說書桌放在某一方,那裏的磁場令人讀書更專心,這些説法就是僞科學。

吳牧師說,靈界確實是有力量,但是問題是,這力量來自那惡者。民間信仰中有人供奉虛構人物,比如齊天大聖孫悟空,有人問如果這些神是假的爲何「靈」?吳牧師說,這就是撒旦的詭計,你信什麽,撒旦就變爲什麽來欺哄你。

「信耶穌之後,生命在耶穌下,黑暗權勢不能夠對我們做什麽。」吳牧師說曾經有人問米尋人,因爲據説從陰間看生命的一盆花,花在人活,花亡人亡。但是信耶穌之後問米的人就看不到這人的那盆花了。他亦講到一個朋友長成面相書中的貧賤夭折命,但是他少年時候已經信主,現在四代同堂,生活富裕,生命豐盛。所以他告訴人不要被風水命理所玩弄。许多人在風水命理被束縛,比如原本帶著關切去探望病床中的朋友,卻變爲擔心是否與朋友「相尅」。

要破除禍福吉凶的魔咒,吳牧師說,其實術數風水學本身也講平衡之道,講生命在於人如何去掌握。他以「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為例説明,一個人丟失了一匹馬,這是不好的,但是第二天這只馬帶著另一匹馬回來了,變爲福;但是,意想不到的是兒子騎這匹馬的時候被摔在地上,瘸腿了,事情急變爲禍;但次日政府徵兵,兒子因爲瘸腿不用上戰場,留在家中總比戰死沙場好,所以事情又變爲了福。

原本故事到這裡為止,吳牧師幽默地加插故事的續集,之後這個兒子在家無所事事,花天酒地,落魄失喪,這轉變爲禍;但是之後他確信了耶穌,生命扭轉,傳福音見證神,事情變爲福。

吳牧師最後說,人生不能以某一個事情來定鏡是禍還是吉,要連帶起來看,豐富的内心世界能產生大富大貴的命運,信靠耶穌才是真正「有吉星拱照」,因爲生命由神掌握必然豐盛。
2007-10-11 2:34 am
主會指引你..
2007-10-07 7:39 am
我想應該經不可以,因為在竟然你信在主,咁你就要相信主要你走的路!


收錄日期: 2021-04-26 13:29:0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06000051KK0584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